蛋白特性分析 蛋白特性分析是指蛋白的一些物理和化学参数,如分子量、等电点、氨基酸和原子组成、消光系数、半衰期、不稳定系数、脂肪族氨基酸指数、亲水性。这些参数,有助于进行蛋白的相关生化实验。比如在体外体系(大肠杆菌、酵母等)表达和纯化目的蛋白时,需要考虑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消光系数、不稳定系数和亲水性等。在酶活实验中,也需要根据这些参数优化实验体系。通过在线分析工具ProtParam(http://web./protparam/)对候选基因进行蛋白特性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蛋白特性分析-ProtParam 蛋白亲疏水性分析 蛋白氨基酸的亲疏水性主要由其侧链基团R,如果R只是H或是C、H两元素组成的话,都是疏水的,如果含有极性侧链基团,如-OH、-SH、-COOH、-NH2等,则就是极性的(亲水的)。疏水性氨基酸有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甲硫氨酸)。疏水性氨基酸在蛋白质内部,在保持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酶和基质、抗体和抗原间的相互作用等各种非共价键的分子结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蛋白亲疏水性分析-Protscale 跨膜结构分析 蛋白的跨膜结构分析对于预测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密切相关。如果具有跨膜结构,蛋白很可能定位于细胞中与膜相关的结构,如细胞质膜、叶绿体膜或线粒体膜等内膜系统。此外,蛋白跨膜结构分析对于蛋白功能分析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某蛋白没有跨膜结构,但是亚细胞定位实验显示其可定位于膜相关结构,这说明该蛋白可能通过其他膜定位蛋白招募过去的。通过在线分析工具TMHMM(http://www.cbs./services/TMHMM/)对候选基因进行跨膜结构域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出现峰信号位置即为跨膜结构。 跨膜结构分析-TMHMM 信号肽分析 信号肽是指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分泌通路转移的短肽链,常位于蛋白的N-末端,负责把蛋白质引导到不同膜结构的亚细胞器内。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在翻译时首先合成N 末端的信号肽,它被信号肽识别蛋白(SRP)所识别,SRP将核糖体携带至内质网上,内质网膜上的SPR受体识别并与之结合。新合成蛋白在信号肽引导下到达内质网内腔,而信号肽则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被切除。由于它的引导,新生的多肽就能够通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最终被分泌到胞外。 信号肽分析-SignalP 磷酸化位点分析 蛋白质磷酸化指由蛋白质激酶催化的把ATP的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上的过程,或者在信号作用下结合GTP(通常以GTP取代GDP),是生物体内一种普通的调节方式,在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信号达到时通过获得一个或几个磷酸集团而被激活,而在信号减弱时能去除这些集团,从而失去活性。有时某个信号蛋白磷酸化通常造成下游的蛋白依次发生磷酸化,形成磷酸化级联反应。 通用磷酸化位点预测- NetPhos 2.0
磷酸化位点预测- NetPhos 3.0 还可通过KinasePhos-2.0(http://kinasephos2.mbc./)对候选基因进行激酶特异性磷酸化位点预测。KinasePhos 2.0的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的平均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0%,93%,88%和93%。 磷酸化位点预测- KinasePhos-2.0 亚细胞定位预测 基因亚细胞定位是研究基因分子功能和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一个基因定位于哪个亚细胞结构,很大程度上与其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可通过很多常规实验来研究基因亚细胞定位,如在原生质体或烟草中瞬时表达带荧光标签的目的蛋白,或者在转基因材料体内观察稳定表达的带荧光标签的目的蛋白信号。在进行实验之前,对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进行预测,有助于实验的进行。通过在线分析工具PSORT Prediction(http://psort1./form.html)可对候选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 |
|
来自: ZBL1314ZBL > 《P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