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近日,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在北大校友论坛演讲时,说2019年北大总收入超过340亿。 说完这个数字还怕北大校友们记不住这个数字,校长还特意重复了一遍。并且强调这是2019年中国收入最多的高校。 恭喜北大喜提中国企业500强。 当教育变为一门产业,便成了交易。看到这,我认同了很多人的说法:北大已死,百年原有的精神和风骨都没了。北大已经变成了一家企业。 对于北大校长郝平的这番话,我只能说,北大不再是蔡元培先生时的那个北大了,也不是蒋梦麟时的那个北大了。那个主张思想兼容的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已经死去了,那个为真理而争的马寅初时代的北大也已经死去了,现在的北大,就是一个汲汲于商业化的北大,而非致力于纯粹学术氛围的北大了。 不可否认的是,北大在商业化领域做得还是很成功的,有北大青鸟培训机构,有北大方正,有北大未名生物,有北大资源集团,有北大医院,甚至还有北大环宇消防,涉及了教育培训、软件、医院、生物科技以及消防等领域。靠着这些企业,北京大学在赚钱的道路一路狂奔,且一去不回头,终于成为2019年最赚钱的高校。 然而,北大在赚钱的同时,却把老校长蔡元培的那句话忘得一干二净。 在论坛上,北大校长提出目标,在明年,也就是2020年建成全世界一流高校。这也就意味着,北大想要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这些大学并驾齐驱。我不知道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耶鲁大学校长们是否会将自己学校一年赚了多少钱拿出来炫耀,反正我只看到北大校长拿出来炫耀。 其实,北大真要能这么赚钱,那也是他们的本事,但是至少请低调一点,表面上还是要有个大学的样子,让北大的名声不至于掉价那么快。可是北京大学校长不干,不肯低调的赚钱,非要把这个事拿出来炫耀。 现在北大彻底的将北大当成了发财的阶梯,那个学术圣地北大气息是越来越淡了,未名湖畔不再是宁静的,而是多出几许商业化气息。 我个人认为,北大校长郝平已经忘记了北京大学本来的定位。北大的定位应该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同时将学术成果传承下去,培养人才、发扬学术、继承思想这三个方面,才是北大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北大被人尊敬的原因。 这让我想起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那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才有了抗战八年时西南联大的传承民族思想火种之举,而西南联大的组成中,有北大,也有清华。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北大依然不改其志,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国家立言,为社会立功”的宗旨,虽经百折而不改其志,实在令人钦佩,这才有了北大今日的盛名和地位。 然而现在日子好过了,北大却忘记了自己当时的定位,不以为社会培养了多少人才而荣,而是以赚了340亿,成为中国最赚钱的高校为荣。 看看现在的北大,还有哪个教授称得上是当下这个时代的大师?昔日北大大师云集群贤毕至的盛况再也没有重现过,北京大学校长难道就不脸红吗?就不羞愧吗? 一个炫耀自己赚了340亿的北京大学,还是北京大学吗?现在的北大只剩下一个皮囊了,因为他只想着赚钱,浑然不顾生前身后名。 试问:北大到底是一所大学,还是一家企业? 无论如何,当北京大学成为一个赚钱机器,而不是再是一所为国育材培养大师为己任的大学时,怎么看都是当下这个时代的悲哀。 洗洗睡吧,晚安。 |
|
来自: 昵称33474261 >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