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感于写好文章的“十四字”诀 ——对写出一篇经典文章的深度思考

 anyyss 2019-12-10

来源:助您写无忧(ID:gh_e6a176d134c5)

有感于写好文章的“十四字”诀
——对写出一篇经典文章的深度思考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写好一篇文章而苦恼,甚至不惜重金报各种写作班、培训班、速成班,但“大浪淘沙”,激情过后,留下“满地鸡毛”,无限惆怅。作为长期从事写作工作的人,亦有同感,但在不断的历练中也深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并不是很难,只要把握其中的“十四字诀”,稍加调理,写好文章并不是难事。
01
第一个字“喜”,就是喜欢。
这个尤为重要,假如你是为完成任务而写,这就谈不上喜欢,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至少得具备四“喜”。要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断学习、深入学习、加紧学习,才有助于提升思维层次。要喜欢琢磨。大事小情都不放过,家长里短都不放过,都要抽丝剥茧,才能练就火眼,才能发现宝藏。要喜欢动笔。每月都有写文的习惯,每天都有日记的习惯,每时都有记录的习惯,捕捉每个思想火花,收集每条内心活动,跟踪每条思想轨迹。要喜欢创作。不喜勿喷,不喜勿言,否则会出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无奈,更会堕入“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恶性循环。因此,喜欢成就可能,激情推动传奇,只有善待笔头,才会被笔头善待,能从作品中找到成就感,就是收获和喜悦,把写稿当成机会,它就是机会,当成负担,它就是负担。
02
第二个字“勤”,就是勤奋。
勤奋是成功的阶梯,只有勤奋才能成功,所以写文章就是在别人休息、娱乐的时候,耐得住寂寞,用心用力深入钻研。勤于观察。这个观察是主动的、抵近的,不计较苦累的贴近、体验和感悟。勤于思考。思考之勤在于想别人所不愿想,思别人所不愿思,想所有的不可能、不容易,“没事找事”的思考,即为真正之勤思。勤于询问。常常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更容易掌握大家看法,更容易接近事情真相,不闻不问,孤陋寡闻,坐而论道,岂能卖座?勤于总结。总结就是积累,总结就是基础,总结就是创新,没有总结就没有提升,没有总结就没有参悟,总结启发思考,总结锻炼思维。经验谈:“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想要写出好稿子,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不断求证,才能获得真知实情,只有通过勤加历练,才能感应“洪荒之力”。
03
第三个字“读”,就是读书。
读书是个技术活,有目的的读书,才能凝聚真知,才能汇聚才智。读研究成果。各类研究成果都是思想结晶,都是经验做法,都是劳动成果,仔细揣摩,方有所得,这类成果遍地都是。读领导讲话。领导讲话有思想,领导讲话有政治,领导讲话有方向,领导讲话有重点,特别是重要讲话,反复研读,反复对照,收获会很多。读党报文章。党报是汇聚写作精英的舞台,是集聚百家争鸣的课堂,多读党报,精读党报,更有助于掌握技巧,更有助于校正航向。读优秀作品。优秀作品来源甚广,来自网络、来自杂志、来自公众号,多读不仅鼓舞人心,更加有利于模仿。经验谈:“书读万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看别人写,多想想别人为什么写,多想想别人亮点在那里,才能让文字变成“跳动的音符”,才能窥探世界的本源、大象的全貌。
04
第四个字“悟”,就是体悟。
体悟就是钻研式的学习,就是不断的梳理,不断的求实,以达到得悟本真的道理。领会上级意图。对各级领导讲话的研习,不仅要从字面理解把握,而且需要结合形势分析,切实看清形势,切实找准意图,撰文方可做到有的放矢。直面工作坎坷。道者如水之流,越是坎坷的事情,越包含更多真理,问题遇到越多解决越多,离真理就越近。感悟生活本真。工作生活无小事,事事有人情,事事有政治,从生活中求得自然、求得顺畅、求得完美,这是写作者的责任与使命。运用哲学思辩。哲学是聪明的学问,丰富的逻辑思维源于哲学,增强对哲学的理解和感悟,需要主动研习,需要实践运用,才能融会贯通。经验谈:说的直白一些,搞材料、写文章、出作品,必须要有实践的积淀。没有对实践的研习和提炼,就没有理论上的闪光,就没有读者们的赞誉。即便写出东西,也无实际意义,经不住实践检验。
05
第五个字“心”,就是本心。
写作既需要摆正心态,也需要纯正心灵,因为它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从公心出发。这要求,不仅要注意个性发挥,也要注意公共立场,站在公众角度思考问题,能够做到更加客观全面。向内心求证。凡事要从良心出发,在判断是非问题的时候,不能依凭主观好恶,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必须要做到无愧于心。绝私心杂念。把写文章、投稿子当作是一种艺术享受,当作是一种自我超越,种种功利、种种应付,都应该坚决克服。除三心二意。一篇文章的构思,需要专心致志,需要淡泊宁静,如果内心不纯、心猿意马,则多半难以成文。经验谈:文字创作是向灵魂取经,必须平心静气。一篇稿子成型,需要花费巨大的心血和精力,考验着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精神境界、主观修养、性格情操,涉及内心世界的方方面面,要学会调整。
06
第六个字“真”,就是本真。
真实是一切文章写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只要真实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他要求我们作者,要把真实、真相、真理放在首位,文之所出,求真相随。知道现象在哪里。大千世界,众生百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要善于从中拾取自己想要、需要的东西。明确事实是什么。面对万千资料,有的是事实,有的却不是,要充分做到与事实相符,就是要弄清事实,文章不容蒙混过关。参透本质为那般。察觉和发现问题,是人之共有的本能,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却并非每一个都能做到,既有现象也有本质,则文必为佳。搞清规律可否察。文以载道,说的就是规律之与文章的重要性,一文既出,规律相随,才显其可贵之处。经验谈: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任何时候都是金科玉律,虽然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懂。求真对于文章的意义,胜过华丽的辞藻,胜过工整的结构。
07
第七个字“新”,就是出新。
哲学上说,新事物的生命力最强,撰稿涉及的新事物,生命力也最强、最旺。抓住最新线索。这个线索稍纵即逝,可能是事之未兆,可能是灵光一闪,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机遇。看准新鲜热点。网络上流行什么,时下盛行什么,即使一组图片,即使一通怪谈,只要是流传甚广,就有研究、发掘和利用的余地。推敲常见难点。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人所共知的事,谁都没有注意到,往往是隐蔽性更强的新事物,研究价值往往也更大,须用心留意。常忆铭心痛点。经过痛苦才会难忘,经过痛苦体会深刻,工作挫折、任务困难,林林总总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全在于作者会不会“淘”。经验谈:往往人云亦云,多数难于创新。别人嚼过的食物,怎能还有味道?写文章也是一样,展现与众不同,展现独特思维,展现新鲜亮点,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取“新”需要把握火候,需要拿捏好分寸。
08
第八个字“恒”,就是持恒。
持恒是行文必备的素质,没有坚韧、没有恒心,则难成佳作。持恒必须有决心。有了写好的决心,即使再苦、再累、再难,也要坚定的写下去,这就是恒之决心。持恒必须有信心。文章就是语言的符号化、再加工,只要足够自信,只要勤加磨练,即便文化水平不高,也能有所体会,也能有所收获。持恒必须有耐心。文章是个累人的事情,组宣部门的工作量,可以说明一切,反复推敲是其一般过程,持恒必须具备耐心。持恒必须有诚心。心之所诚、金石为开,只要用心、只要想写,人人都能成为优秀的作者。持恒必有定心。不断给自己吃“定心丸”,耐得住批评,经得起挑刺,面对打击和嘲讽欣然接受,不会随便怀疑和否定自身,这是成就好文的关键。经验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恒则不成事。自我否定,只否定认识,不否定信心,这才是自我提升。持之以恒,坚定走下去,不忘初心,这才是真正持恒。对文章的一切否定或折腾,只应越挫越勇,不应沮丧退缩。
09
九个字“苦”,就是苦干。
吃苦在各行各业,都是最有效的办法,写文章也不例外。工作必须好好干。与工作的重要性相比,写文章只能算是“副业”,好文章从好工作中来,越是用心体会越深刻,要想搞好这个“副业”,就要牺牲工作以外的时间。放假时间常加班。不少作者、编辑都是工作之外写稿、投稿和审稿,放假时间弥足珍贵。作为文字工作者,忙到深夜是常事,而只有晚上周围最安静,头脑最清醒,思维最活跃,这个时间搞文字梳理时机最佳,这也是不少机关部门频繁加班的重要原因。经验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天更不会随意扔馅饼到人间,想要出成果、有成绩必须要付出代价,有的同志甚至因为加班、熬夜,经常生病住院,在频道也有不少类似的感人故事。
10
第十个字“体”,就是形体。
做什么事情就要像什么样子,写什么文章就要有什么形式,形式承载内容。调研报告要数据详实。调查研究就是找问题、察实情、研对策、攒经验,重在察实情,详实的数据是文章的命门。经验做法要授人以渔。介绍单位经验,弘扬先期作法,必须实事求是,必须锐意创新,要给人启发,要授人以渔。授课材料要有理有据。授课材料重在教育人、感化人、劝导人、警示人,既要有海量信息,又要能发人深思。评论文章要主题鲜明。作为评论文章,看似形散,实则不散,看似轻描淡写,读来百味回转,虽形式灵活,却不落俗套。经验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想要登堂入室,必备高尚雅致。不管使用什么风格和体裁,都要坚持像模像样与灵活把握相结合。如要公开发表,四平八稳,已落俗套,过分随意,难服众口。
11
第十一个字“美”,就是审美。
文章千言万语、浩如烟海,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中心突出、主题鲜明是基础,除此还要有特别之处。以短小精悍为妙。在文风深入改进的今天,写短文更受欢迎、更加提倡,那些言简意赅、精炼通达的文章,有时更有竞争力。以感情真挚为妙。涉及历史、涉及纪念、涉及评论等文章,往往需要感情真挚,发自于内心的真情实意,无论是在价值上、还是在感觉上,都比虚构编造要强很多。以条理清晰为妙。一篇文章看过一次以后,如能轻易被记住,如能回忆起内容,往往与条理清晰相关,相反,那些读了半天不知所云的文章,其结构一般不够顺畅。以工整对仗为妙。作为一篇用于投稿的文章,虽然不要求太过“八股”,但适当的加工、美化,也是提升映像分的技巧,但对作者的文字功底要求甚高。经验谈:文章创作时,文字功底是必要的,审美观念是必要的。如果没有结构风骨,文字再优美也难以突出,如果没有合理加工,内容再新颖也难以表达。
12
第十二个字“改”,就是修改。
文章创作,有如炼剑,任何佳作都是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的结果,鲜有一气呵成。多让同事瞧一瞧。众人拾柴火焰高,多让同事提提意见,对于文章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克服“闭门造车”的最佳手段。多给大家看一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大家不同意、不理解,甚至反感、反对,就要深刻反思,是否有失偏颇,是否脱离实际,是否不接地气。多让编辑审一审。编辑作为旁观者,利于发现问题,利于完善结构,利于提升质量,对编辑的善意提醒,虚心接受方为上策。多叫自己改一改。不能仅仅依靠别人提醒,作者要有自我批判的清醒,反复察看必有所得,反复修改能成佳作。经验谈:好事多磨,写稿之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机关的同志最清楚,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是提升质量、拔高层次的有效有段,文章其实是个不断深挖的过程。
13
第十三个字“熟”,就是纯熟。
针对细节现象、观察体会和矛盾问题,想要建言,就要认真思考,周密筹划,努力做到成熟在胸。问题有没有想清楚。要反映什么问题,要采取什么方法,要运用什么风格,都要先想清楚,然后再动笔。结构有没有整明白。不同类别的文章,需要不同的表述格局,欲先行文必造其骨,清晰合理的提纲,能够有效提升文章的质量和效率。细节有没有考虑全。行文需要引用的史料有没有出入,需要引用的讲话有没有错漏,需要公开的数据有没有差错,等等都需要加以考虑,努力消除行文瑕疵。经验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中先有策略、先有格局,才能精准发力,要尽量避免不加以规划的随意,这是避免挫折、弯路的有效做法。
14
第十四个字“德”,就是品德。
当官要有官德,练武要有武德,撰文也要有“文德”。不因功利而撰文。文章本是高雅之物,如掺杂功利因素,则必然降低层次。如站在研究问题的立场,则必然收获意外之惊喜。不因退稿而动怒。稿件有刊必有退,这是推动稿件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应当客观对待,应当虚心改过,一次完善就是一次进步。不因私心而失实。针对工作矛盾问题研究撰文,本无可厚非,但应站在公众立场,尽量避免掺杂个人情绪,以免造成行文失实,客观上降低文章价值。经验谈:写文章就是思想交流,就是百家争鸣,展现的是大气度、大格局,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平心而论,度人度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