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根治?(上)

 晓露彤霞 2019-12-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然而糖尿病的治疗却是世界性难题,大部分患者也一直坚持走在治疗的传统道路上。

以目前的医疗技术,糖尿病到底有没有根治的希望呢?这也是广大患者十分关心和期盼的问题。那么以下,小小酱将分三篇为大家分析糖尿病的主要分型和常见认知误区,总结各种传统治疗方式的应用和特点,以及介绍最前沿的治疗研究方向。

什么是糖尿病呢?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糖尿病地图》(第七版)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20-79岁的人中约有4.15亿人患有糖尿病,另有3.18亿人潜藏有很高的糖尿病患病风险。

而相比较而言,中国糖尿病患者数较2013年增加了1120万,达1.096亿,仍旧居于全球首位。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4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将达1.507亿。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中国儿童也面临着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据调查,我国11-17岁的青少年中,就有超过4/5的人缺乏运动,儿童超重肥胖率快速增长。数据统计,1985年,中国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为3%,到2010年,约有1/10的女孩和1/5的男孩超重和肥胖。

此外,中国男性患糖尿病比例也在不断地增加。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表示,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20多年中呈现了爆炸式增长,1980年,中国男性的患病率还不到5%,而如今,这一患病比例已超过10%,主要原因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的常见分型特征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又称幼年型、不稳定型、胰岛素依赖型。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β细胞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又称成年型、稳定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

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太清楚,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则一般都有特殊的病因可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或同时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药物,或其他内分泌的原因剖起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较低等;

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期间诊断出来的一类特有的糖尿病,是指妇女妊娠期间患上的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是指已有明确病因的一类糖尿病,如胰腺切除、急慢性胰腺炎、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等。另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引发糖尿病,如强的松(泼尼松)、双氢克尿塞(氢氯噻嗪)等。继发性糖尿病远较原发性少见,我们一般所指的糖尿病,除非特殊说明,一般都是指原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常见的认知误区

在介绍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前,我们先要提醒糖尿病患者或周围的健康人群绕开糖尿病常见认知误区。

误区一,糖尿病是吃糖太多引起的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

最常见的Ⅱ型糖尿病,这种疾病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过度肥胖、缺乏运动等,加上长期过量饮食,体内营养过剩,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负担过重,导致糖尿病爆发。

还有很少见的Ⅰ型糖尿病,这种类型糖尿病是遗传引起的,也就是这种人基因有缺陷,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天生患有糖尿病,这种疾病的爆发和多吃糖就更没关系了。

很多研究表明:吃糖太多并不是导致糖尿病的单一诱因。但是持续大量地摄入单糖类食物,却是有可能会导致肥胖。肥胖状态下各种身体机能变弱才可能间接诱发糖尿病。

误区二,糖尿病是中老年疾病,年轻人不可能得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也需要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定期体检有助于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及采取早期措施和治疗。

误区三,父母患病,子女也一定会患病。

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有遗传给下一代的倾向,也就是说糖尿病的父母,有很高概率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而且Ⅱ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要高于Ⅰ型糖尿病。

但是,父母患病,子女也不一定患病。因为糖尿病发病机理十分复杂,除了受先天性的遗传影响,后天性的环境因素对糖尿病的爆发也十分关键。即便父母患糖尿病,如果子女注意饮食和锻炼,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很有可能不会患糖尿病。

误区四,糖尿病患者吃得越少越好。

一些患者因为担心血糖升高,不敢吃主食。这种做法会引发其他问题。糖尿病需要节制饮食,但并非越少越好。恰恰相反,有时候摄入能量、营养不足,还会加重病情,使机体更虚弱,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影响大脑功能。

正确的作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工作量、活动量决定总热量,在不超过总热量的前提下可尽量使食物多样化。糖尿病患者应保证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足量摄入,特别是适当多服用一点维生素和铬、锌等微量元素,多吃蔬菜、粗粮,这对恢复胰岛功能会大有裨益。

误区五,糖尿病是不治之症,一旦得病就没救了。

目前的医疗技术来看,糖尿病确实很难治愈。但是,和其他疾病相比,糖尿病也有很大的不同。糖尿病是终身性慢性疾病,它可能会伴随患者终身。如果规范的治疗和控制饮食,糖尿病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并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现在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越来越多,新药不断涌现,只要认真治疗,特别是控制好饮食,坚持适宜的运动,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就会把血糖控制在“平安” 水平,和健康人一样享有高寿。(下一篇里,小小酱就会为大家总结科学治疗糖尿病的传统方法有哪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