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岁外出,食百家饭,打百份工却活得免俗,怎料国人质疑国外圈粉

 DavidCCH 2019-12-12

东方美食家、网络红人、非物质文化推广人、90后最美达人

李子柒“集众多身份于一身”

近期更是一组关于李子柒早年夜店DJ的组照流出

中国文化的“活招牌”

对此,有朋友感慨:“见过浮世繁华,守得住静水流深”

DJ和国风美食博主,本八竿子打不着,但却真实地发生在李子柒的身上

没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但如今却守护住了时间的美好

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李子柒无奈之下14岁外出打工

作为90后

生逢变革的时代,也是日新月异的时代

迫于生活压力早早外出打工的她

尝遍人间烟火,也见识到了世间百态

小时工、临时工、服务员,五花八门的工作,李子柒都做过

生活,让这个小姑娘四处奔波,忙于生存

夜场,奔放劲辣的DJ

和眼前静如处子的李子柒,任谁也难以联想

央视点评: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今天起,像李子柒一样热爱生活,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

但质疑声从未断过

初始这位美食博主,还是在她微博沦陷时

那时,国内不少质疑声四起

因为李子柒视频画面考究、景深变化等等,可以看得出李子柒并非一人可单独完成

当然,李子柒曾有解释,自己初期是单打独干,但是后来是团队运作

不过,即使解释,依旧有质疑声在:

此时质疑的声音早已不再拘泥于视频拍摄是否能够单打独干

1、李子柒美化农村生活,粉饰太平。当一位美食博主,将自己的视频拍摄并上传网络之后,绝对想不到自己会受此评价。田园风光,确实是李子柒的视频主题。这或许不能够概述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形象,但也不应该拍到农村就应是脏、乱、差的古板形象。似乎中国的农村还想以前破旧不堪才符合“怒斥不写实”批评家的调调。

2、李子柒迎合国外认知,打造中国田园。李子柒视频中的个人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也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当代写照。这样的画风,正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这只存在于幻想中,并非实际实情。这样的说法,不知为何如此突出。李子柒的短视频可以看作是李子柒及其团队的作品。影视剧有小清新、有古装剧、有家庭伦理剧,单单李子柒就不被允许打造自己的视频风格?这显然是区别对待。

3、李子柒的手、李子柒的衣服等等,似乎兴起了大家来找茬。李子柒不可能做到,李子柒不可能实现如此复杂的工序。其实李子柒只是用最笨最质朴的方式去实现生活。用石磨磨豆子,做豆腐。用古法做纸,更能写出一手毛笔字。可是背后的努力是,李子柒为获得造纸技能,苦学数月。甚至,有人开始对她的长相,评头论足。不知为何,却鲜有大评特评的朋友会讨论视频。这样的生活确实是当下人之向往的,但大家亦能明白,逃离舒适圈后的艰辛。

没有了外卖、大部分时间用于劳作,千方百计才能吃上饭。这早已不是“懒人”的舒适生活。如今有人活成我们羡慕但不愿实现的生活,我们为什么要吝惜掌声呢?

众多质疑声中,大多是国人攻击,评价其太假、太做作。对于李子柒外网收获735万粉丝之说,更有人直指输出中国文化,为什么不加英文字幕,让更多外国人看懂?可是本身,视频以美食为主,并无过多讲解。风格就是安逸飘然,为什么要特意打上英文字幕呢?仅仅为方便外国人?没有英文字幕的老外,依旧表示恰饭,奈何是评论家太操心。

如今,央视、各地方均有报道李子柒,我们也能看到李子柒被冠以“顶柳网红”一说。相较于糟蹋粮食、浪费感情、扯着嗓子,以此哗众取宠之徒,这样的网红应该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