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振宁的最后一战

 泰阳汉子 2019-12-11

前一阵子,任正非呼吁,要加强基础教育,砸钱砸不出来科学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代最基础的理论物理,恰恰把希望寄托在砸钱上面。

CEPC(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就是物理界中最烧钱的一个项目之一。周长100公里的对撞机,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高度统筹,综合算下来,保守估计就得400亿。第二期SppC(环形强子对撞机)耗资更是超千亿。

超过千亿的科研项目啊,这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面对这个巨大的数字,4年前,也就是在2015年,针对CEPC该不该建,物理学家杨振宁与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之间爆发了一场争论大战。

王怡芳认为,如果立项,这应该是中国基础研究领域投资最大的项目。项目建成之后,会吸引世界上物理学界的学者来中国定居,对中国的科研发展有好处。

CEPC这样浩大的工程从开工建设到完工至少需要8年时间,也就是即便得以在未来两年内启动,真正建成也要等到2030年左右。不过一旦建成,中国的CEPC项目将代表国际最先进的水平。

“建成后,中国将成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真正前沿。”

相比于CERN,CEPC的优势有两个,第一是我们的时间线更靠前;第二是我们的建设成本较低,基本相当于FCC造价的一半。“CEPC的造价目前估算为360亿人民币;而FCC的造价则估算为100亿美元。

但是即使是如此,中国建造大型碰撞机,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在进行一个“大跃进”,他们也开始提出反对意见,而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杨振宁。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之一),比肩爱因斯坦的物理泰斗杨振宁,对于这一观点再度提出反对。

但是要注意的是,本身为顶级物理学家的杨振宁并非反对高能物理,这点他是非常明确的,他反对的是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并且反对的理由颇为激烈,即使是彻底得罪了中科院,杨振宁也表示:坚决反对建造。

杨振宁说,“别的国家没钱,大家说中国有钱。”

“我知道我的同行对我很不满意,说我(的反对)是要把他们这行给关闭掉。可是这个对撞机要花中国200亿美元,我没办法能够接受这个事情。”

“中国建立高能所到今天已有三十多年。如何评价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学家中,中国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

二、建造超大对撞机,其设计,以及建成后的运转与分析,必将由90%的非中国人来主导。如果能得到诺贝尔奖,获奖者会是中国人吗?”


尽管科学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用纳税人的钱来修建一个至少在未来几十年里无法对人类生活带来实际改变的项目,这引发了舆论的反响。

一位在美国MIT任教的中国科学家对第一财经表示:“这么贵的实验,我认为还是应该谨慎对待,需要更多理论的支持再做出决定。”

无论是杨振宁还是其他反对CEPC的人士都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高能物理学仍需要继续发展。

杨振宁曾表示:“不建超大对撞机,高能物理就完全没有前途了吗?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探索,首先是寻找新加速器原理;

其次是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

这两方面的研究都不那么费钱,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最主要的是,我国的科研经费,真的很少!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为1437个单位的所属科研机构提供了资金支持,立项总数超42000项,总金额高达213亿元,而国自然一般是3-5年。

按照一个项目平均5个人,也就是说一共213亿,支撑了20万个科技工作者(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博士起步,讲师、副教授、教授)的科学研究3-5年

这个对撞机的项目初步预算都有400亿,可以支撑近40万个科技工作者干3-5年。

而当前我国投资的最顶级项目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其中的工程都有啥?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这些工程。这些项目撑死了也就是百亿,然而产生的成果非常多,尤其是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飞机和北斗项目,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专项。

这次超大对撞机预算就几百亿了,在中国还没有完全脱贫,而且科研经费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要说服国家投这笔钱,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

不过现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咱们高科技的人才太少!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道:“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青年人的强大”,一个大国的崛起,是离不开科技发展的。我们都知道,现在学校也开设了自然科学的课程,给孩子讲述科学观、简单的定律定理。

但是现实是,很多孩子非常喜欢科学,但是无奈老师”不给力”。

要不自然科学的老师是其他科目的老师“假扮的”,要不就是一临近考试,科学就变成了语数英......

很多的孩子脑袋里面有着无数个科学问题,但是要不就是老师不会,要么就是老师不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