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游词:江苏无锡导游现场考试(1—5)

 shhg子夜 2019-12-10

无锡市城市概况
无锡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的中部,东邻上海,西望南京,南接浙皖,北临长江,中抱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地理位置绝佳,素有“太湖明珠”之美誉。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丘陵,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无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无锡全市面积为4788平方公里,下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和梁溪、新吴、滨湖、锡山、惠山5个市辖区,常住人口650多万。
无锡城市历经千年,城市名称一以贯之。公元前202年,西汉高祖五年设无锡县。“无锡”之名在明代冯梦龙所撰的《东周列国志》中有记载:相传周平王东迁之时,惠山的东峰发现有锡矿,故那座山也就被称为“锡山”。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当人们发现这里有锡矿,争先恐后前来开采,而外地人和本地人之间因争夺锡矿而引发的战争也就愈演愈烈,经过四百多年的开采,锡矿基本被采尽了。公元前224年,秦始皇大将王翦率兵驻扎于锡山,在埋锅造饭之时,偶然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说:此碑露出,天下看来从此太平了,无锡的地名由此而出。
无锡这座拥有千年文明、百年繁华的城市,文脉浑厚,尤得千年吴文化、近现代工商文化深度滋润,形成了“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独特城市精神。
太史公在《史记》中记载“泰伯避历,江蛮是适”,公元前11世纪末,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为避王位,南奔荆蛮,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筑城立国,自号句吴。泰伯尊重当地风俗“断发文身”,与土著居民融为一体,并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使得黄河流域的文明与江南地区原有的文明有了第一次交融。泰伯的开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积淀了吴文化的精髓。
悠悠三千年吴文化的浸润,使得无锡人显现出“开拓,务实,通达,诚信”的特质。而无锡近代迅速发展就是历史的见证。

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条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长廊,更是一条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经济通道。从有运河开始,无锡先民就傍河而居、以河为生、因河设市,千年运河造就了无锡的兴盛和繁华,也使得无锡成为历史上的“全国四大米市”之首。无锡米市的兴旺同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又形成了布码头、丝码头、窑码头、戏码头等著名码头。“商贾云集,船乘不绝”,运河两岸工厂林立。所以说,近代无锡之所以能称雄江南,成为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源地,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运河这一重要的物流基础。
悠久的吴文化和新兴的工商经济发展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铸就了无锡的百年繁华。无锡的近代工业是以棉纺织业、缫丝业、面粉加工业为主的三大轻工产业,从1895年创办第一家工业企业——“业勤”纱厂开始,无锡人创办实业如雨后春笋,生生不息,无锡因此而产生了荣、杨、唐、薛等实业闻名的大家族,无锡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1928-1937年,无锡生产总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列全国第三,因此无锡也被称作“小上海”,造就了无锡在中国近代史上独特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无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和摇篮。90年代,无锡人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以工业区建设为主要载体,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今天的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都已经成为无锡经济繁荣新亮点,他们中有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企业如一汽锡柴、威孚集团;还有靠自主创新,科技创业,加快转型发展的兴澄特钢、新潮科技等一批企业。
“太湖明珠·魅力无锡”这张城市名片正在无锡徐徐绘制,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山水名城品牌,塑造宜人的现代生态城市的形象。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完整的保存了清末民初时期水乡古镇的样貌和风格,形成了“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独特景致;荡口古镇—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那份恬静与淡雅承载的正是荡口的繁华旧景,承载的是人们温暖的记忆;因祠而建、因祠而兴的惠山古镇,千百年来,一直是本邑民众的精神家园和游历之地,散发着市井文化的魅力;“灵山小镇拈花湾”在唐风宋韵的格调中,休闲娱乐,禅意旅居,寻觅“好好生活”的真谛;湿地已是无锡生态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蠡湖国家湿地公园、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梁鸿国家湿地公园等十大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江南典型的山水城市宜兴,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乡村休闲度假,构建了理想乡村的田园梦想;滨江港口花园城市江阴形成了以徐霞客休闲旅游度假、海澜马术文化、滨江军事文化等为特色的一批旅游景点。今日的无锡逐渐成为一个集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旅游目的地。

崇尚文治的无锡人才往往都是带有浓浓的文气,在画坛方面古有顾恺之、倪云林、王绂,今有徐悲鸿、吴冠中等,在经济学方面有钱俊瑞、薛暮桥等人,在文化方面有文化昆仑钱钟书,一部《围城》洞察了人世间,一部《管锥编》学贯中外古今。地域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滋润着无锡城市的发展,使无锡成为我国著名的民乐之乡、泥人之乡、紫砂之乡、书画之乡;率先建立了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使吴歌、泥人、紫砂、锡绣、竹刻、纸马、江南丝竹、道教音乐等无锡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工艺重新焕发光彩。
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新无锡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来自海内外游客的新乐土。

灵山胜境
01
景区概况
灵山胜境坐落于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距无锡市区三十余公里,于1997年建成,占地面积约30公顷,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灵山胜境集湖光山色、园林广场、佛教文化、历史知识于一体,是中国最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园区。
作为佛教文化主题园区,灵山胜境将传统的佛教文化与科技文明完美结合,已经成为中外闻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灵山也被确定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
灵山胜境主要由千年古刹祥符禅寺、88米高的灵山大佛、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龙灌浴、世界佛教论坛会址灵山梵宫和藏式文化景观五印坛城所组成。形成了佛、法、僧三宝的格局,整个景区以灵山大佛的“大”、九龙灌浴的“奇”、灵山梵宫的“特”构成了三大奇观
02
各景点介绍

【大照壁】

大照壁长40米,高8.6米,被称为华夏第一壁。照壁面向太湖一面,刻有由赵朴初先生所题写的“湖光万顷净琉璃”,这句诗把灵山喻为净琉璃世界,即清净、美好的世界,与三万六千顷的太湖交相辉映。请大家看一下整个景区的地理位置,景区面向太湖,背后这座山叫小灵山,左边青龙山,右边白虎山,正所谓“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两边抱”,是一块风水宝地。为了不让“福气、运气、灵气”外泄,大照壁就起了一个收气的作用。

在照壁的北立面,1997年赵朴初考察灵山胜境,看到灵山大佛庄严慈祥,香火鼎盛,欣然提笔写下了“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的诗句。意思是说:我曾去过印度灵鹫山,那里原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地方,现在一片荒芜,令人叹息,在小灵山看到了法脉兴旺盛景,重现灵鹭峰当年的盛况,就像灵鹫峰飞来一样啊。

【五明桥】

佛教中“明”是智慧的意思,“五明”就是五种智慧。
中间这座桥代表“内明”,即“大彻大悟”。其他“四明”分别为“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
五明桥的桥栏十分精美、光滑,这是用北京房山的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五明桥下潺潺的流水被称为“玉带河”,它是引自西太湖的活水,呈一个弧形河水环绕灵山景区。

【佛足坛】

前面的圣坛就是佛足坛。早期佛教是没有佛像的,都是以菩提树、舍利子、佛足石来象征佛陀。

【五智门】

宏伟精致、具有佛教内涵的石牌楼称为五智门,也即般若门。
牌楼上两面刻了佛教的“六度”,“度”在佛教是到达彼岸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正面是“持戒”、“忍辱”、“布施”,背面是“精进”、“禅定”和“般若”。

【菩提大道】

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所以菩提大道又称为觉悟大道。在大道两边种植了百余棵银杏树,在我国历来是把银杏树视为佛门圣树来代替菩提树。
菩提大道中间饰有七朵莲花是取自佛祖出生时“步步生莲”的典故。在菩提大道两边是投资了3000万元建设的绿化带,灵山引进了许多珍贵树种如榉树、檫树、罗汉松、白皮松等。草坪也是引自美国矮生白慕达与雁麦草混播的,一年四季常青,在这里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清净世界。

【九龙灌浴广场】

大家请看这组雕塑位于大千世界广场的中央,总高度为27.5米,名为九龙灌浴,花开吉祥。它是一组大型的动态音乐喷泉,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展现了2500年前佛祖诞生时的祥瑞景象。
我们来欣赏整组雕像,下面是四大天王,是佛祖出生时的守护神,中间是狮子鼓,俗话说“雄狮一吼,百兽皆服”在佛教中把狮子吼寓意弘扬佛法的意思,最上方是一朵七宝莲花,当演出开始的时候,随着《佛之诞》音乐的奏响,顶端的莲花瓣昂然抽出,中间浑身鎏金高达7.2米的释迦牟尼小太子像会缓缓升起,等莲花包完全打开后,此时周围蹲踞的九条巨龙一齐喷出30多米高的弧形,这九股水柱直冲天际交汇为沐浴太子身,接着太子像顺时针转一圈,寓意佛光普照,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释迦牟尼原为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当他诞生的时候由四大天王抱着向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庆贺。这时太子不用旁人扶持,而向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会涌现一朵莲花。太子环顾四方,而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状:“天上天下,唯吾独尊”此时虚空中出现九龙吐水、洗浴太子身,天人们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空中散下五色缤纷的香花来供养太子,这就是九龙灌浴最精彩最壮观的时刻,游客无论站在哪个方位,都能感受到佛光,随着乐声减弱,莲花花瓣包裹着太子佛像缓缓合拢,此时,喷泉周围八组凤凰的口中会流出72道净水,在佛教中称之为“八功德水”,据说,只有在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太湖三万六千顷,八功德水绕灵山,如来百福庄严相,无量光明照世间”。这也是一种清净心的布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力的贡献着自己的甘甜,饮用此水将保佑您,身心安乐。整场演出虽只有13分钟,但是我相信观看的游客和信众都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广场四周是转经廊,转经筒是藏传佛教祈福专用的法器,转经一周等于读诵经文一遍,功德无量。

【“降魔”铜雕图】

刚才我们观礼了“九龙灌浴”佛祖诞生的胜景,现在我们便来到了“降魔浮雕”前。这是一座大型的青铜浮雕壁画。整个画面共出现各类人物形象60多个,人物神情栩栩如生,服饰、配件的刻画极其精细。画面构图严谨、细节生动,宗教仪轨和现代视觉效果并重,制作难度相当大,是当代青铜雕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这幅铜雕壁画描绘的就是太子降魔的故事。壁画右面有三尊佛像。其中一尊形容枯槁、瘦骨嶙峋的像就是太子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的状态;第二尊则是太子放弃苦行,在尼连禅河畔洗去污垢的场景;第三尊则是太子的身体经过长时间的苦行,已非常疲惫,画面描绘的是太子在接受牧羊女所供养的乳糜。
壁画正中端坐在高台上的则是佛祖释迦牟尼,面容庄严肃穆。佛祖右手触地,为“降魔印”。在佛祖周围,雕刻了魔兵魔将、美女、凶猛的野兽、虔诚的子民等等,这些都是在太子即将成道之时,魔王所采取的扰乱太子修行的手段。相传,就在太子默默思索解决生死问题时,掀起了天摇地动的景象,蛰伏的魔王波旬派遣诸魔女来引诱扰乱禅定中的悉达多,但是太子丝毫不为所惑;魔王又派遣众恶罗刹来胁迫悉达多,投掷各种利刃兵器,但是这些刀刃到了湛然不动的太子金刚座前,却如花瓣般一一散落,不能伤害太子。面对魔王的引诱扰乱,悉达多太子巍然不为所动,将魔王的攻击一一化解。经过七天七夜,终于克服了金钱、权利、女色、恐惧、诽谤等等障碍。降服恶魔之后的太子,志愿更加坚固,心中更加平静,深入在三昧的禅定境界中,心灵澄清不染。终于在一片明朗的夜空中,目睹明星,豁然大悟!他自内心道出赞叹的话语:“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悉达多彻底觉悟了世间的真谛,成为人间的佛陀!
佛祖前下方,土地神正跪拜在佛祖面前,向当地猎户诉说着释迦牟尼成佛的事迹。壁画最左面描绘的是鹿野苑讲经,五位僧人正端坐的佛祖面前虔诚的聆听着佛祖宣讲佛法。佛、法、僧聚集,代表了佛教的正式成立,也最终影响到了印度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

【阿育王柱】

眼前所看到的这根石柱称为阿育王柱,为什么叫阿育王柱呢,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王阿育王年老时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因为战争中有无数生命被殃及,在一位比丘的点化下皈依了佛教,并把佛教定为国教。在印度全国各地竖这么一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经文,以此来弘扬佛法。人们就把这样的石柱,称为阿育王柱。如果释迦牟尼佛祖创建了佛教,那么佛教的弘扬阿育王功不可没。
这根阿育王柱由整根花岗岩雕刻而成,高16.9米,直径1.8米。最顶端的四只狮子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象征着要把佛教弘扬到四面八方。狮子下面刻有法轮和四种动物,分别为狮子、牛、马及大象。阿育王柱四周的石栏称为“牛栏”,是印度的传统建筑,寓意隆重高贵。广场旁边四根石柱称为经幢,通常上面也刻有经文。

【天下第一掌】

这只庞然大手外形轮廓和尺寸大小与后面灵山大佛的右手完全一样。它高11.7米,宽5.5米,手指直径达1米,掌心法轮直径为2米,重量为13吨,称其为“天下第一掌”毫不过分。为什么要在这里复制佛手呢?一是为了满足游客和信众的需要,即“摸摸佛手,增福添寿”;二是为了衬托高大庄严的灵山大佛。

【百子戏弥勒】

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100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他们形神各异,栩栩如生。这些小顽童为何如此捉弄弥勒呢?据说他们是在考验弥勒的肚量,是否真如世人称道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祥符禅寺】

走过前面的祥符三桥,便可进入千年古刹“祥符禅寺”。首先步入天王殿,第一个遇到的就是袒胸露腹,笑脸相迎的弥勒佛。他开口常笑,给人一种幽默诙谐的感觉,令人一见顿生亲切感、欢喜心。弥勒佛的两侧,布置有威武的四大天王。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寓意国泰民安。
走出天王殿,可以看到钟楼和鼓楼。钟楼里挂有“江南第一钟”,重12.8吨,高3.5米,每年的元旦和除夕都会举行隆重的撞钟仪式,所谓“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我们看到面前一尊高8米的佛,而高88米的灵山大佛就是根据这尊佛像通过计算机放大11倍建造的。
后面则是大雄宝殿。匾为朴老题写,下面“大圆满觉”一匾是已故的真禅法师在80岁时所书。
走进大雄宝殿,看到中间坐着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金身说法相,佛祖的两边,一老一少立着两位弟子,少者阿难,老者迦叶,两侧是十六罗汉,后面则是彩绘的海岛观音。

【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高88米,连同三层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投资超亿元,用铜700吨,比耸立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还高42米,用铜量是自由女神的3倍,比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
灵山大佛为释迦牟尼立像,是由江苏著名雕塑家吴显林设计。大佛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在佛教中称“旃檀佛像”。下垂手势名“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给予快乐;上伸手势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均为祝福之相,以满足百姓“祛病消灾,保佑众生”的普遍心理需求。佛祖的塑像中还有一个明显标志,即胸部有一个吉祥的喜旋“卍”,读作“万”,表示万德庄严。
灵山大佛的佛体部分共由1560块铜板拼接而成,每块铜板平均厚6-8毫米,高2米,重约600千克,共用青铜达700多吨。大佛的莲花座共有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
值得一提的是,大佛的建造采用了高新技术,可防止岩层滑坡和岩石风化,可抗7级地震和12级以上大风,而且防雷,还设有烟警和温警两套报警系统,可以自动喷淋降温和防火。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是由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而名扬海外的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的。
另外,灵山大佛的建造,在我国形成了五方五佛的新格局,分别是东方的无锡灵山大佛,南方的香港天坛大佛,西方的四川乐山大佛,北方的山西大同云冈大佛,中原的洛阳龙门大佛。灵山大佛的建造,无论从宗教、文化、艺术、科技或旅游的角度看,都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佛教现在已经不纯粹是宗教,而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一扇能够打开我们心灵窗户的钥匙。

灵山小镇·拈花湾

01
景区概况
灵山小镇·拈花湾,犹如纯净美丽的五瓣莲叶,坐落于无锡马山太湖国际旅游度假岛的山水之间,佛光普照的灵山胜境之畔。2012年无锡灵山被确定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作为会址重要组成部分的灵山小镇·拈花湾,通过禅意山水、建筑、景观、活动、业态,提供独特的禅意文化体验,传达简单、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禅意旅居度假目的地。
拈花湾所在的马山,处于长三角的地理中心,航空、高铁、高速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将拈花湾与上海、南京和杭州连接在一起。小镇所在的位置离灵山胜境景区约5公里,离无锡市区约有30公里的路程。
拈花湾的取名因其选址犹如纯净美丽的五瓣莲花,更源于佛教中拈花微笑的典故。相传公元前7世纪,灵山胜会上佛祖拈花示众,一言不发。大家面面相觑,唯有大弟子迦叶却突然领悟,破言一笑。佛祖便把衣钵传授给他,自此以心传心的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了下来。佛祖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坦然自得的心态,也是拈花湾想向世人所传递的美好心态。
禅,是灵山小镇·拈花湾的核心文化内涵,拈花湾的禅是生活的禅,是当下自然而然的生活,它更加的突出“禅意”,使小镇有别于传统江南水乡,形成独特的滋养身心的心灵度假模式。拈花湾将传统“禅文化”与休闲度假相融合,创造适合现代人的时尚生活方式。
02
各景点介绍

【云门谷】

云门谷是拈花湾最南端的一个山谷,“莲花八观”中“五片花瓣”的第五片花瓣,也是灵山小镇·拈花湾的主要游客中心。
对于真正的禅客来说,有云无云、有门无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只有从“云门”入门,才能进入拈花湾,开始您的禅意生活,重返您的禅意居所。进入云门谷,您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下车上车。下车是放下,上车是慈航。上下之间,禅心已度。

【涧水禅心】

涧水禅心的美景给大家阐述的是一种幽闲意境。走到这里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水车吱吱作响,让我们在此感受周边的自然禅境,洗尽内心的灰霾和烦恼的喧嚣。
游走在禅意小径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石幢和石像,他们是用来装点和营造拈花湾街巷庭院禅意的小品。这些都是拈花湾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专门定制的石雕艺术品,它们全部取自那里的石材,并由当地艺术家手工雕刻而成。有的是专业工坊定制的,有的是设计师跑到当地艺术家和工匠家中,挨家挨户搜罗来的,本身就留有岁月的痕迹。

【半山衔日】

半山衔日,就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澄明的天空,高耸的山丘,倒映在湖面中,禅意尽现,给人们提供了一处绝好的休闲场所。尤其是眼前这棵朴树,当时也是精挑细选,形似黄山迎客松。在这里我们应该放下所有,让自己的心情如眼前的世界一样海阔天空。
在傍晚降临,夜公园开始的时候,禅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禅行作为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的重要献礼,是以拈花湾唐风宋韵的景观建筑为载体、运用声光电各类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而展现的体验活动。其中美轮美奂的3D水幕电影便是在这里上演,一轮明月、佛手拈花所有的内容都向您阐述禅的美好世界。
右边我们看到的茅草屋叫闲心斋。禅诗中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也是希望我们能抛开内心的烦恼,让心胸宽广起来,便能欣赏到美好的风景。用“闲心”去体悟禅悦的清新。

【香月花街】

走过“一花一世界”的牌坊,香月花街便到了,它是拈花湾的禅文化特色主题人文街区,是连通“五片花瓣”的“经络和禅脉”。这里是拈花湾休闲度假生活的核心区域,也是当下最具人文特色的街区。
香月花街是拈花湾休闲度假休闲的核心区域,这里分布着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小店和特色体验工坊,还有各种主题餐饮、创意美食的店铺。这里店铺经营的商品,大都跟“禅意”相关。所以在香月花街,更多的是茶馆、花店、佛教展示等。
福田阁(财神殿)供奉的是财神陶朱公的形象。陶朱公范蠡是历史上太湖流域的著名人物,因其退隐后经商有道,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大富翁,后又多次分财于百姓。他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天下人都赞美陶朱公,拜其为财神。起名福田阁也是在赞颂陶朱公的经营智慧:多结善缘,广种福田。
禅乐馆(原公案馆)是拈花湾独具魅力的禅趣游乐场所。馆里面的每间小馆都是根据禅境创意出来的禅趣空间、互动活动和游戏体验。这里可以让大家心有灵犀地合作一张甜蜜的合影,也可以组合千奇百怪的影像,还可以“点亮心灯”放飞祝愿。当您身处其中,都可以体验轻松、愉悦、开心的禅悦,获得蕴含禅意的人生感悟和收获,并寄予美好祝福。

【拈花广场】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拈花广场,眼前的拈花塔就是整个小镇的标志。拈花塔也是按照唐风建筑特色打造,它是木质结构,楼阁式的设计。宝塔高27.98米,共五层,由须弥座台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门。我们可以仔细观察拈花塔的细微之处,比如直角的窗格、因为滴水多而设计的重唇板瓦,以及转角的斗拱等都非常古朴典雅。塔周遍布的风铃,由黄铜铸就,外贴金箔,上方都刻有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在左侧的拈花堂、百花堂依然延续了唐代木构建筑的特点,结构和色调简朴而又朴实。在造型上:大殿屋顶平缓,屋瓦呈现黑青色,斗拱和屋檐营造一种极为深远感觉,屋脊两端的装饰物鸱吻,是龙生九子之一,有着灭火消灾寓意;大殿色调单纯,所包含的颜色不超过两种,为黑白两色或红白两色,体现了唐风审美取向。拈花堂、百花堂两座大殿浓缩古代建筑的精华,整齐而不呆板,古朴却富有活力,在舒缓的唐风中体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拈花广场上,我们曾举行千人抄经的体验活动。抄经就是用最虔诚、最恭敬的心把佛陀说的法,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下来。在拈花湾抄经,不仅能培养福报、增长智慧,而且在笔与纸的接触、心与手的协调中,让自己的心境平复,得到一种安详平和的状态,体会到禅定的喜悦。
在拈花湾,我们可以共享禅趣生活,可以将这里的禅意生活方式带回去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这里是欣赏和体验禅意生活的绝佳去处,是禅意生活的缩影和绝佳体验地。拈花湾告诉我们要好好生活,便是当您踏进这里所感知的一种淡泊宁静、回归本质生活。
好好生活·拈花湾!

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

三国水浒景区(三国城)

01
景区概况
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美丽的太湖之滨,依山傍湖,风景秀丽,是我国首创的大型影视拍摄基地和文化旅游胜地,是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完美结合的主题公园,也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这里拥有大规模的仿古建筑群,三国城的建筑雄浑刚劲、水浒城的建筑工巧华丽,《好汉歌》在这里唱响,“大宅门”在这里向我们徐徐开启,徜徉在景区,就如同穿越在不同的时空,让我们流连忘返。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三国城。
《三国演义》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书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类的故事更是广泛流传,为了将这部妇孺皆知的沧桑旧事搬上银幕,再现1700多年前那段逐鹿中原的辉煌场景,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经过近三年的艰苦拍摄,在1994年于三国城内封镜,同年8月20日,三国城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无锡独具特色的影视文化旅游胜地。
02
各景点介绍

【城门广场】

城门广场上有两尊石雕,称为天禄和辟邪,它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具有吉祥、喜庆的寓意。天禄有“永绥百禄”的意思,辟邪代表“跋除不祥”。
再看这座高大雄伟的城门楼,这里也是当年剧中诸葛亮智设空城计的拍摄场景。由于马谡不听劝谏导致街亭失守,致使魏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直逼诸葛亮的屯粮重地西城,而此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城中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军马,于是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心理,巧设空城计逼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

【桃园】

您现在看到前面有一片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里就是桃园。说起桃园,您肯定会想到“桃园三结义”的桥段。不错,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三人结义的场景正是在这里拍摄的。园内石径曲折,四周都是桃树,每当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桃红柳绿,真是三国城的一大美景。不仅如此,桃园在《三国演义》全剧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桃园结义是三国争霸的开端,所以这桃园就成了展示三国城建筑和风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后面山坡上有一组三国人物群雕,这组雕塑在拍完《三国演义》之后建成,正中是蜀国的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右侧是吴国孙权的军队,左侧是魏国的军队。

【汉鼎】

广场中间矗立着一尊大鼎,这就是“汉鼎”。鼎盛行于商周时期,最初是用黏土烧制的炊具,用来烧煮食物,后来逐渐发展为国家政权和王位的象征。每个朝代更换的时候一定会铸造新鼎,表示繁荣兴旺、国泰民安的意思。咱们眼前的鼎是三足两耳型的,全部由生铁铸成,重15.8吨,高5.17米。由于它的重量和高度都是世界之最,1997年4月19日,该鼎正式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只鼎不仅是三国城的标志,也寓意着魏、蜀、吴三国鼎立。

【跑马场】

在汉鼎左侧,就有一片周长400米的跑马场,在这里,每天上午10:30和下午4:00有大型古战争演出“三英战吕布”,讲述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妄图篡位的逆贼董卓时,刘关张三兄弟大战吕布的精彩故事。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和20多匹骏马,都曾参加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拍摄,他们每天在这里为观众演示这惊心动魄、场面宏大的战争场景。

【曹营水旱寨】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曹营水旱寨,这里是《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拍摄场地。整个曹营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采用木结构和水泥仿木结构建造。
进入寨门后,您可以看到曹操点将台。高达三层的曹操“点将台”既能令人想象一代枭雄曹操当年的威仪;也可极目远眺,把曹营的水寨风光尽收眼底。对面万顷波涛的太湖边有一脉山渚,沿着山,建有长达500米的古栈道。这里结合自然地形和拍摄需要的巧妙布局,让人惊叹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当时“火烧赤壁”这场戏,就在此拍摄。据统计,在拍摄这场戏时,摄制组动用了九台摄像机和一架直升机,分别从水、陆、空三个方向同时拍摄,动用船只72艘,大火烧掉了50多车木柴,20多吨汽柴油,并请来三千多名群众演员参加拍摄,场面之大令人惊叹。
曹营水旱寨中间有一艘大船,这就是曹操指挥船。曹操的万丈豪气让人叹服,这从他的诗词里面就能看出一些。您可能要纳闷了:不是带我来曹操指挥船嘛,说这些干什么啊?其实曹操在这条船上还作过诗呢。船的一层是曹操议事厅,是他议事、宴请宾客的地方。二楼是书房,正中间有一个篆体的“曹”字,左侧的木板上刻有著名的《短歌行》。《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这场戏便是在此拍摄的。话说曹操是一个心怀大志的人,经过多年的出征,北方基本平定,只有江南还不在他的势力范围内。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后率领百万雄师准备渡过长江一统天下,但是他的士兵都是北方人对水战不熟悉,一到船上就站不稳,甚至呕吐生病,这样根本不能打仗。这时庞统给曹操献上连环计,让他把所有的战船用铁索连起来,在上面铺木板,这样军马在上面行走就稳如平地了。曹操采纳了这个计策后和周瑜打了一仗,周瑜假装战败,曹操因此十分高兴,在一天夜里他就在大江上宴请大将饮酒作乐。喝到高兴的时候,曹操看着铁锁链桥和百万雄兵,以为一统天下的梦想马上就要实现了,就在船头高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短歌行》。

【竞技场】

竞技场是一座具有汉代特色的综合性表演场馆,整个建筑结合了古代戏台的形式建筑,场地中间是一个八卦图形。这里每天为大家上演精彩的《桃园三结义》演出。

【周瑜点将台】

这座距地面8.5米、倚山坡而建的军帐式建筑叫“周瑜点将台”。在赤壁大战中,周瑜是孙刘大军事实上的军事统帅。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周瑜那“羽扇纶巾”的儒雅形象的描述,成为千古绝唱。

【吴营水寨】

前面我们就来到了吴营水寨。一听名字,您也可以知道这处景观是建在水边的。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到什么呢?还有哪些可以体验的项目呢?在这里,您可以与美丽的太湖来一回亲密的接触,乘着古战船游览太湖,更真切感受太湖的秀美山水,领略这水寨风光。湖中还有四十八个岛屿,连同湖边的山峰和半岛,形成了太湖的七十二峰,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为最著,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叠的壮丽天然图画。

【吴王宫】

吴营水寨的东侧就是我们三国城的主建筑——吴王宫。吴王宫就是三国时期东吴君主的宫殿,也是剧中《刘备招亲》的拍摄现场。
宫殿前那两座高大的方形建筑叫阙楼。它主要有三种作用:第一,它是进城门的标志;第二,由于阙楼上视野开阔,所以也成了士兵站岗放哨的地方;第三,它是身份地位、官爵高低的象征。这座宫殿是我国著名美术设计师曹斌先生设计的,以中轴线为主,将主殿设立在自然形成的山坡上,突出它的高大巍峨。横轴线上,聚贤堂和侧宫门组成了偏殿。通过聚贤堂,直达后殿,用水榭游廊相连,开凿人工湖,形成带有园林风格的建筑。吴宫建筑宏伟,山清水秀,刘备就是在这里招亲的。
我们现在来到吴王宫主殿。剧中刘备和孙尚香成亲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主殿是吴王宫最主体的建筑,是孙权处理军政大事的场所。作为帝王的宫殿,它采用的是最高规格的建筑重檐庑殿顶。支撑屋檐的粗柱子,大跨度的斗拱,都显示出主殿宏伟的气势。旁边的石壁上刻有苍龙图案,是根据“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说法而来的。另外,整个吴王宫的主色调是深棕、浅灰和青色,这是因为当时是以黑色为贵的。这一切都彰显着吴王宫的雄伟气魄。咱们再来看看汉代宫殿的陈设。大殿内灯火通明,供桌上放着天地、高祖的牌位,这里是剧中刘备和孙尚香成亲的地方。右手边有古代打击乐器:编钟编磬,是根据随州出土的古乐复制而成,共65件,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当时用于宫廷演奏,民间很少能欣赏到。而在左手边还有各种古代服饰,都是剧组拍摄完留下来的,有兴趣的话您可以穿上它们拍照留念。作为三国城内最大的建筑,吴王宫承接过很多的剧组,像我们熟悉的《天下第一》、《侠女闯天关》、《大唐歌飞》、《神话》、《美人心计》、《武媚娘传奇》等都是在此拍摄的。

聚贤堂,听这名字好像这里汇聚着很多有才能有学识的人。事实也是如此,剧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正是在此拍摄的。208年,曹操以大军八十三万人马,集聚长江北岸,虎视六郡,东吴朝野一片震惊,文官武将争论不休,主战派与主和派针锋相对,意见不一。在孙权举棋不定的时刻,孔明只身前往柴桑,据理力争,最后说得他们无话可说,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诸葛亮两军联合的抗曹计策。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三国城的室内表演场地,每天有《华夏古韵》、《连环计》等精彩纷呈的演出节目。
现在大家所来到的就是后宫,这是一座方形阁楼,每层用斗拱承托腰檐,分为两层,各层栏檐有节奏的挑出和收进,使外观稳定又有变化。左侧是孙权的用膳房,右侧是孙权的书房,里面的道具都是当时拍摄电视剧时留下的。走上二楼是刘备的洞房,中间陈列着象征长命百岁的大金龟,象征吉祥如意的金凤凰。

【甘露寺】

三国城的“甘露寺”,专门为拍摄“吴国太相亲”而建。它依山而筑,面向太湖,由山门、佛殿、偏殿、鼓亭及砖塔等组成,寺中高13米的方塔是最早的佛塔形式,它是由汉代的“观”发展而成的,基座较高。寺门前的一块试剑石是在电视剧中孙权与刘备“劈石许愿”的地方,“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从此乾坤鼎足成”,孙刘的政治联盟,试剑石大概也能算作是一种“物证”吧。正佛殿中间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右边是吴国太当时的念经房,左边是吴国太的会客厅。

【火烧赤壁特技场】

“火烧赤壁”的故事是我们很熟悉的,那么这个特技场是不是为了拍摄这场戏而建的?现在又在做什么使用呢?特技场通过遥控、电控、气控的手段操作,让您更真切地体验烈焰翻腾、火逐风飞的场景。特技场内还有微缩的曹营水寨、旱寨、小战船、军帐、江河、点将台、辕门、兵将和环境布置。200多条用钢板制成船,涂上可以反复燃烧的耐高温油漆,并配有音乐和战场喊杀声。火烧、刮风、烟雾集中控制,整体效果以假乱真,让您了解影视技术的奥秘,真正参与到影视制作中来。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
01
景区概况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位于无锡西南郊的太湖之滨,距离市区约18公里,它可以说是独占太湖最美的一角,向南望,太湖有着青岛海滨的雄伟;向北望,太湖又有着杭州西湖的秀美。1916年,清末举人无锡商会会长杨翰西购买60亩山地始建私家园林,他巧妙利用真山真水,把这私家园林建得三分人意七分自然。在这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辅之以独具匠心的人工点缀,使之成为观赏太湖最为理想的游览胜地。难怪诗人郭沫若畅游太湖之后,作出了“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评价。鼋头渚风景区是太湖作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和国家5A级景区。
景区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于20世纪的私家园林,是整个景区的精华,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大规模的扩建,使面积从原来的6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5平方公里。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藕花深处、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樱花谷、无锡人杰苑及中犊晨雾、广福古寺等10多处景点。其中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有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田园风光;有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以及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点缀为辅的生动隽美、多彩多姿的综合性、多功能风景旅游胜地。

02
各景点介绍

【太湖佳绝处牌坊】

“太湖佳绝处”五个潇洒的大字,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手迹。郭老在他的《蠡园唱答》里用这句美丽的诗句概括了鼋头渚旖旎的风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迎面这座照壁,雕塑着“凤穿牡丹”图案,祝福大家富贵祥和的同时,也有“障景”的作用。照壁后面是半亭式的“涵万轩”,悬挂“湖山罨画”匾额。该匾为乾隆皇帝亲笔书写,原是北京静明园中故物。如果把轩名和匾额的意思联起来,那就是:这里是一幅涵盖着大好湖山的天然彩色画卷,通过“以一涵万”,将太湖的美景向广大游客徐徐展开。

那个简朴的门头,正反面的砖额上,分别写着“利涉”、“问津”,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利涉”表示这里原来有个船码头。至于“问津”,意思是渡船到了这里,游人不知道像陶渊明笔下“桃花源”一样美丽的地方在哪里?而当你需要“问津”即问路的时候,这个拱形门头就为你开启了通往仙境的道路。难怪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要写诗赞美这里的风景:“鼋头渚,景色胜天堂。”

【长春花漪】

这里就是江南著名的赏樱胜地——长春桥。该桥建于1936年,园主利用湖边的芦苇荡,拦水围堤,堤上架“长春桥”,又在桥头两侧的长堤上,种植了日本樱花的著名品种“染井吉野”,每年3月底、4月初樱花烂漫的季节,红白相间像轻云般的花朵,沾着清晨的露珠或者春天的毛毛雨,显得格外的晶莹娇艳,人行其中如在画中行,到落英缤纷时,一阵微风吹过,片片樱花会落入旁边的池塘中,随着微波形成阵阵的涟漪,景点因为樱花而得名,取名长春花漪。
该桥的桥拱比较高,与倒影合成线条优美的浑圆形,是仿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玉带桥”所建的。

【具区胜境】

牌坊面湖临水而筑,斗拱托架着飞檐,显得古色古香。这“具区胜境”是何绍基的手迹。具区是太湖的别称,在此北望大箕山和小箕山犹如一对正在嬉水的鸳鸯,色彩鲜艳,形态可爱。清晨雾起时,又隐约湖面,别具风格。与“太湖佳绝处”牌坊前所见景色,情趣各异。牌坊背面题“横云山庄”,是鼋头渚公园里初名。牌坊前有奇石耸立,上书“古云石”,是杨家古物,状如拱揖迎客,欢迎大家光临横云山庄。

【藕花深处】

藕花深处这组景是由荷塘、小岛、曲桥、方亭、湖石、轩厅等风景建筑物组成的,是鼋头渚最幽静的地方。
据说,1931年,“藕花深处”这组景建成了,亲朋好友都来贺喜,杨翰西宴请之后,便请来宾为这建筑题名。由于这亭立于小岛之上,四周都是荷花。而且当时没有东面的这座小桥,只有西边的曲桥相通,有人题名“湖心亭”,杨翰西觉得太俗。这时有一个工匠说:“我是否也能题个名字?”杨翰西想你能题什么好名字呢?但转念一想,你说说也无妨。就说:“你说吧。”那工匠说:“我读书时,读过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里亭子四周都是荷花,而且这亭又最深,就叫‘藕花深处怎么样?”杨翰西觉得这名字题得非常确切,便将此亭题名为“藕花深处”。
现在我们看见的“藕花深处”额是1981年由田原书写的。亭周饰荷花群放,淡雅端庄。亭东面的小桥是后造的,虽然避免走回头路,但“深处”意境却没有了,本来“深处”就是到极限了,没法再往前了,现在通了,也就不“深”了。完全破坏了原来的意境。为什么还留着这小桥呢?主要是考虑到鼋头渚的客流量太大。
亭北有“清芬屿”,屿立池中,四面临水,上有宫殿式祠宇五间。这里原是杨家祠堂,所以堂前植有龙爪树,有“望子成龙”之意。堂内有李苦禅于1979年8月书写的“诵芳堂”一额;两旁有安徽赖少其在1976年12月书写的楹联:湖阔鱼龙跃,山阴草木香。堂前有1975年张正宇题书的“湖山春深”一额。堂前水中立一湖石,婷婷卓立,若面拂轻纱,身披蝉翼,翩翩如神。
清芬屿对岸山坡下,有临水面筑的“净香水榭”,方形,架临水上;中间有敞廊相连,廊中有吴郁生的“净香水榭”题匾;还有1922年刘世衍的“山光照槛水绕廊”的题匾。东端另一水榭为牡丹坞,山坡上植有牡丹,是魏之桢题额的。
藕花深处、杨家祠堂,牡丹坞和曲桥、敞廊疏密有致,景色浓淡相宜,既有江南水乡的特色,又具古典园林的风格。这里建筑内向,形成一个宁静的空间,产生“静趣”。这里又四面是水,曲桥相接,荷花满池,小巧幽静。这小空间,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近处,一时忘了太湖,以便衬托太湖的动态美,太湖的辽阔,产生“旷趣”。

【无锡旅情】

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块巨石上刻有无锡早期的旅游口号一一无锡,充满温情与水。温情是指无锡人温文尔雅,待人热情。至于“水”,那是指无锡的旅游资源以水为主,以水出名,有太湖、京杭大运河,还有长江。因此,说无锡充满温情与水当之无愧。背面刻的是《无锡旅情》的中文歌词。这是无锡市为了提高知名度邀请了日本作曲家和音乐出版社长来无锡旅游,他们回国后便出版发行了《无锡旅情》,由日本当红歌星演唱。《无锡旅情》从此风靡日本全境,许多日本友人纷纷慕名前来无锡旅游。

【鼋头渚灯塔】

走过了幽曲的“藕花深处”,来到了大家心仪已久、景色豁然开朗的太湖佳绝处——鼋头渚。你看:三万六千顷的烟波浩渺奔来眼底,浓淡相宜的七十二峰缥缈可辨。三十六和七十二,具有阴阳调和、吉祥完美的含义,这里用来概括太湖的水域面积和山、岛的数量,赞美太湖既有湖的秀丽,又有海的雄伟。真是“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辽阔”,一派山外有山、湖中有湖的“天然图画”。把太湖平远山水的审美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
请大家往左面看:那里山峦连绵,重冈复岭,有12个山渚伸突湖中,称为“湖东十二渚”,建有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城”。向右边看,那里从青龙山到闾江口,沿湖有18个山湾,简称“湖西十八湾”;它的前端就是马迹山,岛上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更有“灵山胜境”,闻名遐迩;往中间看,那好像由三个小岛组成的“三山岛”,既有秀气,又有灵气,更像“蓬莱三岛”那样有点儿仙气,那便是“太湖仙岛”。请大家回过身来,欣赏一下太湖航行的保护神“鼋头渚灯塔”。因为鼋头渚处于太湖和蠡湖航道的突出位置,原来是为夜行船只导航的,1982年结合灯塔翻修,改成了现在的式样,使灯塔显得更加典雅挺拔,成为鼋头渚的标志性建筑。

【鼋头渚刻石】

这里是鼋头渚的景名刻石,此块巨石高2米多,是从湖对面大浮镇的山上采来的。正面“鼋头渚”三个遒劲有力的楷书,出自无锡才子、大浮老人秦敦世之手。石刻背面的“鼋渚春涛”四字,原为末代状元刘春霖所书。这里的“春”字用的最妙,一是刘春霖来锡时正是仲春时节;二是这里面对着太湖的一个内湖,每逢春天,这里会出现神话般的奇景:春涛好似古梅在水上开花一般,显得美丽极了。因而把鼋头渚、马山、拖山之间的水面称为“梅梁湖”;三是无锡正处在太湖北岸,春天时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尤以鼋头渚一带水势浩大,波涛汹涌,声势雄壮。春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若遇风和日暖,微波涟漪,则清缓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则轰然巨鸣,犹如万马奔腾,真可谓“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

【摩崖石刻】

横云石壁是鼋头渚著名的风景点,这里奇峰怪石半环着一个天然的大水湾。在绝壁悬崖上刻有“横云”和“包孕吴越”六个字,这是清末无锡县令廖纶书写的。光绪年廖纶同友人乘船至此,觉得这里气势雄伟,就欣然挥笔,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镌于石壁上,顿使湖山增色。

“包孕吴越”形容太湖气势宏大,跨越江浙两省,江浙两省在2400年前主要是吴越两国的疆域,太湖在其间,湖水浇灌了两国的土地,使两国百姓受益匪浅。太湖像伟大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吴越儿女。“横云”是说在湖中远处回望鼋头渚,只见上下苍苍茫茫,水天一色,这一带湖岸好似横在半空中的一抹彩云,在轻轻漂移。原来的横云山庄也是因这横云石刻题名的。现已成为鼋头渚景区代表性景点。
在涵虚亭下的石壁上,刻有“明高忠宪公濯足处”八个大字。明高忠宪公指的是明朝东林党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高攀龙。高攀龙回到无锡后,他常到鼋头渚湖滩濯足,取“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表示避世隐身,知足常乐。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人朱松黯书写“明高忠宪公濯足处”镌于石壁上,以示对高攀龙的纪念。

【震泽神鼋】

鼋这种动物因为在自然中很少见到,所以在古代一直尊鼋为神物,并说是龙和鳖所生的长子,呈龙头龟身,正如我们现在所见的这样,这就是“震泽神鼋”。
相传在古时发大水,太湖水流不出去,淹掉了周围的许多房子和田地,后来,来了个大禹王,劈开了犊山门,水位才渐渐降下去。大禹治完水,在太湖边找到了一块颜色青润,十分好看的大石头,大禹用他的开山斧敲敲,石头的声音悦耳动听,他高兴极了,便用开山斧凿了一只石鼋,伸颈展爪,神气十足,大禹又用五色宝石,在石鼋身上划出了许多花纹,这样,石鼋身上就长出了甲板。这只石鼋就是震泽神鼋,也叫镇妖石,镇住了太湖水龙,使太湖地区从此风调雨顺了。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只神鼋是用青铜制作的,长1.7米,高1.3米,宽1.1米,重达700千克。这“震泽神鼋”由著名雕塑家庆宝持创作,上镌有朱复戡教授的篆刻题名。

【澄澜堂】

澄澜堂建于1931年,是仿照宫殿式样营建的,为面阔5间歇山顶建筑,四周游廊,气宇不凡,是“鼋渚春涛”的主建筑。“澄”是指水平静清澈。“测”则是波浪起伏之意。取名“澄澜堂”是说在这里可以饱赏太湖多变的天然景色。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欣赏太湖的美丽景色。晴天,淡泊宁静,万顷金瓯;雨天,烟波浩渺,峦影空蒙;风起,黛浪奔腾,水天相连;云涌,轻烟曼舞,变幻无穷。风景能与唐朝文学家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所描写的洪都(今南昌)风景相媲美。所以陈夔龙在堂两边抱柱联上写道:“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这是鼋头渚风光最好的说明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