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的父母,总是在无底线满足孩子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父亲攒了320万的积蓄,计划让18岁女儿去加拿大留学,可是女儿却偷偷把钱转走了。 然后和交往的男朋友一起天天吃喝玩乐,买奢侈品炫耀,肆意挥霍,甚至拉黑了全家亲友…… 无奈之下,父亲把此事发到了微博上。 父亲还说:“追根溯源,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对女儿太溺爱了……对于她提的要求,几乎是百呼百应……” 父亲不计方式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一次次的娇惯,终究把孩子养成了一个不守规矩、没有礼义廉耻、不懂感恩的人。 既寒了父母的心,也毁了自己的人生。 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就像一张白纸,尚且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父母应该好好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孩子真正能与世界共处的能力,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不懂立规矩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一句话:
有些父母觉得只要孩子学习好,他的一切要求都可以被满足。 于是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教孩子认字、识单词。 却忘记了教孩子懂规矩讲礼貌,对别人给的东西要说“谢谢”。 在孩子7岁读小学的时候,每次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单,成绩好了就奖励,成绩坏了就教训。 连孩子在学校欺负了同学都不知道,直到老师和同学家长找上门来了,还不情不愿地说: “孩子都是小打小闹啦,没关系啦,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 孩子16岁的时候,总是不经别人同意,就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还常常对家里的长辈大呼小叫。 孩子22岁,大学毕业了,找到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却经常在办公室吃零食制造噪音,完全不顾同事还在午休。领导发言的时候,还敢在下头明目张胆地玩手机。 慢慢地,亲戚看他不顺眼,越来越多的朋友远离了他,公司的同事也不愿意和他共事,甚至连工作也丢了。 这时,这个孩子才苦思冥想: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呢? 疏不知,正是因为父母当年的溺爱,为现在的自己埋下了祸害:
我们要清楚地明白,坏孩子真的是惯出来的,而好孩子是管出来的。 李玫瑾老师曾说过:“6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 这时候是孩子自我意识刚刚萌发,处于性格养成的初始阶段。 这时候,给孩子立规矩,效果最好,遇到的阻力最小。” 12岁以后,孩子就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只想摆脱家长和家庭的束缚,父母的话就像垃圾一样。 但是很多父母却把对孩子的教育顺序给搞混了,在小的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恨不得摘星星、月亮送给他。 等到孩子到了叛逆期,面对学习压力,还要承受父母的唠叨。这样,只能爆发亲子冲突了。 爱孩子,是父母的感性层次,而给孩子立规矩就是父母的理性层次。 唯有父母好好把握孩子“立规矩”的黄金时期,让爱与规矩同行,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顺利。 有规矩的爱,成就孩子美好未来 为人父母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更是能受人喜欢、与社会好好相处的孩子。 爱孩子,就要约束他,教他懂社会的规则,让他在有所约束的环境里成为更好的人。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父母对孩子立规矩,并不是为了证明父母的权威,而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望。 一方面能够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也能够保护孩子,让孩子更有边界感和安全感;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契约意识,孩子学会自律,未来才能更加顺畅。 把规矩和爱同时给孩子,孩子的成长之路才能不偏不误、不迷失。 大部分家长,对立规矩这件事还有很多疑问,比如:
有时候越是对孩子要求严格,孩子的行为越是叛逆。 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立的规矩没有在点子上。 为了帮助家长解决这些疑问,小十点联合多位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制作了【轻松帮助孩子立规矩的五堂课】。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孩子树立起规则意识,培养出自律果敢、优秀出色的好孩子。 1、孩子为什么会不服管教? 【轻松给孩子立规矩的五堂课】详细分析了孩子抵触规矩的4大原因,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叛逆背后的真正情绪。 家长只有和孩子顺利沟通,才能减少孩子的抵抗情绪,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规矩。 2、不打不骂,怎么让孩子守规矩? 【轻松给孩子立规矩的五堂课】列举了5种有效引导孩子学习规矩的方法,并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家长一学就会懂。 家长轻松给孩子立规矩,才能用更有效的方式让孩子更自律,让孩子受益一生。 3、除了5节精华课,家长还能得到什么? 【轻松给孩子立规矩的五堂课】除了为大家提供免费课程资料外,还附赠免费的课程音频,不限时间、不限次数永久收听。 此外,我们还提供免费在线一对一咨询服务,随时解决家长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