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矛盾文学获奖作品哪些值得一看?

 最是无眠读书时 2019-12-10

1.古华《芙蓉镇》(第一届)

这部小说保持着茅奖的两个记录:篇幅最短(16万字)、作者获奖时最年轻(40岁)。后来还被拍成了电影。以下是大二时候写的书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善良的人究竟应该如何生存?是应该随波逐流,还是应该宁死不屈?随波逐流自然不对,宁死不屈虽然可敬,但仍不可取。我想:也许秦书田的办法是最明智的。他被划为五类分子,在“文革”中,每次被批斗,他都逆来顺受,别人打他的左脸,他就把自己的右脸抬起来让人打。也许在人们心目中会看不起他,但他的心中始终保持着高洁。他靠着这样的方法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迎来了春天。

2.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三届)

一部很感人的作品,作者霍达本身是穆斯林。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过去的故事和现代的故事交替进行,一章过去,一章现在,最后揭开谜底,感人至深。当然交替进行的写法也有缺点,就是显得刻意。

3.陈忠实《白鹿原》(第四届)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大学看了一遍,陈忠实先生去世后又看了一遍。这部书很有名,先后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这部小说气势恢宏,写了很长的时间,很多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道路,在时代的滚滚车轮面前,每个人又是多么渺小。另外,这本书很多地方写的神乎其神,比较迷信,哈哈。

4.阿来《尘埃落定》(第五届)

大二时候写的书评: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用一个酒店小伙计的视角来看人情冷暖;金庸大侠在《连城诀》中,用一个单纯少年(狄云)的眼睛来看江湖险恶;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则用一个傻子的眼光来看社会时代的变迁。用一个傻子的口吻来描述这个由“聪明人”组成的世界,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傻子眼中,聪明人却常常做出愚蠢的行为。也许,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往往会做出傻事,而傻子却能做出贡献吧。

5.熊召政《张居正》(第六届)

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理想。张居正就是有理想的人,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却知道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不好,所以一心推动改革。有人说他“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所以死后被清算。也许,他压根没考虑过自己,他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仍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