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对英国人来说,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希特勒占领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英国在孤军作战抵抗纳粹。在伦敦白厅的地下深处,丘吉尔向全国发表了历史性的演讲,给予恐惧不安中的人民以无比的勇气和信心。很多时候,最有力的武器不是高科技,不是原子弹,而是语言。今天,我们来感受语言的力量,学习撰写演讲稿。 师:2018年,《我是演说家》中董仲蠡的演讲《教育的意义》风靡网络。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大家看了刚刚的视频,你能说说什么是演讲稿及其特点吗?演讲稿又叫演讲词,是指在公共场合就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等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它应用广泛,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发表意见、主张,提出号召、倡议。演讲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演讲还要注意环境气氛和具体场合,不同的场合演讲,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讲法。演讲内容不能只是客观的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讲话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演讲的语言总体来说应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演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和感染力。师:最近,随着电影《少年的你》的热播,“校园欺凌”成为热门话题。为了提高同学们对校园欺凌危害的认识,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抵制校园欺凌,周一早上全校师生参加升国旗仪式,小恒将作为学生代表就“校园欺凌”进行演讲。他撰写了一篇演讲稿,送给语文老师,让老师帮他修改。我们来做小老师,帮他改一改。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抵制校园欺凌 共建平安校园》。关于校园欺凌,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但你是否真正了解校园欺凌呢?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带给学生的不止是肉体上的伤害,还有心理上的摧残。长期遭受欺凌的同学,轻则造成心理障碍,重则抑郁甚至自杀。就从最近热播的电影《少年的你》说起吧。片中的胡小蝶因为经常遭受同学欺凌跳楼自杀。陈念为了不让朋友难堪地离开,就将自己的校服盖在了她的身上。但是,她的做法引起了魏莱等人的不满。于是,魏莱等人开始欺凌陈念。陈念偶然结识混混刘北山,交往一段时间后,刘北山保护陈念。一次刘北山有事没有护送陈念,魏莱等人殴打陈念,剪她的头发,拍裸照。事后,魏莱等人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向陈念道歉。陈念失手将魏莱推下台阶,魏莱身亡。刘北山不愿耽误陈念上大学,为陈念顶罪。最终,陈念向公安部门自首。看到这里,我想:校园欺凌是多么可怕!胡小蝶惨死,陈念坐牢,魏莱意外身亡。影片中人物的命运令人唏嘘。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之大。制度教育,法律先行。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法律方案已迫在眉睫。结合青少年的特征,应制定出科学的、可行的教育制度。重视家庭教育。肇事者的父母不能以“孩子小,不懂事”为借口纵容孩子,袒护孩子。少些冷漠,多些帮助。当看到同学被辱骂、殴打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袖手旁观,明哲保身,更不能为虎作伥。让我们携起手来,抵制校园欺凌,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共建平安校园!预设1:感觉不像是对学生讲的,有的话像是对家长说的。预设2:这不像演讲稿,更像是电影《少年的你》观后感。预设3:谈论的是防止校园欺凌,但如何抵制校园欺凌说得不是很具体。师:怎样修改才能达到演讲的目的?本单元的演讲词就是最好的范例,我们去探寻写作的技巧。 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那么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预设1:王选是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面对来自不同专业的北大学子,他没有讲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内容,讲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这就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兴趣。预设2:关于太阳的比喻,说法非常幽默,能够有效地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师:撰写演讲稿时,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有的放矢地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牛刀小试一:用“———”画出病文中不符合现场环境的内容,并说说不合适的理由。预设1:“制度教育,法律先行。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法律方案已迫在眉睫。结合青少年的特征,应制定出科学的、可行的教育制度。”这一段不像中学生的口吻,像教育专家或法律专家说的话,而且对老师和同学说这样的话,不合适。预设2:“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改为“学会保护自己”,容易产生共鸣。 师:心中有观众只是做好演讲的第一步。演讲的目的在于说服或感染听众,因此观点一定要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说清,内容也要十分丰富,才能让听众明确观点,了解主要内容。我们来看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内容安排。 首段:提出问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尾段: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师:充实的内容让演讲言之有物。这篇演讲词层层深入,有很强的说服力,易于被现场的听众接受。演讲稿的主体部分观点要明确,思路要清晰,表述要缜密。师:想一想小恒的演讲稿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怎样有条理地表达?预设1:压缩《少年的你》观后感一段,只保留一两句。因为原文感觉更像一篇观后感。预设2:我以为可以这样安排内容: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怎样抵制校园欺凌等等。 师:这位同学的设想很好,这样内容就比较丰富,值得大家借鉴。听现场演讲与读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听众无法像读者那样反复阅读,慢慢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表达思路和内容层次呢?我们来看看《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的一些句子,说说你的发现。1段:…… 跟大家讲的,更多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2段:下面我就要谈谈我第六个重要抉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5段: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出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预设1:观点明确,阐述人生第个重要抉择——扶植年轻人。预设2:用明显的语言标志(提示性词语、过渡性语句)来提示自己的思路,将其更直接、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不需要听众费力地去揣摩、分析。比如:预设3:第7段自问自答,提出“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的问题,然后进行比较。 预设2:还可以采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强化演讲的层次感,或者使用“首先”“其次”“然后”等层次感较强的词语。师:大家的分析比较深入。特别提醒:大家要留意主体部分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由于口头表达稍纵即逝,如果思路不清晰,东拉西扯,就会让听众感觉不知所云,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提高自己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但有这些还不够,我们来看看《最后一次讲演》一文,看能不能有所启发。首段: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尾段:我们不怕死,我们有准备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夸跨进大门!预设1:开门见山,先声夺人。既渲染了悲愤的气氛,又奠定了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预设2:结尾振聋发聩,令听众热血沸腾,比常见的发出号召更有感染力。师:演讲词的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是能否吸引听众和达到演讲目的的关键。除以上写法外,本单元的开头和结尾还用到了哪些写法?结尾: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化文化的一部分。 ——提出希望。开头:从自己脱离第一线年纪大的现状说起,引出演讲主题。开头:回忆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0周年的情况,引出演讲主题。结尾: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运用比喻的修辞,诗意地表达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待,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祝愿。 开头的写法:先声夺人,开门见山,交代背景,提出问题,出人意料。结尾的写法:重申观点,加深印象;提出号召,鼓舞人心;幽默调侃,逗人一笑。师:好的开头和结语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或将他们的思考引向深入。小试牛刀三:修改小恒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主体部分加上表示先后顺序的标志词。开头1:据有关专家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的校园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超一成案件受害人死亡。从案件类型看,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这些数据触目惊心啊。开头2:电影《少年的你》已经上映几周了,但热度依旧。剧中的胡小蝶因不能忍受同学的欺凌,跳楼自杀!花一样的生命就这样没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让人痛心。我们身边,竟有这样的魔鬼!校园欺凌现象竟如此严重!结尾:同学们,保护自己,善待他人,胡小蝶的悲剧就不会重演!让我们对校园欺凌说“不”,携手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师:演讲是现场与听众的双向交流,交流的不仅仅是语言,更是情绪和反应。语言要有现场感,有面对面的感觉。注意用语的力度,有情绪地表达。调动听众的情绪,让语言加码。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次讲演》中的片段,说说语言有什么特点?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到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预设1:语言饱含感情色彩,对发动派的罪恶行径的质问和痛斥,揭露反动派的虚伪。预设2:多用短句,读起来很过瘾。句式多样,有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口语化。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死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掌声)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是在昆明被暗杀的,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预设2:与听众的情感直接交流,有现场感,注意互动,调动了听众的情绪。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错一点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预设1:采用排比句式,把名人和凡人进行对比,增强情感力度。 预设2:语言风趣幽默,调侃社会区别对待名人与凡人现象。 小试牛刀四:从病文中找出表达不够通俗生动的语句,进行修改。 “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袖手旁观,明哲保身,更不能为虎作伥。”改为“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冷漠地看热闹,更不能给坏人当帮凶。” 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修改小恒的演讲稿,使之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同学们,会说话、把话说到人的心坎里不是件容易的事!希望同学们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出智慧与力量!【作者简介】王丽君,中小学一级语文教师,强红瑞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曾获“灵宝市师德标兵”、“三门峡市优秀班主任”、“三门峡市有突出贡献教师”等称号。平时好读书,爱运动,勤写作,善于学习,积极上进,追求卓越。成长座右铭:高度不一定是目标,向上才是语文老师应有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