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卅四、破茧新生

 闻理书屋 2019-12-12

卅四、破茧新生

193611月,民国江都县政府拟定了城市营建计划大纲,但 193712月,扬州沦陷,扬州古城惨遭蹂躏,城市破败不堪。

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国江都县政府虽然再次制订了城市营建计划,但因忙于内战,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建设缓慢,街道狭窄,路面不平,市政设施简陋。

1949125日,扬州解放。后来,恢复了扬州建制,并成为苏北行政公署驻地。

扬州市建设科参照民国江都县政府制定的城厢规划,制定《扬州市建筑管理暂行规则》,将城区分为政治、工业、风景、商业、住宅、文化等六区和一条绿化带。 1950年地方政府制定了城市建设改造方针,扬州古城才真正开始了向现代城市转型。

人民政府整修市政,发动群众清除城内垃圾废墟,对棚户区进行重点改造。19513月至同年底,全部拆除了扬州古城墙,筑成东、南、北三面环城马路,即泰州路、南通路、和盐阜路,连接原有的淮海路,形成了“口”字形的环城路。

同年,拓宽了市中心商业街,建成以国庆路、渡江路和广陵路、甘泉路为十字主干道的商业街。1952年,在旧城区西部兴建大专院校,城市开始向西发展。1954年,市人民政府颁布瘦西湖风景区区域范围,并成立瘦西湖风景区整建规划委员会。

1955年在同济大学的协助下,扬州完成了较完整的城市现状调查报告,并制定了一个初步的城市总体规划。后来又进行了调查、补充、修订,1956年扬州在省内制定了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古城保护规划。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城市按规划进行控制和建设,主要向东、南方向延伸,初步形成城西南宝塔湾化工区、城南机械工业区、城东北五里庙工业区、跃进桥以东商业住宅区。

1959年,为了迎接国庆十周年,改善西部城区的交通,填平了汶河,建成汶河路。1959年,开辟瓦窑铺至六圩入江的京杭运河新航道,后来又建成扬州大桥,扬州主城区开始向东南发展。

但由于受到 “文革”影响,扬州城市发展缓慢。

解放前,居民区大都沿河分布,居民以饮用河水、井水为主。建国后,城市扩大,人口增多,除了饮用河水、井水外,不少居民自己挑水,还有的雇人送水。水工在木制手推独轮车两侧各置一木质水箱,将古运河水送到各家各户,按年、按季或按月包月收费,也有按水量或随送随收费的。水源严重束缚了城市的发展,这一状况一直到六十年代。

19603月,扬州开始兴建第一家自来水工厂,一直到196441日才建成投产,逐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用水条件。

70年代和80年代初,以纪念鉴真大和尚逝世1200周年、举行中日友好活动为中心,扬州开始了新一轮的开发建设。大规模整修道路和风景园林,对有碍观瞻的重点地区进行改造。1973年建成鉴真大和尚纪念堂。

1977年起,为保护老城区环境,市政府将48家“三废”污染严重的工厂从老城区内逐步迁出。

1978年,动工兴建东西向干道石塔路、三元路和南北干道史可法路,改建扩建国庆路、渡江南路、迎新路、通扬路、江都路、盐阜路等一批道路;改建近400多条街巷的排水管道。1979年全面整修平山堂风景区,修缮大明寺及平山堂。翌年春,整顿平山堂和观音山环境。

    80年代初,扬州城市建设才真正走上正轨,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98228日,扬州成为全国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1985311日,省政府批准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城市”。

同年,扬州市人大常委会确定银杏、柳树为市树,琼花(聚八仙)为市花。

80年代,住宅建设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共建成东花园、梅岭、石塔桥、贾庄等28个住宅区,新建住宅几乎占到城市住宅总面积的一半。80年代中期,公共建筑兴建如雨后春笋,有1000平方米以上及5层上以楼房上百栋,多集中于三元路、汶河路、琼花路、江都路一带。

从解放初到八十年代,扬州城区面积已扩大了三倍多,建成区面积达23.5万平方千米,在东至大运河,西至蒿草河,南至七里河,北抵古邗沟,纵横5千米范围内,形成连片的建成区域,初步形成了中等城市的发展规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