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虽然算不上什么十恶不赦的恶习,但对健康而言,还是有很多危害的。 在喝酒的诸多影响中,对肝脏的损伤最明显。一般长期喝酒的人,肝基本都不会太好。 为什么喝酒会伤肝? 喝酒当然会伤害肝脏。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醇和少量的脂类与杂醇类物质,百分之九十的酒会在人体肝脏器官进行代谢反应。 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帮助下转化成乙醛,而乙醛的两个氢元素会被乙醛脱氢酶分解掉,最终产物乙酸会自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个就是酒精的分解过程。 其中,乙醛最具毒性,该物质和蛋白质结形成的醛蛋白复合物会直接损伤肝脏细胞,甚至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大量饮酒会引发酒精积蓄中毒,肝脏会有缺氧坏死的危险。 肝不好了,有5个表现,若一个不占,恭喜你,肝脏还算健康 1、脸色发黑 肝脏对铁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肝脏损伤,血液中的铁元素增加,会导致脸部发黑。 同时皮肤也会黯淡无光,粗糙,严重的患者也会出现“古铜色”面容。 或是有的人在脸部和鼻尖部出现细小的毛细血管扩张的表现。 2、经常抽筋 筋就是人体关节肌肉之间的连接部分提到抽筋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缺钙引起的。 其实中医讲“肝主筋”,肝有问题,会生风动筋,可能伴有抽筋,痉挛问题。 3、睡眠质量差 《素问·宣明五气》中言“肝藏魂”。 “魂”指随心神活动所做的思维意识活动。 如果肝不藏魂,人体的睡眠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失眠,多梦,磨牙或是经常说梦话等。 4、酒量突然下降 肝脏是酒精代谢主要的场所。 如果发现平时酒量很大的人,在短时间内,不明原因的酒量下降。 这可能是肝功能下降的预兆,说明肝脏不能完全的分解和代谢酒精。 5、指甲异常 “肝主筋”而“爪为筋之余”。 指甲是肝脏外在的反射区,肝脏的健康与否可以通过指甲来进行判断。 健康的指甲是红润,有光泽,硬度适中的。 如发现指甲颜色淡白,或是有变黄,变黑,出现凸起的棱线以及容易断裂等,此时可能是肝脏引起。 喝酒时做好三件事,或能减少肝脏负担 1、学会限定喝酒的量 酒精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对肝脏的危害,是会随着喝酒的数量增多而不断增加的。 很多人患上了酒精肝,或者是患上了脂肪肝,基本上就是因为不控制喝酒的量。喜欢过度喝酒,甚至是酗酒。导致病情不断恶化。 2、喝酒时要多吃菜 通常说来,很多中老年人喝酒,可能就会吃上一些花生米,或者是吃上一些豆子。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也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是会很容易导致酒精伤害到我们的肠胃粘膜的,很容易就会造成胃粘膜破损的事情。 对此,我们在喝酒的同时,多吃蔬菜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通过增加饮食量,来改善酒精对肠胃,对肝脏的损害,这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3、避免长时间喝酒 肝脏的排毒,解毒时间是在凌晨1点到2点左右。在这个时间段,如果说我们还在喝酒的话,原则上给肝脏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还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肝脏的排毒时间。 对此,为了减少肝脏的解毒压力,如果我们应避免长时间喝酒,尤其是晚上更不要长时间喝酒。 喝酒者,养肝谨记“四个多”! 一:多喝茶 多喝茶有助于排肝毒!酒后不宜喝传统的茶饮,适合喝一些有护肝效果的草药茶,比如婆婆丁山刺玫茶。 婆婆丁和山刺玫花,都是“药食两用”的植物,搭配在一起,酒后饮用,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婆婆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尤其是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现代科学证实,婆婆丁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 , 故可以保肝。婆婆丁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 山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温。强肝养胃、调经活血、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酒后泡上一杯,还有利于暖胃、养胃。 二:多吃酸 多吃酸味有助于养肝。 研究表明,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尤其是酸味的水果。 水果中所含的酸性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脂肪在血管壁内的沉积,帮助消化系统消化多余的脂肪,从而减低了肝脏的负担,减少患脂肪肝的概率。 我们常见的酸味水果有橘子、山楂、葡萄等,肝脏不好的人群可以多食用这类水果。 三:多吃绿 中医说:“青色入肝经”,绿色食物能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比如西兰花、菠菜、蒲公英、青苹果等。 西兰花有护肝的特性,其中含有的植物营养素、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萝卜硫素和吲哚,能综合帮助肝脏化解各类化学毒素和致癌物。 四:多运动 多锻炼也能养肝。 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护肝养肝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锻炼可以保持人体肝脏的基本活性,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同时还能促进身体各个器官、部位的相互协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