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轴心时代的一点思考

 知道. 2019-12-10

1、关于轴心时代

公元1949年像其他年份一样,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要赋予它意义,则必然是辉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年成立,波音飞机在这一年首次完成环球航行,我们今天重点要谈到的一本书——《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也在这一年出版,这一年还有很多重大事件,不赘述。《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作者是卡尔·雅斯贝尔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正式提出轴心时代理论。相比于自然科学的某些发现,这称不上有多么重大,但由于涉及到一众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且这个发现充满神秘主义色彩,所以格外引人关注。关于这个理论的核心问题,至今未有广泛认同的解释。基于历史的必然性和文明的发生论,姑且作如下表述:

① 进化是必然的;

② 轴心时代是进化的必然;

③ 进化是由积累创造的。

卡尔 · 雅斯贝尔斯

2、什么是轴心时代理论?

轴心时代理论把公元前800年到200年这段历史上出现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的中国、欧洲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明精神上的重大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理论可以三要素简单概括:

在轴心时代里,人类的各个文明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诸子百家……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人类不再被动的想象世界,不再盲目的理解自我,通过经验世界和探索自我,人们渐渐走向理性,这是对原始文化的重大超越和突破。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认知到世界存在着诸多未知,存在着许多可怕的力量,并且认识到自我生长的力量,同时又理解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3、为什么会出现轴心时代?

如果持续为一杯水加热,这杯水必然会沸腾。

轴心时代作为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奇点,必然会到来。所以我们所探讨的是轴心时代理论的三要素(时间、地点和事件),即为什么会在当时发生?为什么会发生在那个区域?为什么会出现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

1、为什么会在公元前800到200年之间发生?

不同的人类文明发生突破的时间有差别,但差别不是很大。关于这一点,有两个关键性问题需要强调:其一,差别不大不等于可以忽略差别,此即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其二,农业文明早期的几百年差别不可与商业文明几十年的差别同日而语。关于第二点,在农业文明早期的几百年的时间内,人类文明的呈现方式,包括生产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与之相对应的商业文明时期几十年的差别,譬如1949年到2019年,虽然只是70年的时间距离,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之所以相对集中的出现在这一历史时段,是因为几个人类文明在这个历史时段先后完成了生产和认知的原始积累,即相当于一杯水完成了前99摄氏度的持续加温,即将迎来沸腾。人类文明的生产和认知的原始积累主要包括三点:

1、解决食物来源问题;

2、完成社会化分工;

3、完成经验和觉知的总结。

食物的来源问题是所有人类文明的首要问题,人类在经历了采摘和狩猎生产和采摘和畜牧生产之后,迎来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首次真正意义上解决了人类的食物来源问题,即可以持续稳定的为人类提供食物,能保证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增长相对平衡。食物生产方式的成熟,会产生大量剩余食物,剩余食物必然会带来空余时间和社会化分工,即大部分食物生产者为少部分与神对话者、精神开拓者和后勤服务者提供食物,让后者可以不事生产,专注于探索世界和自我。而社会化分工和空余出来的时间则加速了认知进化,体现为文字的出现和知识的出现(对于知识的特别定义:以概念定义规律并形成对概念的描述)。也就是说,生产和认知的原始积累所带来的是文字和知识,即有专门记录知识的书籍出现,可以让少数具有特殊天赋的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几十年)内完成对人类过往经验和觉知的总结性学习(积累)。文字和知识(以书籍为载体)是产生精神突破的前提,否则人类很难在有限的生命内完成突破前的积累。

在公元前800年到200年的这段时间内,发生重大精神突破的几个人类文明相继完成了生产和知识的原始积累,即解决了食物来源问题,完成了社会化分工,完成了经验和觉知的总结。

2、为什么会发生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基于对上一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基本可以得到以下判断,解决食物来源问题(即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是迎来精神突破的前提。基于此,地理环境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1、适合人类居住且有人类居住;

2、自然环境(土地和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

所以北纬25度至35度的区间应该是符合以上两点的。其他符合以上两点的地方也许还有,只是在当时尚未完成生产和认知的原始积累。

3、为什么会出现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

产生智慧的前提是满足智慧形成的条件,基于对前述两个问题的思考,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的逻辑逐渐清晰。综合如下:

1、适合人类居住且有人类居住的环境;

2、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

3、农业生产作为主要食物生产方式趋于成熟;

4、完成社会化分工,即有时间探索生产以外的问题;

5、完成经验和觉知的总结性积累。

人类生活的最初,食物生产是生活的全部,且同时踏入生产力增长和人口增长所构成的螺旋上升当中。生产力的增长带来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反促进生产力的提升。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农业作为食物的主要生产方式趋于成熟,并出现剩余食物。剩余食物必然会带来社会化分工,即有一部分人可以思考生产之外的问题。这是有意识探索自我和世界的开始。这里要谈一下可支配时间的零和属性。一个人的可支配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各项活动的优先级决定了其所占据的时间长度,当所有时间都用来思考生存问题和从事生产劳动的时候,必然没有时间去探索生产之外的内容。所以社会化分工是一个文明突破的前提。

解决了生存需求之后,探索自我和世界就变得格外重要,因为人的安全来自于对外界的认知。最初,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依赖于有限的经验和大量的想象,社会化分工将这些经验和想象进行结合,彼此印证,从而形成相对确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形成了原始的知识。记录和传播的需要促进了文字的产生,文字的产生让少数人可以完成足够量的知识积累。人们对于世界的探索最初都始于终极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人死之后会去往哪里?世界的边界在哪里?天空有什么?等等诸如此类。因为这些问题与人们的安全需求息息相关。我们现在不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人生最初阶段便获取答案(虽然答案不一定稳定),这让我们获得了基本的安全感。人类最初对于未知的神秘的力量,无法经验,只能依赖想象。于是出于安全感的需要,人类创造了大量拟人化的神,后逐渐形成宗教。这是人类最初为获得安全感所做的尝试。而理性的觉醒从未停歇,因为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歇。

所以人类文明精神的突破来自于一个完整的逻辑,生产力的提升带来食物剩余,食物剩余带来社会化分工,社会化分工带来认知启蒙,认知启蒙带来了知识形成,知识形成带来知识积累,知识积累促进认知提升,认知提升促进探索升级,探索升级带来认知升级,认知升级获得精神突破。于是,人们发现了新世界。

4、轴心时代之后,为什么尚未有新的突破?

人类发现了新世界,就相当于贫困之人发现了宝藏,随之拿走了大部分宝贝,留给后来人开采的已是有限。轴心时代之后,人类只是在当时的精神境界下进行纵向突破,而横向的突破时机尚未到来。但是随着文明的持续演进,人类必然会出现新的精神突破。即相当于在此宝藏之外,发现新的宝藏。基于当前人类所获得的探索成果,猜想人类下一次精神突破应是基于对宇宙的进一步确知(物理学和天文学)和对生命的进一步确知(生物学、化学、神经科学等),即宏观和微观的双向突破所获得的进一步确知。

另外一个关键的阻碍因素是既有思维的束缚。对于这个世界的探索想象,今人不如古人(远古时期)勇敢。因为人类思考问题越来越复杂,失去了朴素的能力。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没有太多概念和既定思维的束缚,没有权威的束缚,他们以单纯的思考方式去思考终极问题,并且有赖于经验和觉知的原始积累,进而获得突破。而突破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后人纵向的思考,出于传播和学习的需要,对知识进行划分,随后产生大量的概念。这些对知识的分类所形成的学科,以及因此而来的概念泛滥,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复制,但与此同时,也对人们的认知产生诸多障碍。所以相比于古人,今人可能具有知识量上的碾压优势,但在智慧层面(即通达的认知和深刻的认知),可能不及古人。

还有就是泛娱乐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精神满足降低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需求。轴心时代尚未出现眼花缭乱的娱乐方式,而人们精神世界的满足只能依赖于探索,对于古人来讲,可能思考和观察同交谈和恋爱一样,都属于一种娱乐方式,都负责满足精神需要。有限的娱乐方式下,还有很多人能有机会感受到思考的快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娱乐种类越来越多,娱乐方式越来越奇特,必然会减少人们获得单纯思考快感的机会。这就相当于80后小时候的娱乐是棋类和运动类游戏,90后小时候的娱乐是小霸王游戏机和各类掌上游戏机,00后小时候的娱乐是网络游戏,所以功课对于这三代人的吸引力是递减的。

综上,总结两点:

1、随着文明的演化,人类的精神突破会再次到来;

2、对精神的深层次探索和娱乐是一组零和博弈。

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思维不一定敏锐,但他们在虔诚地观察这个世界;知识量不多,但他们在勇敢地探索这个世界。轴心时代的降临是一次量到质的飞跃,这其中不只是认知层面的积累,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是,大家不饿肚子了,于是把目光投向星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