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至1943年间,川崎造船所和川崎重工,大量建造一种万吨级油轮,称为川崎型油轮。英文:Kawasaki type oiler。 著名的翻译家和模型作者,岩重多四郎将它译为“东亚丸级川崎型油轮”(因为首艘船命名为东亚丸)。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种油轮通过日本政府的优秀船舶助成一共建成了13艘。(此外还有6艘改型,总计19艘)而后来的战时标准油轮1TL型、2TL型都是以它为母型设计的,可以说川崎型油轮是日本战时油轮的代表形态, 后期随着海上护卫队的航空母舰损失殆尽,陆军海军都有以高速油轮改装航母的计划(以后单独讲这几条油轮航母)。 【主要参数】 排水量:10000吨 长:152米 宽:30米 最高航速:20节
上图中黄色底色的,均为参与1208攀登新高峰行动的补给部队核心力量。总数为13艘川崎型油轮中,竟然过半数参与了偷袭珍珠港,可见这批高速油轮对于日本海军远程奔袭行动的价值。而战前日本在1920到1924年间专门建造的海军舰队油轮如知床级--15000吨,建造5艘, 知床级改进型隐户级,建造3艘。因为其缓慢的航速只有12节,无缘于各种军事行动。 偷袭珍珠港的机动部队补给部队,一水~儿的川崎型油轮 41年12月1日,偷袭珍珠港补给部队,从左至右依次为极东丸、国洋丸、日本丸、神国丸 除却以上13艘之外,同时期,运用日本政府优秀船舶助成金建造的万吨级油轮还有6艘,他们与川崎型油轮区别很小,可以说是川崎型油轮的姊妹船: 音羽山丸、御室山丸、 あかつき丸、あけぼの丸(参与偷袭珍珠港行动) 黑潮丸——采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最高航速为创纪录的20.69节,实际使用中故障频发。 日章丸 音羽山丸,前部加装了高射炮 あけぼの丸 日章丸(采用流线型船体设计,注意这个与众不同的首楼形状) 【42年4月——印度洋作战】 第一补给队 神国丸、健洋丸、日本丸、东荣丸、国洋丸、旭东丸(原极東丸) 第二补给队 日朗丸、第二共荣丸[共荣丸级]、丰光丸 小泽的重巡分队补给 日荣丸 川崎型油轮共计 7/10,占比70% 【42年6月——中途岛战役】 南云机动部队补给部队 東邦丸、极東丸、日本丸、国洋丸、神国丸 日朗丸、丰光丸、第2共荣丸[共荣丸级] 42年6月正在给飞龙号补给燃油的旭东丸(原极東丸) 后记:这张图后来被二次元的同好们搞成了恶搞旭东的段子——飞龙骑脸怎么输???一口毒奶…… 北方部队——帝洋丸[宝洋丸级] 中途岛登陆编队补给——日荣丸 山本五十六,主力部队补给 鸣户丸、东荣丸、东亚丸、さくらめんて丸 近藤,第二舰队补给 健洋丸、玄洋丸、AO佐多[知床级]、AO鹤见[知床级] あけぼの丸 川崎型油轮共计 11/19,占比58% 【42年9月——圣克鲁斯海战/南太平洋海战】 机动部队补给部队 国洋丸、東荣丸、旭东丸(原极東丸)、丰光丸、日朗丸、第2共荣丸 近藤部队补给 神国丸、健洋丸、日本丸、日荣丸 川崎型油轮共计:7/10,占比70% 【黑潮丸的战后生涯】 战后,沉没在高雄的黑潮丸被中华民国政府打捞后改名【永灝】交给中国邮轮公司使用,临时维修后送往香港黄埔船厂进行大修。因为缺少设计图纸和钢材,永灏维修进展很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退往台湾,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志愿军参战,美国人担心遗留在香港的永灝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用,于是希望英国政府接收这艘油轮,当时英国政府与新中国政府在商业利益上有纠纷,经议院同意,1951年4月6日,香港总督府将扣押在香港九龙湾的永灝征用,改名为Surf Pilot,作为海军辅助艦隊补给舰的一员参加朝鲜战争。 因为黑潮丸的设计与英国的其他补给舰不同,该舰朝鲜战争期间一直系留在新加坡港内,1960年3月,系留在新加坡的Surf Pilot被废弃除籍。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