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8000块稿费买了东四钱粮胡同的一套四合院︱还是让王世襄眼馋的明清家俱收藏第一人!

 明日大雪飘 2019-12-11

191211钱粮胡同陈梦家买四合院 来自徐徐道来话北京 25:36


地名:是人类在认识、改造和征服自然过程中为交流需要而对地理空间进行标示而创造的一套语言文字符号系统。

地理环境多样性、人类种族民族多样性、生活环境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等等,都对地名的产生和演变产生巨大影响。比如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讲述的东城区钱粮胡同,就是因为这里曾经在清代有发放钱粮的宝泉局而命名。


据专家考证:元代就有了钱粮胡同。到了明朝属仁寿坊,称“钱堂胡同”,是造币所在地,因钱局设立在这里而得名。清朝入关后,管财政的机构叫户部。户部设有管铸钱的宝泉局,宝泉局下有四个厂,东厂在东四四条,西厂在北锣鼓巷千佛寺街,北厂在北新桥三条,南厂在钱粮胡同。因为南厂铸的钱,主要是发放薪饷的,清朝把薪饷也叫钱粮,因此人们也就把南厂所在地称为钱粮胡同,并且,这里可是达官、贵人衙门的聚集地,豪宅居多。
说到钱粮胡同,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现在这里是东城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其实,这条胡同里还曾经居住过很多名人,虽然胡同的标识中没有说明,但很多为国家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著名新月派诗人、考古学家陈梦家先生。


钱粮胡同原门牌34号,就是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先生的住宅。

陈梦家,生于1911年,后于1966年自缢身亡,终年只有55岁。他是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曾用笔名陈慢哉,三十年代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并称为新月派四大诗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与王世襄齐名的明清家具大收藏家。

  

陈梦家这个名字居然和猪有关?

陈梦家这个名字由来可是很有意思。据说,他母亲蔡灵恩生他之前做了一个梦,梦里遇见了一头猪。母亲觉得孩子跟这个梦有缘,就想用这个梦给孩子起名字,但人的名字不能直接用猪这个字,她就想了个办法:用“猪”字的甲骨文写法“豕shǐ”字加上一个宝盖头,就成了“家”这个字。事实上,陈梦家还有个弟弟名叫陈梦熊,中国科学院院士,水文地质学家。是不是他的母亲生他之前曾经梦到了一头熊那就不知道了。

家的甲骨文

王世襄为了明清家具居然“打抢”陈梦家

陈梦家先生个性豪爽,他喜欢朋友,交友甚多,经常访友。素雅的茶具,几人高谈阔论,舒缓心绪,得半日之清闲。他看似文弱,身体却很好,每天伏案工作10到12个小时,不知疲倦。陈梦家藏友颇多,徐森玉、于省吾、商承祚、张伯驹、启功、王世襄等文物鉴赏名家都与其往来密切,但与他交情最深的当首推大玩家王世襄先生。

陈梦家与王世襄结识于燕京大学读书时期,当时陈梦家正在攻读古文字学。1934年,王世襄考入燕京大学。王家在成府路刚秉庙东有一所占地20余亩的园子,王世襄在这里种葫芦、斗蛐蛐、轰鸽子、下厨房烧制名菜,吸引了京城一大批文人和玩家在此雅集。陈梦家夫妇结婚以后也搬到这个园子住过,他们雇一个工友做饭,白天去学校听课,放学后集于乡野的园子,享受红日衔山、鸡鸣野径的山村古风,其乐融融。

陈梦家夫妇

某日深夜,陈梦家与赵萝蕤夫妇被一阵嘈杂的叫门声惊醒,十分惊恐,以为是家中来了强盗,不敢做声。接着又传来一连串的疾行声、嘘气声,随之寂然。过了良久,再没动静,夫妻两人揣测是邻人路过,应该不至危险,才敢继续睡去。直到第二天两人才恍然大悟:这假想的“强盗”哪里是什么邻人,正是主人王世襄自己。原来前一天夜半时分,贪玩的王世襄和同伴牵着四条狗去玉泉山捉獾,拂晓归来,见学长夫妇早已入睡,只得“托狗带獾”翻墙入院。四狗捉一獾的辉煌战绩,赢得了京城其他玩家的诸多艳羡,令王世襄在燕大校园里一时风光无比,但当时却着实吓坏了自己的邻居陈梦家。

陈梦家
王世襄

当时,陈、王二人都还没有收藏家具,没有什么共同爱好,只是点头之交。后来,两人先后开始热衷于收藏明清家具,便走的越来越近了。

王世襄的收藏要晚于陈梦家,但对明清家具的痴迷程度却毫不逊色于他。新中国成立后,王世襄在故宫工作,对古典家具收藏和研究的兴趣有增无减。陈梦家当时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两人因为有相同的爱好常常一起切磋交流,谁收到了好的家具自然邀请对方来品评一番。两人交往无拘无束,不讲形式,有时开玩笑,有时甚至为了得到心爱之物,又免不得成了'竞争对手'。

出身世家的陈梦家,从小接触的都是学界名人,骨子里生就了一种名士气。在王世襄眼里,陈梦家无论行事坐卧,还是抽烟喝茶,都非常气派——他一直抽锡纸包的大前门,永远喝龙井。每次走进古玩店,古董商人们对他永远毕恭毕敬,而当时还没有建立自身收藏体系的王世襄则往往备受冷落。

王世襄曾经回忆说:“今天拿我当成了明代家具专家,其实我跟陈梦家没法比,他的收藏、研究深度比我强多了。”王世襄当年还说自己买的家具和陈梦家的没法比,自己买的是边边角角,不成系列,陈梦家买家具是一堂一堂地买,大到八仙桌画案,小到首饰盒笔筒,一应俱全。原因是因为陈梦家比王世襄有钱——他有稿费。

只用8000元稿费就买了18间房

1956年,陈梦家的代表作《殷墟卜辞综述》出版,这部70多万字的专著被认为是我国甲骨文研究的百科全书。这部鸿篇巨著的出版把陈梦家的学术地位推到巅峰,这本书在国内外被反复印刷出版,成为甲骨文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之一,是殷周史研究不可逾越的重镇。


陈梦家用这部学术专著得来的稿费买下了钱粮胡同原34号的一栋四合院,里面有18间房!他将这处居所命名为“一书院”,并给书房取名“梦甲室”。就是在这间书房里,陈梦家每天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
陈梦家与明代家具好象有种与俱来的宿缘。他嗜爱明代家具、漆器、竹刻、版画等古典艺术。他几乎用全部收入来购买明代家具。陈梦家经常在鲁班馆等地搜罗明代家具,摆了一屋子,并常常约人看。当年,在他钱粮胡同的寝室及书房里面摆的都是明代家具,其中有两张画桌,一大一小拼在一起成了他的书桌,上面堆满了各种需要不时翻阅的图籍、稿本、文具和台灯。

王世襄先生在《怀念梦家》一文中写到,“梦家此时已有鸿篇巨著问世,稿酬收入比我多,可以买我买不起的家具。例如那对明紫檀直棂架格,在鲁班馆南口路东的家具店里摆了一两年,我去看过多次,力不能致,终为梦家所得。”陈梦家收藏的明代家具,当时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如上世纪50年代陈梦家收集的一批世界级的明代家具,其中一把椅子号称“天下第一交椅”,它的仿制品在美国就拍卖了53万美元。

王世襄曾经在《怀念梦家》一文中写到二人的收藏趣事,王世襄先生写道:我不像他那样把大量精力倾注到学术研究中,经常骑辆破车,叩故家门,逛鬼市摊,不惜费工夫,所以能买到梦家未能见到的东西。我以廉值买到一对铁力官帽椅,梦家说:“你简直是白拣,应该送给我!”端起一把来要拿走。我说:“白拣也不能送给你。”又抢了回来。梦家买到一具明黄花梨五足圆香几,我爱极了。我说:“你多少钱买的,加十倍让给我。”抱起来想夺门而出。梦家说:“加一百倍也不行!”被他迎门拦住。有时我故意说他的家具买坏了,上当受骗,惹逗他着急。一件黄花梨透空后背架格是他得意之物,我偏说是“捯饬货”,后背经人补配。一件黄花梨马纹透雕靠背椅他更是认为天下雕工第一。我指出是用大杌凳及镜架拼凑而成的,还硬说在未装上靠背之前就曾见过这具杌凳,言之凿凿,真使他着了急。事后我又向他坦白交代我在说瞎话,“不过存心逗逗你而已”。梦家比我爱惜家具。在我家,家具乱堆乱放,来人可以随便搬动随便坐。梦家则十分严肃认真,交椅前拦上红头绳,不许碰,更不许坐。我曾笑他“比博物馆还要博物馆”。


实际上我们谁也不曾真想夺人所好,抢对方的家具,但还要像煞有介事地表演一番,实因其中有说不出的乐趣。被抢者不仅不生气,反而会高兴:“我的家具要是不好,你会来抢吗?!”给对方的家具挑毛病,主要是为了夸耀自己的眼睛赛过你。不管说得对不对,我们从来也不介意,能听到反面意见,总会有些启发。待冷静下来,就会认真地去考虑对方的评论。至于买家具,彼此保密是有的,生怕对方捷足先登,自己落了空。待买到手,又很想给对方看看。心里说:“你看,又被我买到了!”如此十多年,也没有中断过来往。
这一对收藏挚友,在政治空气紧张的年代里于古典家具的文化中寻找到了一种与时局不相匹配的轻松。

陈梦家对王世襄后来的明清家具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王世襄后来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图录中,扉页上赫然印有:“仅以此册纪念陈梦家先生”,书中有38幅用的就是陈梦家先生的旧藏。王世襄还撰文怀念陈梦家:“三十多年前梦家给我看所藏的漆器、版画、竹刻时对我说:‘现在我致力于专业研究,待年老时再做些专业以外有兴趣的工作。’……不过我相信他最钟情的还是明式家具。如果天假其年,幸逃劫难,活到今天,我相信早已写成明代家具的皇皇巨著。这个题目轮不到我去写,就是想写也不敢写了。”由此可见王世襄先生与陈梦家先生交谊之深。

1946年,陈梦家曾任职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月薪440元。

陈梦家是如何同钱粮胡同结的缘

陈梦家先生和钱粮胡同有缘,也是和王世襄先生有关,当年,陈梦家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他的夫人赵萝蕤在北京大学任教,后来,陈梦家调到东厂胡同的考古所以后,给他的生活和研究、写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陈梦家和赵萝蕤决定在距考古所近处租房暂住。先是租住附近的一处大杂院,房子很好,但“芳邻不佳,每晚大听无线电,也真是可怕”。后来经好友王世襄介绍,陈梦家租住了王世襄娘舅家钱粮胡同金宅的后院,每月租金是旧币四十五万元,相当于新币的四十五元。

陈梦家(左)赵萝蕤夫妇和赵景德(赵萝蕤之弟)在芝加哥

据陈梦家先生的学生考古学家周永珍回忆:先生住在钱粮胡同15号,是一座多层的院落,先生住在东北面,两间北房,房间较大,走去花径通幽,窗外有一棵芭蕉树。1957年先生用《殷墟卜辞综述》的稿费八千元买了一处住房,在钱粮胡同34号,有18间,房连成U 形,没有北房。院内有一棵小树,很不起眼,先生竟结束生命在这颗小树上。

     

先生的家,没有任何装饰,但明窗静几,非常整洁。先生写作使用的是一明代条案,旁有小几,开合错落,几案上铺满各种书籍,比较沉重的西洋书籍放在低处。家,自然高雅,是读书人的本色。这种温馨幽雅的感觉多在前三处住房内,最后的18间房的住处则不是这样,进去以后感到憋屈。钱粮胡同34号的房子,在陈先生去世后很长时间空着,后并入隆福商场。

陈梦家旧藏

据陈梦家先生的夫人赵萝蕤教授的文章回忆:1964年,家里有了电视机。他几乎天天晚上看电视。看到晚上9点半、10点、10 点半,我睡觉去了,他才开始工作。有时醒过来,午夜已过,还能从门缝里看到一条蛋黄色的灯光,还能听到滴答——滴答——他搁笔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房间才完全黑了。但是他还是每天早起按时上班,傍晚按时下班。他在所里、家里各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常用书,在两处都能有效地工作。
据友人回忆,赵萝蕤教授晚年有件快乐的事,就是她把东城钱粮胡同的旧宅交给公家,得了一笔回报,借此去欧洲做了一次旅行。

文末点“在看”,给您道声早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