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陵印象之老城(选题汇编修改稿)(上)

 宜昌石头书屋 2019-12-12


其一 西陵形胜

(宜昌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因水而美、因水而动和因水而名的水电城自古以来就与生俱来的这份优雅和文化来自于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来自于冲出南津关之后围绕着宜昌中心城区画了一个优美的弧线,然后一路东去的黄金水道的有心呵护,于是身为首善之区的西陵在《东湖八景》中就能独占魁首,而其中的东山图画、西陵形胜、雅台明月、三游雨霁、赤矶钓艇等更是曾令无数游人流连忘返,也令过往文人骚客俯仰吟诵。自然就可以从“旭日曈曈上,东山霁色开”的东山寺开始说起,其间既有“山势远从烟际束,峡门高向日边开”的西塞晚霞,又有“尔雅台前草木疎,明月台前月影孤”的郭璞;既有“一洞灵虚佛自在”的“前三游”与“后三游”,也有庙咀江滩的“桃花流水鳜鱼肥”,当然也少不了那位写出了“天钟神秀在西陵”的欧阳修。)

选题之中可以包括

张永久的《日出峡江》(暂名)(原名《黄金水道——川江航运的百年传奇》片段)

欧阳运森的《天钟神秀在西陵》(原名《夷陵县令欧阳修》原载2006年8月24日《三峡商报》)

欧阳运森的《郭璞注书尔雅台》(原载2006年11月2日《三峡商报》)

罗洪波的《宜昌八景之首的东山图画》(暂用名)(组稿)

王念时的《川主宫前划龙船》

朱复胜的《追迹寻根觅“东湖”》(政协文史资料)

王念时的《被遗忘的顾家巷》

杨直的《遥远的镇江阁》(暂名)(原名《镇江阁河米行的兴衰》)

其二 老城故事

(既然说到宜昌、谈起西陵,自然会提及曾经的宜昌古城。那座虽然不过就是占地1200亩左右,沿长江一字摆开的南北方向长只有3里多;从江边向樵湖岭、珍珠岭一带的东西方向宽仅1里多的小城的城墙之内却有着40多条宽窄长短不等的街巷,每一条都有属于它的故事。小城里既有干打垒的土房,也有简陋的板壁房;既有柜台高高的商铺,也有明清硬山式建筑风格、一个天井套一个天井的深宅大院。走在城内,即可以听见“城门城门几丈高”的童谣,也可以看见打着油布伞、走进雨巷的女子;既可以到大十字街吃东西,也可以到天官牌坊做生意,穿过南正街来到江边,木船连片,桅杆如林,全城三分之一的男人都在这里讨生活。“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这里就是一座承上启下的过载码头)

选题之中可以包括

张永久的《宜昌城头话西陵》(组稿)(这部分开篇之作必须是大家,身为文联主席,笔头着实厉害,自然当仁不让,尤其喜欢张老师文章中突如其来的点睛之语,叫人大呼痛快)

罗洪波的《四关八码头》(暂名)(《宜昌码头文化探源》)

陈补《城门城门几丈高》(暂名)(原名《城楼上的庙宇——关圣楼》)

韩青云的《从县府路到献福路》(暂名)(原名《东府街 献福路》)

王念时的《墨池书院与芹香馆》

陈达禄的《民主路上的天官牌坊》(政协文史资料)

王念时的《长长的南正街》

超明、陈大厚的《珍珠岭上古佛寺》(暂名)(原文超明的《宜昌佛教的变迁》陈大厚的资料题目我一时找不到,宜昌文史资料或者地方志资料里很容易找到)

陈健、韩庆云的《西塞商贾谁为甲》(原名陈健的《西塞商贾谁为甲》韩庆云的《西坝上的古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