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维介于仕与隐之间的禅意人生,给了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昵称32937624 2019-12-10

王维,是我国古代的大诗人,我们从小就读他的古诗,说起他,应该没有人不知道的。

他的诗,空灵古朴,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诗中有画,画中还有话,其中跳脱地语境,让人体不完其中的味道。

但历朝历代,他的网红体质就全然不如同时代的李白了,关于他的生平轶事、处世之道、生活哲学大家都聊得比较少。

王维介于仕与隐之间的禅意人生,给了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其实王维的世界别有洞天,学者胡松涛就用一本《辋.王维》把我们带入到这样一个世界,去这个世界领略别样的风味。这个世界虽不似外边精彩繁华,但却独有另一种安宁适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竹里馆》

在这个被大自然环抱的福天洞地,每天下朝归来,王维在这里或信步闲庭,或弹琴长啸,或独坐千年,他的灵魂纤尘不梁,能行到水穷时,坐看云起处。

这个世界就在秦岭腹地辋川,它位于终南山一隅的蓝田县境内。王维四十岁后,买下宋之问的别墅,根据辋川的山谷、冈陵、湖泊、溪流等天然景物建造二十景,成为自己的辋川别业。

在这里,他置办了自己的辋川别业,编订了一本《辋川集》,留下了代表画作《辋川图》。《辋川集》收录了自己与裴迪的和诗各二十首,以每景一首的形式编订;《辋川图》则是以二十景为蓝本创作的巨辐画作。这些诗、这些画自在空灵,道风仙骨,品味它们,能涤荡心灵尘埃,戒骄去躁。

王维介于仕与隐之间的禅意人生,给了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终南山是道家的发祥地,王维自具风雅,他住在辋川访友悟道,终得人生顿悟,在得失之间来去自由。他年少风流,十五岁独自闯荡京城,就成了诸侯王孙的座上客,十九岁得解元,二十一岁中进士,不久就被任命为大乐丞。

许是风头太健,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吧,王维接下来遭受了一连串打击,虽不致使他意志消沉,但也足够磨砺他的心志了。王维在这段低沉的岁月访友悟道,思考人生,渐渐悟到出世与入世的关窍,打通了仕与隐这条半官半隐的入仕之道。

一、与生俱来的佛缘

王维,公元701年出生,名维,字摩诘,这可不是个随随便便的名字。

维摩诘是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曾给舍利佛、弥佛、文殊等讲解大乘教义。他打破了出世入世的界限,住在凡世间而化导众生,不住相也不住法,修成正果,人称在家菩萨,号“金粟如来”,留有著名的《维摩诘经》传世。

传说王维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维摩诘进入室中,因此给他取名“维”,字“摩诘”。不知是自我应验预言起作用,还是王维从小在母亲学佛的环境中熏陶,反正后来王维在家修行,半官半隐,走的就是维摩诘的路子。

王维少年风流,与皇家诸侯王公岐王、宁王、薛王、玉真公主等交往甚密,经常是他们的坐上宾,尤以歧王为最,歧王访高官会带着他,赴宴赴会会带着他,休假游玩也会带着他。他自是十分享受这种种优待,但他是真正的贵族,与诸侯王公交,并不是以技邀宠,而是“平交王侯,诸王待之如师友”。

当王维因“为伶人舞黄狮子”受牵连,被贬济州时,苦闷的王维与下层失志文人、道、释相交,再一次靠近了佛,且在二十九岁,拜在道光禅师座下,“俯伏受教”十年。

王维介于仕与隐之间的禅意人生,给了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在王维谪贬期间,王维的母亲强迫王维娶了一名女子。虽娶妻不是王维的本意,但婚后夫妻感情甚好,然而很不幸,妻子难产而死,留下了王维一个人。王维三十一岁孤居,从此未娶,也未留下任何绯闻。

除了对亡妻的深爱,这与王维笃信佛教也不无关系,据《旧唐书.王维传》中记载,王维笃信佛教,“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但是,王维终究没有出家,过的是入世的生活,守的是出世的人生。

二、历尽半世归来,洗尽铅尘,一颗佛心留網川

王维二十遭贬,三十失妻,他没有变得忧愤弃世,也没有变得游戏人间,而是更认真的生活,从佛中悟出生活的真谛。

迎来他精神重大转折点的是他与神会大师的相遇。神会是南宗重要的传人和创建者,禅宗六祖慧能的晚年弟子。在他的努力下,确立了禅宗正统地位,慧能被尊为六祖,神会后来也被尊为七祖。

王维被贬的十年,一直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是张九龄给了他一个重回长安的机会。公元733年,张九龄任中书令,公元734年,王维给张九龄写了一封自荐信,就这样,顺理成章王维任了右拾遗。后就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吏部郎中、给事中、尚书右丞这样一路做了下去,虽在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为受到了朝庭的查办,但他还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在王维四十岁时,神会居南阳,王维曾以“修道解脱”之事相询,神会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王维听后惊叹:“大奇!”并说:“曾闻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他与神会禅师“语经数日”,反复参究,深膺其指,后来神会还请王维为六祖慧能撰写《能禅师碑》。

王维介于仕与隐之间的禅意人生,给了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也就是在遇见神会大师的那一年,王维来到了辋川,建造了他的辋川别业。在这里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通秀空灵的古诗,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中写景写每一个平常的生活片段,没有言佛谈禅,但每首诗都深藏禅意。他将日常生活与玄妙的佛理,用诗的形式、用一种活泼跳脱的方式写出来,不仅指引我们看到庸常生活中的诗意,而且通过这种诗意引领我们感悟禅的空灵与洁净。

三、王维的禅意人生,给了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王维能过上适意的生活,虽然是靠他自己的开解,但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张九龄的提携,使他重新步入官场中心,获得物质生活的适意。

但是,公元736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当政”,王维的仕途没有受到影响。他感念张九龄的知遇之恩,望着张九龄被贬的荆州写下《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表达的是王维感恩报恩的真诚,但他回过头来要怎样面对李林甫,怎样与李林甫相处?

事实证明,李林甫没有记下他的仇,把他看作张九龄的党羽,而是把他看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还与他成了极好的朋友。

李林甫任宰相期间口蜜腹剑,经常采取卑劣手段打击对手,残害忠良,是个十足的奸臣。在李林甫任内,王维与他交好,但李林甫下台时,王维却未受到任何影响。这说明王维与李林甫交好,完全是因为对对方才华的欣赏与仰慕,没有掺杂丝毫的个人恩怨和官场斗争。对于不惜一切打击异己的李林甫来说,王维是如何做到让他尊重并放心的呢?

王维介于仕与隐之间的禅意人生,给了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我们会发现王维学习儒家思想,经过道、释两家思想的洗礼,又经神会提醒点通,他至少打通了许多人们思想上的死胡同:

1、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相互过渡。

2、人生适意即可,不可硬推亦不必强求,即可无往而不适。

3、意识跟随直觉,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渴求,做到知行合一,使心灵不被外物蒙尘。

4、放下心理负担与外界干扰去做事、去与人交。

5、小事不纠缠,大事不含糊。

6、人心无常,心安便是归处。

早年的王维是非常仰慕陶渊明的,他还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底本,化文为诗写过《桃花行》,但他晚年似乎不太认同陶渊明的为隐而隐的耕读生活。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连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戴建业老先生都嘲讽道:“草盛豆苗稀,种的个鬼田,要是我种得这个水平,我绝不写诗。”

这也难为了陶渊明,因为陶渊明并不是种田出身的,偏要辞官而隐去种田,怎么能拿业余与专业比呢?比不得戴老师农民出身,带得了博士生,也种得了田。可是怪就怪在陶渊明种不了田,为了表明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气节偏要辞官,只得去种田。其实陶渊明去种田还是在为五斗米折腰,而且收成不怎么样,还常常弄得吃不饱肚子,说不苦闷那是假的,如果不是,何以爱酒如命借酒消愁呢?

王维认为,不必为了怎样就非得怎样,这样照样是不得自由,是对自己的一种禁锢。他在《与魏居士书》中批评这种做法,写道:“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知其后之累也。”相当于说陶渊明是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心里憋着一肚子的苦!这与神会说的“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是一个道理,欲在便是起妄心,不得解脱,要想解脱,必得放下执念,陶渊明不过是走向了反面。

所有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更多中间颜色可以相互过渡与转换,黑与白之间是一条可以打通的路。我们更多时候并不是站在这条路的两个端点上,而是行走在这条路的中间。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可是我们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非要去追求两个极端,用两个极端来定义自己。

只要自己觉得舒适才是真的舒适,不用争一时之气,不用别人道德绑架,适意才是最重要的。适意就是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求,然后知行合一的去做就行了。

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不会轻易被外界左右,不会轻易被事物的假相迷惑,因而自己的心灵就会更加澄明,变得耳聪目明。

王维介于仕与隐之间的禅意人生,给了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王维能与任何人都处得来,是因为他懂得放下身上和心上不必要的杂念与累赘,处理事情时只是处理事情,与人交只是与人交,都是真诚而又简单的。他不计较得失,不在意得失,得失自然不会找上它来让他夜不知寝食不知味了。

但是小事不计较,大事可不能糊涂。比如“安史之乱”,安禄山占领长安,他被迫接受了伪职,内心却仍然忠心于大唐王朝,当时写下的《凝碧诗》就真实地表达了这种情感。虽然人有懦弱的时候,但一定不要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因为世事无常,我们无法靠追逐外物而获得满足,只求自己无愧于心,任何事心安理得就够了。

王维因为从小与佛结缘,人生没有大的起落与冲突,总体来说仕途还是挺顺利的。这本《網.王维》主要是从他的佛学思想上来解读王维。与神会相遇,在辋川置业是王维精神重大的转折点,我们从小熟读的王维诗几乎都是王维在辋川居住的时候写的,那些诗看似浅显却另有深意,够我们咀嚼一辈子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