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稻盛先生常常讲,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有的人认为稻盛先生表达太夸张。其实从稻盛先生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虽然家里条件很差,但他一直不放弃,努力奋斗,他一直都在身体力行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一质朴原则。 高中时,我的成绩最初处于中等上下,后来不久就排在年级前十,毕业的时候已经上升到第三四名了。 这让我有了自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只要做就会成功。随着自信心的增强,我也越来越不能容忍不完美。 三年级的时候有过这样一件事。试卷发下来后,朋友问我:“考得怎么样?”我回答说:“考得不好。”朋友又问:“多少分啊?”“98分。”朋友不禁愕然。 在我看来是非得满分不可。不知从何时开始,完美主义的萌芽已经在我的心里扎了根,鞭笞着我不断成长。 “我脑子不聪明,只能付出两倍于他人的努力。如果别人付出两倍的努力,我就得付出五倍的努力。”这成了我的口头禅。 到了三年级的秋季学期,就要开始考虑考大学的问题了。虽然哥哥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了,可是他却恳求父母一定要让我去上大学。但父亲却发火了,很不同意。 于是我决定放弃上大学,到本地的银行工作。 我把这个想法给原来是鹿儿岛中学校长的辛岛老师说了后,老师第二天就来到我家屈尊求父亲让我上学:“稻盛君有着别的孩子没有的某种潜质。” 最终父亲让步了,条件是我要靠奖学金和打工养活自己,不给家里增加负担。 1951年,我报考大阪大学医学部,无奈落榜。最后我勉强进入了入学考试稍晚一些的鹿儿岛大学。(*当年四年制大学的升学率还不到8%,只要能考上大学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精英。) 由于家里在经济上已经没有一点宽裕之处,一件夹克和一双木屐伴随着我整个大学生涯。 因为买不起昂贵的参考书,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专心学业。为了锻炼身体,我加入了空手道部。空手道这项运动最适合我这样的穷学生了,因为可以免费领取一件空手道服,也不需要任何器械。同时,我还得拼命地打工。 就这样,我做了四年“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乖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
来自: 吴工图书馆 > 《国学佛语修行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