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在宋朝以前,传国玉玺只有一枚,为各朝各代所公认。那就是秦始皇命李斯在和氏璧上用小篆雕刻的传国玉玺,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意思是:既然我顺受天命,做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从此以后,传国玉玺一直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玄武楼,传国玉玺从此失踪。接下来的一千多年,不断有传国玉玺被找到的消息,但无一例外都是赝品。没有了秦始皇的正牌传国玉玺,历朝皇帝开始制作本朝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也进入了百家齐放的时期。 北宋末年,艺术皇帝宋徽宗好风雅,将玉玺增加到十方,此后历朝皇帝争相效仿,依个人喜欢刻玉玺。到了乾隆时期,传国玉玺增加到二十五枚,个人印玺高达一千多枚。 太平玉玺在中国历朝历代的传国玉玺中,最奇葩的一枚当属太平天国的“太平玉玺”,上面一共刻有44个字,出现4个人的名字。 “太平玉玺”上面刻的44个字分别是(由上往下,从右往左): 太平玉玺 天父上帝,恩和辑睦; 永定乾坤,八位万岁,救世幼主,天王洪日,天兄基督,主王舆笃,真王贵富,永锡天禄。 出现的4个人名字分别是:上帝、基督、洪日、贵富。 在太平天国拜上帝教中,洪秀全对上帝的宣传是:天父上帝是中外古今共同的独一真神,人人都是上帝所造,灵魂都是上帝所赐,所有人应当只拜上帝。 天兄基督,指的是:耶稣,洪秀全对耶稣的宣传是:救世主耶稣是天父上帝的长子,称天兄。 天兄洪日,指的是:洪秀全,洪秀全是天父上帝的次子,天兄耶稣的弟弟,称天王。 真王富贵,指的是:洪天贵福,洪秀全的长子,称幼天王。 八位万岁,指的是:天王、幼主、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洪大全。 除此之外,和传统玉玺从右往左读法不同,“太平玉玺”上面所刻字的读法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意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种读法太平玉玺 天父上帝,恩和辑睦, 天王洪日,天兄基督, 救世幼主,主王舆笃, 八位万岁,真王贵富, 永定乾坤,永锡天禄。 这种读法是按照先上后下,由中到外的顺序。 “太平玉玺,天父上帝,恩和辑睦”三句话在玉玺的上半部,字体也比下半部的要大。在上半部中“太平玉玺”应当作为玺文的标题,而是“恩和辑睦”作为玺文的结尾,“天父上帝”放在中间,读起来玺文比较连贯。下半部分的八句话,按照“由中到外,先右后左”的顺序依次读开。 看起来这种读法比较合理,但仔细深究,也存在不少有疑惑的地方:首先,把天王洪秀全放在天兄耶稣面前,这是对耶稣的大不敬,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其次,关于幼天王的“救世幼主,真王贵富”两句话是被隔开。所以,这种读法是有问题的。 第二种读法太平玉玺 天父上帝,天兄基督, 天王洪日,主王舆笃, 救世幼主,真王贵富, 八位万岁,恩和辑睦, 永定乾坤,永锡天禄。 这种读法和第一种读法的区别在于,左边的不用调整,右边四句话顺序做了调整。 按照拜上帝教的教义,天父、天兄、天王的顺序才是正确的读法,“主王舆笃”的意思是:天王宝座巩固长传,放在“上帝家族”的后面合情合理。幼天王的两句话“救世幼主,真王贵富”也应该连在一起。“恩和辑睦”的意思是:亲爱和睦,用在叙述人和事的末尾,读起来意思也顺畅。 第三种读法太平玉玺 天父上帝,天兄基督, 天王洪日,主王舆笃, 救世幼主,真王贵富, 八位万岁,永定乾坤, 永锡天禄,恩和辑睦。 这种读法和第二种读法的区别在于 ,把“恩和辑睦”放到最后,作为结尾,读起来意思更加顺畅。 左尊右卑传统的汉字书写顺序是“从右到左,先尊后卑”,礼法上是“左尊右卑”。 在很多流传下来的太平天国官方文件中,写法也是“从右到左,先尊后卑”,比如建都天京后以杨秀清和萧朝贵名义发布的《诰谕四民各安常业》公告中,杨秀清的职位和官印在右边,萧朝贵的在左边,“幼天王”洪天贵福的玉玺也是从右往左顺序。 在太平天国前期,太平天国的玉玺上只有三个:“天父上主皇上帝”,“救世主天兄基督”,“天王大道君王全”。他们在玉玺中的位置如下: 到了太平天国中期,太平天国的玉玺上新增了“救世幼主真王福”,这是洪秀全开始为儿子洪天贵福接班做舆论准备,把太平天国变成“洪家天下”。 上诉两个太平天国玉玺是按照“左尊右卑”的通例来安排天兄天王的位置,从中可以推测,太平玉玺是太平天国后期刻制的。“天王”洪秀全是有意压低“天兄”耶稣的地位,所以才有开头看到的,在太平玉玺中,天王洪日在天兄基督的右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