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演示 授人以渔 二零一八年十月的温哥华,秋高气爽天清,枫叶红艳烂漫。 刘伟教授此行为第三年莅临温哥华,为“卑诗省中医针灸师联合会”的医生们传授针灸临症思路,题为“针行随古意,法出有神机”。 大会议室内济济一堂,一百多名从加拿大,美国慕名而来的同道,共享这次精彩的刘氏针法学术交流。 济济一堂 刘老师首先强调在辨证论治中要抓疾病的本质,是动态变化中的“神机”,从而随机而动,察机而动!而这个“机”又在于灵动而辨“气”。 在有深度、有高度的理论课后,进入现场实战演示环节,共有五位温哥华本地医生上台做模特,让刘老师现场诊治。刘老师以其独特的临症思路令与会者耳目一新,通过随症分析具体的病例,在明理、究法、方穴、针术几个方面详尽演示和讲解,让大家身临其境体会中医之美、针灸之妙! 随机而动 察机而动 现场病案一: 女性中年患者,主诉:晨起便溏3年余,伴畏寒。 现病史:三年多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溏便怕冷,双手大小鱼际肌变平。溏便时无腹痛,近来口服钙片和益生菌后大便开始改善,但仍怕冷,饭量减少,多食胃胀,喜热饮,多梦眠浅。近半年老花严重,脱发。 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稍低于正常范围。血压心率正常。 刘老师现场临症思路: 1. 双手大小鱼际肌变平:提示脾胃两虚 2. 关元穴手法探查,软而弹性减少:提示元气,元阳不足 3. 冲脉揣穴探查法,查气冲,太冲,太溪:提示冲脉气血亏虚 4. 下腹部深部触诊,查筋结点:提示盆腔有瘀滞 5. 治疗方案:升提元气,调补冲脉气血 6. 针灸:刘氏头针大回环;轻刺气冲、太冲;松解下腹部筋结点 患者治疗后反馈: 头针大回环扎后不久即开始感到面部温热,犹如微醺上头,大约十五分钟之后双手心开始发热,逐渐发展到全手,半小时之后双胫前轻微温热感以右小腿明显,逐渐双足心开始温热。 今晚将遵照刘老师的嘱附带针入眠,期待好梦一场! 现场病案二: 女性中年患者,主诉:颈椎到胸椎之间棘突疼痛半年 ,按压触摸疼痛加重,晨起疼痛加重,活动后痛减。 现病史:胸椎两侧肌肉痛,经常胸闷,气短,劳累加重,每天早上起床常常有胸憋闷如刚哭过一样。素有长期颈椎疲劳,腰肌劳损,甲减。心电图正常。 刘老师现场临症思路: 1. 查“上人迎下寸口”脉,寸口一盛:提示病在足厥阴肝经。此脉诊符合患者颈胸椎疼痛,胸憋闷如刚哭过等症状,病在厥阴肝与心包经。 2. 治疗方案:内经人迎寸口针法 泻足厥阴肝经补足少阳胆经,泻太冲,补丘墟,阳陵泉 3. 膻中穴合谷刺 4. 落枕穴,针尖向上,患者配合深呼吸 5. 至阳穴手法整复,配合刘氏风筝导气法 6. 刘氏头针:帝风穴 7. 颈胸椎,肩部整复手法,患者配合慢旋转颈部 患者治疗后反馈: 今天听课,耳目一新(第一次听刘老师讲课),又有幸接受老师的治疗,老师的巧妙手法和头针治疗,使我双颈绷紧的肌肉立刻感到轻松,消除了下午听课的疲劳,由于年龄及身体差,顽疾难以立马消除,我珍惜老师扎的头针,难舍取下,想戴着过夜。 辨 气 辨“气”须知气之流行变化, 刘老师对经典独特解析,从标本根结与手足三阴三阳经气血流行,讲述如何在临床上抓住简而易行的切诊重点,从头、腹以及五输穴上入手触诊并治疗! 辨“气”更须知气之正邪虚实寒热, 刘老师进一步让抽象的经典理论生活化具象化,从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来理解医者如何感知正邪之气,如何感知持针时针下微妙的变化。 辨“气”还须知营卫之盛衰, 刘老师深入分析《内》《难》经典中营卫流行理论,如何用之指导临床针刺层次。 辨“气”始终离不开“一气周流”, 刘老师指导与会者如何运用后天八卦理论与五行理论相结合来更深入理解“一气周流”。 在刘老师紧凑精彩的演讲与现场演示中,时间飞逝夜幕降临,课程已到尾声。与会者依依不舍,真希望再多看老师的现场诊治。 演讲结束前,“卑诗省中医针灸师联合会”会长黄青林代表学会,向刘伟教授赠送致谢奖杯! 7 October 2018 他,作为一名从容坚守中医经典的中医人,如同从一口深井,将中医宝藏挖掘出来,深入解析并创出刘氏头针等几套完整刘氏针法系统以及独特的诊治思路方法。 让无数中医同行们学习简而易行的古典针法,从“神机”“辨气”的高度与广度重新理解运用中医经典理论。 我们真切地希望刘伟教授明年再来温哥华为卑诗省中医师传经送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