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撄扰不宁让你的修行不得寸进,很多人熬过一段时间后选择放弃

 愚人道缘 2019-12-11

撄宁境界的求证-撄扰的本质和应对

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部分人静坐时会慢慢变得非常清醒,杂念也开始变得没那么多了,间歇性的能体会到什么叫虚极而静,在这种情况下身体气血自然运行发动也从皮肤到了内部经络,当某一天,突然之间你会觉得身体自然一动,像是身体内有一股力量一样,腰自然挺直,双肩自然打开,头部有力量支撑一样摆正,最神奇的是舌头会自然内卷,舌尖会自行顶住上腭。是的你没看错,是自然的,自动的,完全不是你做的动作,是身体自发的行为!
  

经常在某些相关论坛里看到有大师在教人怎么舌顶上腭,为了是顶在齿后还是腭顶争论不休,每当这时我都想笑,其实道法自然这四个字,在丹道修行中贯穿始终,哪里需要你去分辨要顶住什么位置,身体自然知道。一般到这个阶段,在某些气功大师的口中就算是出功了,有功能了,看见没,身体都动了!其实这仅仅是刚刚开始!
  

在丹道中来说,这种现像仅仅是气血自发动的初期表现,在佛家禅宗体系中,把这种情况叫欲界定之前的得“持身法”,意思是身体内有力量自然撑起身体,得持身法后知常而修,可证欲界定。当然,这其中还有细微的差别,汉传佛教禅宗其实吸收了很多道家的东西,二者有相关联系,但因心法和目的不同,不能简单类比。
  

静坐到身体气血自发动时,算是初有效果,再接着坐下去,就进入了“撄扰”的阶段。撄扰的发生有二个原因,从身体上来说,是普通人身体不完美,气血自发动运行后,有凝滞、阻碍的现象,轻则感觉发痒、发热、皮肤轻微颤动等,重则手脚如抽筋般绷紧,或是背部肋部如岔气般疼痛又或是身体出现抖动、摇晃等身体自发大动的情况出现。从精神上来说,调心入静最终是追求的坐忘境界,在心法中,要从感知周围的环境而不扰动心念自然过渡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即追求一种“极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期周围的环境还是对人有影响。在身体上还没宁静时,自然心念也不可能“极静”。
  

从撄扰到再宁静,合称“撄宁”,是一个动中求静的过程。从最开始的静坐入手,让自己安静下来,是动中求静,当你能静后,再从静中求动,就是撄扰,再从撄扰而后能宁静,又回到了动中求静,其实佛家讲: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撄扰而后能再静,那么第一阶段的调心入静入手功夫基本上就没啥大的问题的,后面的坐忘也就是时间问题。
  

但是,现实中,能到撄扰的人很多,按要求来,大多数人都能到这一步,但撄而后宁的人大约十中选一,另外七个都是撄而不宁,我自己就曾在这一步卡了数年不得寸进。调心入静的入手功夫难就难在这撄扰而后宁静这一步,需要身心相配合,修行之道身心一体,哪一面有问题都过不了。
  

丹道的每一个次第,都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偶然一次能入,到十次有三五次能入,到大多数时候能入,再到每次都能入,是一个“知常“的过程。当每次入坐都有撄扰出现,就算是这个境界稳固下来了。
 

通常到这个时候,每日的静坐是不能放松的,需要时间来磨,同时,传统上应该配合一些动功来活动气血,帮助身体适应这种变化。各派动功都大同小异,基本上原理是在动中精神内守,让自己进入樱扰的状态,然后用撄扰发动的体内气血运行之力,让身体自动运动,做一些使气血有序运行的活动,达到活动气血的效果。我自己是得它人所授一套神行步法,不能公开细节。但建议大家可以学习一点太极的架子,就是仅仅练熟招式动作(武当太极不错)。练习熟练招数后,站立入静,精神内守,当樱扰出现,身体自发动后,缓慢动作施展招式,你会发现熟练后,身体自己在练拳,身体自己在动,并且你一点不会觉得累。这种动功的方式一定要在求证了撄扰境界并且知常之后才有用,在外在表现来说,一定要是身体自发的运动,不是你主观的动才有效果。
  

静功加动功,理论上都是能活动气血,并在动中求静,最终回复宁静的,但问题是现实中为什么这么难做到呢?调心入静这一关,绝大多数人都是卡在撄扰而不能宁静上,究其原因,大多数人还是身体上的原因。
  

我们常在说“周天”一词,实质上,周天有三种,一为气血周天,在浅表,就是撄扰的原因。二为经络周天,小周天就是修的这个。三为丹道周天,大周天就是修的这个。那么气血周天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静坐时气脉长通,身体自发动的气血运行没有凝滞、阻碍。气血周天不像是后面的小大周天一样你能感觉得运行线路(因为没有真正入静后的元神神识内照),气血周天完成的标志就是静坐时不再有撄扰的状况出现,扰后能宁,就标志着气血周天己经完成了,换句话说,身体所有的浅表经络全完通了,气血运行顺畅,自然也就能宁了。
  

在这里我要纠正大家一个错误的认知,好多所谓的“大师”们都说,你只要练我的功,那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什么的,啥病都能治,牛得一B,大家好像也都认为练下气功之类的东西能强身治病。但实质上,丹道次第入手阶段并不能治什么病,撄宁后,身体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大的变化至少要到玉液炼形阶段,玉液走十二正经强化经络,“炼形”后身体才会趋于完美,然后为大周天作准备。在入手阶段反倒是对身体的要求很高。古人丹经说:“身内精气充实,骨髓坚强,方可入室下功,而求返还之道也。”意思是你身体要很好,精足气壮神完,才有资格练习丹道。现代大多数人,其实身体都有一些所谓“亚健康”状态。比如,肾虚耳鸣的,肝经寒湿阴部湿痒的,肝经湿热脚汗脚臭的,还有什么痔疮、长年喉咙有痰的、便溏便秘的、包括什么脱发光头、肩颈痛之类的毛病。这些在平常生活中不起眼的毛病,其实代表你的一部分经络或凝滞或不通,这些小毛病只是外在表象。在入静的过程中,气血一发动自运行,就会表现为气血运行不通或是不顺畅,造成撄扰不得宁静的后果。
  

理论上,静功和动功修习到位,身体经络会逐渐打通,气血循环终会通畅,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死循环,身体原因导致始终撄扰不宁,撄扰不宁又会让你的修行不得寸进,很多人熬过一段时间后,终将选择放弃。那么身体有问题怎么办?这其实就是有病,得治呀!这么简单的问题,有病就治,如此而己。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某些上终南山所谓隐居的“修行人”,当然,你是高手,那另说,有些啥都不懂的也学人家隐居,饭都吃不饱,有病连药都没有,不知道他们在修的什么道!
  

各位有志于修习丹道的同道,一定得自己学点中医经络理论知识,致少你得知道自己是毛病大约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经络脏腑出了问题,有病先找医生看这没错,但医生治病的原则是不影响生活,而不是让你经络常通,目的不一样,所以有时还得靠自己摸索调理。另外郑重强调一点,一切说练了能治病的功法都是骗人的,至少佛道二家的正宗功法不能,至少在初期不能!

证道之旅☯心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