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至7月,都是女性受孕的最佳季节。 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产妇的各种孕期问题也接踵而至: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让人防不胜防。 近日,就有一位孕妈向迩文君“求救”: ![]() 那么,到底什么是习惯性流产?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有哪些?针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目前又有哪些治疗手段呢? 一、什么是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临床上又称为“复发性流产”。 是指孕妇在同一妊娠周内,连续2次或多次出现自然流产。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育龄夫妇习惯性流产的发生率约为1%-2%。 但在中国,尤其是华南地区,习惯性流产的发生率已高达5%左右。 ![]() 在怀孕初期,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并伴有轻微的下腹疼痛或腰痛。 由于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都以为仅是一次血量偏多的正常月经。 一旦出血增多,腹疼加重,宫颈口出现扩张,甚至可见胎囊堵塞颈口时,流产已不可避免。 二、为什么会习惯性流产? 根据流产发生的时间,可将其分为早期习惯性流产和晚期习惯性流产。 1、早期习惯性流产 一般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多和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及免疫因素有关。 有研究指出,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约50%~60%为染色体异常所致。夫妇中如有一人基因异常,精卵结合后便会影响胚胎发育,从而导致流产。 ![]() 2、晚期习惯性流产 多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主要与子宫畸形、血型不合及母体感染有关。 临床数据显示,有15%~20%的习惯性流产是由子宫畸形引起的。此外,宫颈机能不全也是导致女性反复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习惯性流产怎么治疗? 检测中心专家指出,无论孕妇出现任何流产先兆,都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评估,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如夫妇双方(之一)存在染色体异常,那么在开始保胎治疗前,一定要及时做好遗传疾病的筛查工作。 如染色体核型检查、家系遗传学调查和系谱绘制等等,以排除胎儿流产的隐患。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终止妊娠。 四、习惯性流产还能怀孕吗? 目前,针对子宫病变、黄体功能不全等因素引起的复发性流产,已有理想的治疗方案。 所以,此类患者接受治疗后,是可以正常怀孕的。 但是,对于一些因染色体异常、免疫紊乱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引发的的复发性流产,在治疗上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 一方面,基因问题难以改变,目前仅能通过产前诊断和辅助医疗手段来提高胚胎的存活率。 另一方面,免疫治疗的副作用极大,因此临床疗效尚存争议。 不过,即便查不出任何病因,在有过连续3次自然流产史后,仍有60~65%的复发性妊娠妇女在下一次成功怀孕。 五、如何预防习惯性流产? 检测中心指出,为避免反复流产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育龄夫妇应尽早对身体进行科学评估。 如常规体格检查、免疫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等。 如果有任何异常,应先找准病因,先治疗再备孕,以提高下一次妊娠的成功率。 此外,女性朋友应多注意个人卫生,洁身自好,尽量避免人工或药物引产,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验孕成功后,准妈妈们也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起居有规律,均衡饮食补充营养,远离不利健康的环境。 |
|
来自: 昵称67580007 > 《孕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