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学习笔记

 印度阿三17 2019-12-10

HDLC协议学习笔记:

HDLC的站点类型:

主站点、从站点、复合站点

链路配置:

非平衡式:主从配置

对称式配置:每个物理站点在不同时刻充当不同的角色(主从站点角色间切换)

平衡式:点对点拓扑中两个站点都是复合站点

通信方式:

正常响应方式:标准的主从关系,从设备只有在得到主设备许可后才可以进行传输。获得许可后,从设备需要发送一次传输作为响应;

异步响应方式:只要信道空闲,从设备可以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发起一次传输。从一个从设备传输的数据,必须得到主设备转发后才可以到达目的节点;

异步平衡方式:异步平衡方式中所有站点都是平等的,只适用于点对点的复合站;

HDLC的帧格式

HDLC协议中共有三种类型的帧,信息帧(I帧)、监管帧(S帧)、无编号帧(U帧)

信息帧六个域:开始标志F、地址域A、控制域C、信息域(Info)、校验序列FCS、结束标志F

监管帧:开始标志、地址、控制、帧校验序列、结束标志

无编号帧:开始标志、地址、控制、管理信息、帧校验序列、结束标志;

1、标志域(一个帧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标志域为一个字节(八位),比特模式为01111110,用来标志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多帧传输中,一个帧的结束标志可能为另一个帧的开始标志;

因为标志域用来标记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所以除了帧的开始和结束的位置之外不可以出现01111110,所以采用比特填充的方法,如在帧的内部如果出现五个1,在五个1后面插入一个0;

接收方发现0后面有5个1,且后面有一个0的时候,就把后面这个0丢弃,如果连续六个1后面有一个0,则当作是开始或结束标志。

2、地址域:

该域表示的是从站的地址,或者以从站方式运行的复合站地址(若帧是主站发送的,则地址域表示接收方的地址;若帧是从站发出的,则地址域表示发送方地址————总之,地址域表示的就是从站的地址)

地址域总是以1结束,若只有一个字节,则字节末尾为1;若有多个字节,则除最后一个字节之外,其他每个字节都以0结束,表示地址域还没完。

3、控制域(不同帧的控制域不同):

I帧(信息帧)的控制域:

第一位是0,是信息帧的标志;

2、3、4位N(S)位:当前发送帧的编号;

第五位P/F位,表示是否还有帧要发送,有则为0,没有为1;

第6、7、8位N(R)位,期望收到的帧的编号,若上一个帧成功被收到,这一部分指向下一帧,如果没有被收到,这一部分仍指向这一帧;

S帧(监管帧)的控制域:

前两位为10,是监管帧的标志;

3、4位是编码位;5位是P/F,也表示是否还有要发送的帧;6、7、8位是N(R)位

两位编码位可以表示4种不同的S帧(监管帧):

RR表示接受就绪(不可发送)/RNR表示接收未就绪(可发送){可以用接收就没就绪回应其他节点的是否可发送信息}

拒绝帧REJ和选择拒绝帧SREJ

U帧(无编号帧)的控制域

第1、2位是11,是U帧(无编号帧)的标志;3~8是编码位;5位为P/F位

(无论是I帧、U帧还是S帧,P/F置1的数据帧和命令帧都是要立即进行响应的帧)

4、信息域

信息域即I帧中的Info,是用户的数据信息;U帧中的信息域是链路的管理信息;S帧中没有信息域;

捎带确认: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结合到一帧中

5、帧校验序列

HDLC中的错误检测域,包含一到二或一到四个字节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

S帧的使用方法

1、接受就绪帧(控制域中3、4编码位为RR)

询问/应答

应答:表示准备好接收,此时N(R)应包含期待收到的帧的编号

查询:询问另一个站点是否要发送

轮询/选择

对查询的否定应答:通知主站没有信息要发送

对选择的肯定回答:已经准备好接收了,可以发送

2、接收未就绪(控制域中3、4编码位为RNR)

应答:两个含义,一是成功接收到了N(R)之前的所有帧,二是请求发送方暂停发送,直到发送方收到RR

选择:接收未就绪还可以表示准备好发送了,即发送就绪,因此,可以向向某节点发送P/F为1的RNR,通知他我将要发送数据

对选择的否定回答:被选中的从设备没有准备好接收数据时,回复RNR

3、拒绝帧

(回退N自动重复请求)在拒绝帧REJ中,N(R)指明了损坏帧的序号,损坏帧和损坏帧之后的所有帧必须重新发送

4、选择拒绝帧

(选择拒绝自动重复请求)N(R)指定了损坏帧的编号,SREJ表示损坏帧必须重发。

来源:https://www./content-4-59425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