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二十品之《牛橛造像》局部、整体拓片与原石 清代道、咸以降,碑学日盛,尤以《龙门二十品》最为流行。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称颂“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笔涩而取势排宕。”康有为在对龙门二十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在《广艺舟之宋齐梁陈》中予以高度评价,赞其有十美:“魄力雄强,气势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并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字亦紧密非常……故能择魏世造像记学之,已自能书矣。” 《牛橛造像记》刻于北魏太和十九年,龙门造像名品之一,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列其为“能品上”。 《牛橛造像记》的笔法较为严谨,法度强而不失灵活,显示出一种理性的力度美,代表了书法中一种纯粹的山野气息,阳刚之气,这是书法史上又一种审美类型,即“质朴美”,效果绝佳。与二王的“精巧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让后人为之一震。 弥勒像一區,願牛橛捨於分段之鄉,騰逰無礙 之境,若存託生,生於天上諸佛之所,若生世界 妙樂自在之處,若有苦累,即令解脫三塗惡道, 永絕因趣,一切眾生,咸蒙斯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