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力沙皇迈出关键一步,大量工程师更换国籍,已开始启程前往东方

 老沈阅览 2019-12-10

图为航空发动机

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国对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计划大功告成了,这家号称动力沙皇的公司迈出了关键一步,开始将工厂转移到中国,大量工程师更换了国籍,已经开始启程前往东方,研发和技术部门也已经开始转移,看来美俄的阻拦计划已经宣告失败了。

图为乌克兰航发展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发和制造一直都是极具挑战的工业部门,作为工业复杂程度最高的航空部门,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就是航发系统,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机型上,例如直升机以及大型运输机这类特种机型,都需要与之相吻合的动力来源,由于不同的机型所运行的环境不同,平台对发动机性能的要求也有所侧重,这需要漫长的工业积累,世界上具备这类特种设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十分有限,这同时也是每个国家最宝贵的技术资产。

图为乌克兰航发产品

作为在工业现代化发展程度上仅次于西方的国家,苏联曾经发展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业生产部门,其中就包括与航空航天产业有关的技术研发中心,位于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就是世界知名的发动机生产厂商之一,同时也为苏联空军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完善的配套动力设施,从巡航导弹的冲压发动机到大型战略运输机上所需要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马达西奇都有能力为苏军提供其所需要的关键设备,此外,马达西奇还保有和国外的交流业务,逐渐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给乌克兰以及俄罗斯的一大批军事工业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俄罗斯凭借其体量和国际地位仍然勉强生存,然而乌克兰却因为严峻的国际环境,工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其军工产业遭到了西方以及俄罗斯的阉割,这给乌克兰的军工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图为乌克兰航空发动机

由于马达西奇公司的特殊性,以及军事航空工业技术的难以掌握,仍然被乌克兰官方十分看重,虽然依靠着有限的订单勉强维持着生计,却难以支撑新产品的开发,整个公司的运营相当困难,不少很有资历的技术人员大量流失。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国对于航空工业发展的技术指标越来越高,和乌克兰的双向合作意愿十分强烈,如果没有俄美双方在其中阻拦,马达西奇依靠我国的订单和技术交流可以得到充分地发展,所以眼下双方都期待这架技术企业能被我国收购,大量研发人员都渴望得到很好的条件继续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