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后久咳不愈是何病?怎么治?

 杏林长春 2019-12-11

作者:胡献国

张女士两个星期前出现咳嗽,自服一些止咳药仍无一效,且渐出现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当时也无甚在意,也未服药。后咳嗽逐渐加重,使用中西药物治疗后,感冒症状消失,但咳嗽症状仍较重,自觉咽干,痰黄而难咯,张小姐平时也喜欢看些医学科普书刊,以为自己得了支气管哮喘?或是肺炎?

于是跑来问我,我仔细询问了张小姐的临床表现,又进行了心肺部听诊,无干湿性啰音,X线胸透也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在正常范围,于是告诉张小姐:这是感冒引起的肺部感染,即人们常说的急性支气管炎。

普通感冒

即上呼吸道感染,即使是不治疗,若无并发症出现,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愈。张小姐感冒症状消失,但咳嗽仍很重,且咽干,咳嗽痰黄而难以咯出,说明感染已波及下呼吸道,这是支气管炎的表现。

支气管哮喘一般都会出现喘鸣音,痉挛性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胸闷等,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大叶性肺炎常伴有铁锈色痰,多有发热。普通肺炎时咳嗽,肺部听诊有干湿性啰音出现。

X线检查,各种肺炎都会出现肺部感染症象,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大多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张小姐没有这些临床表现,故断定为下呼吸道感染,即急性支气管炎。

本病属中医“咳嗽”范围。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邪侵袭,入里化热,肺气不利所致。痰热壅肺,灼伤津液,肺阴受损,故咳嗽痰黄而难咯。咽喉为肺之门户,肺热上熏,灼伤咽喉,故咽干。

当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为治,方用桑菊饮加减,药取霜桑叶、杭菊花、冬连翘、苦桔梗、苦杏仁、生芦根、浙贝母、肥知母、前胡、款冬花、紫苑、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生甘草、薄荷叶(后下)各5克,水煎服,每次100毫升,每日3~5次饮服,每日1剂。桑菊饮(桑叶、菊花、连翘、桔梗、杏仁、芦根、甘草、薄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加二母、前胡、款冬花、紫苑、桑白皮、地骨皮等清热化痰,且民间素有“知母贝母款冬花,百病咳嗽一把抓”之说,故可有效治疗咳嗽。

三剂药净后,张小姐已是痰消咽利,咳嗽消失。她又照原方服了二剂,以巩固疗效。一周后她打来电话道谢,说咳嗽完全消失了。

类似张女士这样的咳嗽,临床多见,除了口服中药外,还可配合下列治疗方:

1.川贝枇杷膏:取中成药川贝枇杷膏,每次5~10克,每日3次,含咽,或冲饮。可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2.鲜竹沥糊:浙贝母5克,鲜竹沥1支。将浙贝研为细末,用竹沥汁调为稀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3.白矾二丑糊:白矾30克,二丑15克,面粉、米醋适量。将白矾、二丑研为细末,加面粉、米醋调为膏状,于每日晚上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次晨去掉,每晚1次。可化痰止咳。

4.大海贴脐方:大力子、浮海石、天竺黄各10克,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化痰。

5.鱼腥草足浴方:鱼腥草100克,细辛、麻黄各30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可清热化痰,宣肺理气。

6.桑菊二前二皮粥:桑叶、菊花、前胡、白前、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次。可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