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快与慢》:思考能力,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12-11
《思考,快与慢》观点

1、自我控制和认知努力是大脑工作的形式。自我控制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付出努力,因此当人们忙于认知活动,或者必须强迫自己做一些面临新挑战的事情时,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可能做出自私的抉择,在社交场合做出肤浅的评论等。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耗损(ego depletion)

所以说聪明,不仅是指思维推理的能力,也指在记忆中搜寻相关信息和在必要时调动注意力的能力。

2、常见的动作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到我们的想法和感觉。比如在实验中当听到电台社论时,那些被要求点头(表示同意的动作)的受试者往往易于接受他们所听到的信息,而那些摇头的人则易于否定那些信息,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启动效应。


3、人们在回答问题时有这样一个倾向,即不假思索地将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当作答案。因此要警惕别人会设计出一些问题,可以唤起一个最直接但却是错误的直觉性答案。

4、假设你需要写一则能让接收方相信的消息,当然,这则消息是真实的,但人们并不一定相信它是真的。此时,你完全可以利用认知放松来帮助自己,真相错觉的有关知识也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来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

——你首先应该让字迹清晰。

——其次你的信息应该印刷在质量较好的纸上,并且文字和背景间的反差要达到极致。如果你使用彩色字体的话,亮蓝或大红的文字会比绿,黄,灰蓝等色调更容易让人相信文字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别用复杂句。

5、曝光效应是指个体接触一个刺激的次数越频繁,个体对该刺激就越喜欢的现象。而当人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看见了刺激物时,其曝光效应会更强。

创新与出众的记忆力有关(创新是极佳的联想记忆)。
6、我们通过对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反复观察,推断其在自然状态下的因果关系。我们生来就具有区分自然性和意向性的因果关系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也解释了宗教信仰的普遍性。

7、如果你赞同一个总统的政见,你可能也会喜爱他的声音及着装。喜爱(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这种倾向就叫光环效应。

8、如果人们先接受了一些信息,那么这些信息会影响人们对之后事物的判断和理解。而且人们根据已有信息勾勒出的故事的连贯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9、独立判断原则及解除错误关联,可以直接应用到会议主持等工作中。一条简单的规则就能发挥作用:在开始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先让与会的每一位成员各自写下简短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李永乐小组里不同知识和见解的价值。而开放性讨论这一常规做法总会注重那些发言早而又强势的人的意见,使得其他人一味附和他们的观点。

10、思维的发散性和强度匹配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对很多自己不很了解的事情能够作出直觉性判断。比如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吸引力是一种基本判断,不管你是否想这样做,这种评价都是不由自主进行的,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11、情感启发式 ——因为喜欢,所以认同,人们的好恶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你的政治倾向决定了你对各类论证的看法,即它们是令人信服的还是难以服众的。

12、大数法则(Law of large numbers)——在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这类规律就是大数法则。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概率近似于它的概率。

13、小数法则是针对人们在思考时常常无视大数法则的现象而提出的概念。小数法则是一种心理偏差,是人们将小样本中某事件的概率分布看成是总体分布。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情形下,会抓住问题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及与特征有关的其他原因。

14、因为上个月发生了两架飞机相撞的事件,他现在更愿意坐火车,这就是可得性偏见,因为风险并没有真正降低。时刻对偏见保持警惕是件累人的事——但由此便可避免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因此付出努力也是值得的。

15、我们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一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焦虑对伤害的可能性还不够敏感,你想到了分子(即你在新闻中看到的悲惨新闻),却没有想到分母。

“概率忽视”被用来描述这一模式。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两种社会机制的组合必然会导致对小威胁的夸大,有时还会引发严重后果。


16、合取谬误(conjunction fallaly)——通过直接比较,人们总会认为两个事件联合出现比只出现其中一件事的可能性要大。人们对更详细,更丰富的描述做出的概率判断更高,这一点有违逻辑。

17、光环效应通过夸大评估的一致性来保持简单和连贯的特点:好人只做好事,坏人全都很坏。

18、替代理论:当人们被问到之前的观点时,说的往往就是现在的观点,而且很多人都无法相信他们之前的观点与现在的不同。

19、后见之明的偏见对决策者的评估行为有着恶劣影响,它导致观察者不是根据判断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估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的标准。

好的决策如果产生了坏的结果,我们就会责备那些决策制定者;而对那些只是在事后才能明确看出是正确的决策而言,其制定者也不会因此得到什么赞扬。这便是典型的“结果偏见”。


20、专家的预测比不上简单运算准确,其中一个原因是专家试图变得聪明,总想跳出思维的框框,在预测时会考虑将不同特征进行复杂的结合。复杂化对稀奇古怪的事情是有影响的,但十有八九会降低其正确性,将这些特征简单地整合在一起反而会更好。要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的结果应由公式给出,在低效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21、人们对直觉的自信心不能作为他们判断的有效性的可靠指标。那么怎样评估直觉判断的有效性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到技能习得的两个基本条件:1) 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2) 一次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
如果环境有足够的规律性,并且在判断时有机会掌握这些规律,联想机制就会识别这些情景并做出快速且准确的预测与决策。不幸的是,联想机制同样会产生主观的强迫性错觉。

22、规划谬误是指不切实际地接近理想状况的计划和预测;可通过参考类似案例的数据得到提高的计划和预测。过于乐观的计划随处可见。比起外部意见,我们更偏向内部意见。
因此在预测时使用相似团队的分布信息被称为采纳“外部意见”,它是避免规划谬误的有效方法。

23、“过度自信”是眼见即为事实的一种表现:在估测质量时,我们会依赖大脑呈现的信息并构建一个使估测合理的,具有逻辑的解释。一个人不可能采用自己没有想到的那些信息。

24、“事前验尸”,一个用于预防过度自信的方法,流程很简单:当一个机构即将做出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时,提议召集对这个决策有所了解的人开一次简短的会议。在会议之前有一个简短的演说:“设想我们在一年以后的今天已经实施了现有计划,但结果惨败。请用5-10分钟简短写下这次惨败的缘由”。

25、损失厌恶——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同等数量盈余的反应要强烈得多。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改变现状?避免损失的动机和获得收益的动机强度并不对称。

26、你的休假天数越多,就越不会在意自己是否想多休息一天,而且每多一天,这一天的意义就比前一天更小。同样,你的收入越高,就越不关心自己是否会额外再得到一美元,而且为换取一天的额外休假,你愿意放弃的钱数也会有所增加。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即使是对纯粹象征性的威胁,大脑的反应也很迅速。充满情绪的字眼会引起注意,而不好的字眼比好的字眼能更快的引起注意。

27、面对选择,人们有两种决策方式。
窄框架:分别思考几个简单的决策问题。损失厌恶和窄框架的结合是一个代价很大的祸端。
宽框架:一个有多个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宽框架可以缓解人们对损失的情绪反应,增强人么承受风险的意愿。

28、一个理性的人会利用宽框架进行考虑,但人们天生喜欢用的却是窄框架。我们有限的大脑很难达到逻辑一致性的理想状态,因为我们易受眼见即为事实原则的影响,不愿动脑筋。另外,即使有人告诉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问题,我们自己还是倾向于在问题刚刚出现的时候立刻做出决策。

29、心理账户是我们用于组织和经营生活的帐户,它有弊也有利,并且有多种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仅仅是将钱存在了不同的心里账户中,有零用钱和普通存款,也有支付孩子的教育金费或急诊预留款。理性代理模式下的经纪人并不依赖心理账户:他们对结果的看法是经过综合分析得来的,是受外部诱因驱使的。对于人类来说,心理账户是窄账框架的一种形式;他们通过有限的大脑使所有事情都得到掌控,易于管理。

30、“他一直保留着那只亏损的股票,只是因为不想在关闭心账户时处于损失状态。这就是处置效应”。
理性的决策者是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经济人不会去考虑纠正先前的错误。当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时,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被称为“沉没成本悖论”,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它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大大小小的决策中都能看到其身影。

31、人们不应该过于关注自己是否会后悔,即使你有些后悔,其令你痛心的程度也绝对会比你想象中的程度轻,因为在许多情景中,损失痛苦是获得快乐的两倍。

32、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挡:在获得时,偏向确定的事;在损失时,偏向赌一把。

33、峰终定律(peak-end rule)——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分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
过程忽视(duration neglect)——过程的持续对所有疼痛的评估没有任何影响。
糟糕的结尾往往“毁了全部的体验”。但实际上毁的并非是体验,只是对他的记忆而已。

34、贫穷使人悲惨,富有可能会提升某人的生活满意度,但总体来说却不能提高经验自我的幸福感。更高的收入使你能够拥有更多使人愉快的经历,但会使你丧失一些享受生活中小乐趣的能力。

35、如果说你在某段时间很快乐,那么可以认为:你将大多数时间用在了你愿意继续,不想停止的活动上;很少将时间用在不想做的事情上;更重要的是,人生苦短,你没有将时间花在自己不在乎的事情上。

36、经验自我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像身高和智力一样,在总体上取决于性情的遗传,这也是个人生活环境与其生活满意度相关性低的原因。

37、聚焦错觉——你在思索某件事时,这件事就不会像你想的那样重要了,其本质是眼见即为事实。
例如加州人很享受阳光明媚,而中西部人却厌恶当地的气候,因此人们都认为加州的环境可以提高幸福感,然而气候并不是决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甚至加州学生和中西部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也根本没有任何不同,但人们却对气候给予了过多的权重,却忽略了其他影响幸福的因素。

38、想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无论这个环境是好还是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慢慢地不去想这个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