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企业都是收到视障人士的反馈后,才意识到这批用户的存在。许多视障人士与卖家一样,不懈地反馈,为自己争取更好的使用体验。但现实情况不仅“慢半拍”,往往还伴随“反复性”,“下个版本能读了,下下个版本又读不了了,来来回回的就是一个拉锯持久战。” 一年里,现在的北京市盲人协会副主席曹军有大半时间花在沟通上,陈燕也在意见反馈、社交媒体宣传上下功夫,她玩抖音、做直播、发微博,告诉大家盲人也可以正常使用手机,“许多人还停留在闭着眼睛想象盲人的生活,他们不了解盲人真正是什么样的,那些手机软件的开发者也是。” 而一些企业连“闭眼想象”都不愿去做。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的视障工程师王孟琦说,“特别是那些处在生存边缘的中小型互联网产品,有的正在快速增长期,几乎不会考虑视障人士。” 研究会为企业提供代码层面的解决方案。工作5年,王孟琦遇到过很多技术挑战,有的产品框架改动大,自己也不懂,“但这就是时间问题,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最后都能解决”。对他来说,最难的是“推不动”,“这是人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触及利益点的时机,许多企业管理者不会考虑无障碍。障碍和无障碍差的不是一行代码、一个字符,而是一个理念。” 把一个产品优化到无障碍的程度需要多大成本?没有人拆分出来做过精准衡量,它应当天然地存在于整个产品的研发流程中。王孟琦认为,这与产品体量、框架、开发者对无障碍的了解以及发布新版本的节奏有关,但总体上不会太高。 作为国内首批支持无障碍的App,手机QQ陆续推出OCR图片文字提取功能、QQ表情读取、声纹加好友等功能,实现2425个无障碍特性。QQ技术负责人黄俊洪说,QQ做无障碍没有KPI指标,也不是慈善事业,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他们并没有设置一个专门的无障碍功能研发团队,很多无障碍化的工作、功能和标准,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就已经贯穿其中,验收阶段再请视障人士和研究会测试,协助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