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海晚报数字报纸文章

 杏林前浪4868 2019-12-11

  □程太和

  清末年间,保甲总局设司、董官职,于每年春秋两季编查户口,推行保甲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民政部关于筹备立宪奏定公布《调查户口章程》以后,通州、如皋等地开展户口调查,城市以居住街巷,农村以自然村庄,以户进行户口调查。调查项目为迁出、迁入、出生、死亡、收养、婚嫁、弃儿、继承等。采用10户为牌、10牌为甲10甲为保的编组方法。

  在如皋顾家埭进行户口调查时,地方官员遴聘顾家埭初等小学堂学董为调查员。此人在调查时详细询问了各丁口的生辰八字。有略懂文字的乡民知悉,朝廷此次调查人丁只是年岁,不需生辰八字,由是生疑。此地恰好发生疫情,某户死了3人,于是,民间谣传学董和新式学堂会将居民的生辰八字卖给洋人,还有的说:“登记人的姓名、生日、生辰八字是为了卖给造桥的人,摄取魂灵祭桥桩的。”“做这买卖的,就是办学堂的人。”听此传言,很多不识字的乡民对登记人丁是为了祭桥桩深信不疑。而一旦祭了桥桩,就马上丢了性命。这还了得?于是,为了自己的性命,乡民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在一个冬日的晚上,有人敲响了大锣。锣声就是召唤,成百的农民手拿木棍、扁担、锄头、铁叉……他们以农具为武器,冲破学校人员的阻拦,蜂拥着闯进校园,打砸的打砸,放火的放火,转眼间,校园内到处都是乒乒乓乓打砸桌凳器物的声音。刚刚创办的新式学堂在熊熊火光中,化成了断砖碎瓦与遍地灰烬。

  类似的情况,如皋北乡西场镇(今属海安市)、苏州吴县香山等地也曾发生过。吴县香山调查员到各户询问人丁年岁时,乡民告知了生辰八字。在调查工作即将结束之时,谣言四散,认为调查人口乃是因为营造铁路需要数万人八字,结果出现了捣毁学校事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