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忠贤当权,为何明朝就能抵御后金?彰显了一个残酷的历史现实

 花开无田 2019-12-12


谈及明朝末年的历史,人们总不能绕开的便是魏忠贤以及东林党。作为阉党的代表性人物,魏忠贤在天启帝朱由校朝把持朝堂,专权擅政,迫害正义的东林党人士,所犯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而东林党人,则慷慨陈词,以家国为己任,即便是有杨涟被打死的前车之鉴,亦是虽万死犹未辞,最终在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之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被诛灭,东林党获胜。

但是此时的辽东时局,却开始变得岌岌可危,而这种危局更是随着勤勉的崇祯帝以及东林党人在朝堂之上的优势,变得一步步不可收拾。更甚者,1630年皇太极竟率领十万大军越过关宁防线,入寇京畿,而作为蓟辽督师的袁崇焕竟后知后觉,这也就是己巳之变。随后,后金更是先后四次入寇内陆。与之对比的是,在魏忠贤主政时,大明王朝尚能抵御后金。那么魏忠贤当权,为何明朝就能够抵御后金呢?

魏忠贤的当权与天启帝朱由校的纵容有着直接的关系。天启帝朱由校,乃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儿子,因此也不为万历帝所喜,这也让朱由校自小养成了不爱读书、喜欢木匠的癖好。而就在魏忠贤因为无法偿还赌债,自宫入宫之后,在魏朝、客氏两位贵人的知遇之恩之下,魏忠贤也成为了天启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一位并不热衷于政事,喜爱嬉戏玩乐的皇帝,一个有着权利欲,喜欢掌控欲的太监形成了天启朝皇权的政治班底。但在传统的权利构成之中,宦官专权自然为文官集团所不容。因此,矛盾斗争自然也是不死不休的,但有了皇权支持的宦官专权,却又是文官集团难以阻挡的。

而在手握大权之后,魏忠贤可谓是目空一切,既有穿莽龙袍越规之举,又有仗杀东林党人之实,可在对外时局上魏忠贤却又展现了颇有能力的一面。

他在沈辽之战失利后,果断重新起用了熊廷弼,惩治了一批曾经弹劾熊廷弼的东林党人;而且对于一批和自己作对的直臣如赵南星、孙承宗、袁可立等人也是相继起用。对于当时辽东地区,明军缺乏骑兵的事实,他更是下令官员、太监捐赠马匹。也正是藉由此类,用人得当 ,自己的宦官集团又能够帮助明熹宗,征收矿税,有财政支持之下,在天启帝末期明朝与后金之间至少是持正的,甚至还有袁崇焕炮击努尔哈赤的关宁大捷,毛文龙在东江的袭扰之功等等。

可惜的是纵然天启帝在弥留之际,曾经交代崇祯帝魏忠贤可以为其所用,但崇祯帝还是对这位犯下了累累罪行的阉党下了手,将其党羽一一诛杀。他此举正确吗?显然是正确的,锄奸扶正,本应是为君者所为,但就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前夕,崇祯帝想来是后悔了,派人收敛了魏忠贤的尸骨安葬。而这又是何种原因会让崇祯帝此时此刻才明白魏忠贤的作用呢?其实,这彰显了一个残酷的历史现实。

在众多的固定思维之中,我们喜欢以好、坏,黑、白来判定人物。一个人,好就当褒奖;一个坏,就应该惩处。但这一点对于评价历史人物,则显得苍白无力。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是宰相李林甫之力,辅佐唐玄宗成就开元盛世;在康有为挥霍捐款之时和光绪帝的戊戌变法之时,又是判若两人;在汪精卫刺杀载沣之时,他就是好的,但在投靠日本人,则自然是坏的;但这些“好坏”却都在一人之身。而魏忠贤,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残酷的历史现实下,历史的前进,是论迹不论心的,是看结果的。若是崇祯帝当时听从其兄之言,不以好坏论,而是以有用论人,任用魏忠贤以此挟制东林党人,防止一党独大局面,既能够收税,又能够安边,或许大明仍能苟延残喘,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