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炳森老师何二水,书法风格潇洒脱俗,逝去多年少人知

 泊木沐 2019-12-11

何二水书法造诣很高。何二水先生,名炎(焱),字爽夫,幼承家学,5岁即能大字写春联,曾长期供职银行保险业。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1个书法团体——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的创社成员。凭借着博采众长的艺术造诣,和勤于思考的文化气质,他以出色的隶书、行书扬名于当时,北京的很多单位商店都慕名要他题字,虽然在很长时间里,他只是一名兼职的书法家、治印者!

何二水为人低调,虽培养了中书协副主席刘炳森、名家方绍武等许多位文化名家,却始终不张扬。何先生一生生活平淡,虽然有着卓越的笔下功夫,但他却从不张扬,不为名利,默默奉献。这种精神,在当代已经十分罕见!

何二水的敬业精神,尤其令后人钦佩。何先生为人宽厚,待人以德,他甚至没给自己的字定价。在一些晚辈的回忆中,何老先生曾经给一些店家写牌匾,饿着肚子去,饿着肚子回来,车马费也是随意——给了就要,不给就不提。文从沈梦以为,正是因为在利益方面的无私,何老先生才终身与贫穷为伴。但他穷的伟大,穷的正气……相较于今天这样,动辄高位定价、随意涨价、明码加价的艺术市场……简直,令当代人难以想象!

何二水和刘炳森的关系相当密切,刘炳森对恩师的品行极为敬重。然而,因相关材料不足,“书画圈”不敢妄自编凑,仅举两例可以管窥之。在人生的晚年,刘炳森名利兼备,他先后为家乡文化教育事业捐款100多万。

在一些公益基金方面,他完全可以冠上自己的名字,但刘炳森并不这样做。1998年,他主动出资50万元设立了以老师名字命名的“何二水教育文化奖励基金”!这种尊师重道的高尚品德,不得不令人点赞!

另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刘炳森挑头主张要为何老师出一份作品集,纪念这位不为名利所牵绊的人。大概是因为,到发起时,何二水的多数作品已经散轶,只好定名《二水先生剩稿》。根据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刘炳森把书名字都写好了……

在生前没有见到作品正式出版发行的那一刻,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是无比遗憾的。何况是他!同时,他觉得自己没了却一个心愿却先“走”一步,这种遗憾之情可谓重矣!

时间到了2019年,刘炳森辞世14年、何二水辞世34年,提到他们,还会有人记得吗?估计已经寥寥无几,相关信息也无处可查。但毫无疑问,何老先生的书法,至今看来,依旧风骨犹存、端庄典雅,世所难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