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自2017年9月1日起,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立科学课,科学课也由“启蒙课程”改为“基础课程”,成为一年级的必修课。可见,国家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已然不言而喻! 研究表明,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的最佳时期是学龄前和小学阶段。 如何给孩子做科学启蒙?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科学教育的核心所在,那就是让孩子能对未知保持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相比于教给孩子某项知识,让孩子“知道”,科学启蒙的价值在于让孩子“想知道”。 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跟孩子玩起来,激发孩子好奇心“好神奇”“怎么回事”,引导孩子去动手试试看。 下面推荐两个关于鸡蛋的科学小实验,有时间不妨给孩子变个“科学小魔术”。 1、鸡蛋立正 由于鸡蛋和桌面都比较光滑,徒手立鸡蛋几乎不太可能。 但在桌面撒一把盐(或糖等细小的颗粒),再把鸡蛋立在盐上就轻松多了。即使把盐吹走,鸡蛋下方还是会有几颗盐粒,鸡蛋仅靠这几颗盐粒也能稳站不倒。 是不是很神奇?这是因为盐增加鸡蛋和桌面之间摩擦力,摩擦力大了,鸡蛋自然就不会倒了。 鼓励孩子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立起来。 鸡蛋放到瓶口,却无法顺利通过。不妨将鸡蛋取下来,在瓶中放入一个点燃的棉花球,再把鸡蛋放上去,鸡蛋竟然慢慢地滑入瓶中了。 这是因为点燃的棉花球消耗了瓶中的氧气,导致瓶内气体总体积减小,这时用鸡蛋塞住瓶口,造成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压强,鸡蛋就被瓶外的大气压推入瓶中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将瓶子里的鸡蛋倒出来呢? 别着急,下面这个视频来揭晓答案:
|
|
来自: 练练r5fjb6bpvd > 《积木育儿学院好内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