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复函 九三学社重庆市涪陵区委员会: 您们在区政协第五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切实解决“三变”促“三增”中有关问题的建议》提案收悉。您们的建议对我区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促进“三增”具有积极意义。针对您们提出的建议,结合目前我区“三变”改革相关举措,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在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区集中精力、多举并措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推进“三变”改革试点,确保“三变”促“三增”。 一、全区“三变”改革基本情况 (一)出台了方案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指导意见》(渝委办发〔2017〕53号)、市农委《关于印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农委发〔2017〕294号)及2017年12月6日全市农村“三变”改革会议等精神,区委周波副书记亲自带领区财政局、区农委等相关部门到贵州省六盘水市实地考察,考察回来后,区农委紧扣市上文件及领导讲话精神,结合考察情况学习情况和我区实际,代区委、区政府起草了我区《关于开展农村“三变”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实施意见》,已印发执行。 (二)明确总体目标 通过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推进合股联营,使农业经营机制更活;通过资源要素挖潜,加速激活“沉睡”资源,使农村发展动力更强;通过引导农民入股,深度参与产业化经营,使农民增收渠道更广;通过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使农村山水“颜值”更高。2018年为试点探索阶段,选定南沱镇治坪村积极稳妥开展试点。2019年为深入推进阶段,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完善合股联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提炼有推广价值、示范效应的操作模式,加快向面上推开,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不搞一刀切。2020年为深化完善阶段,要深入跟踪研究、开展系统评估,建立健全农村“三变”改革的长效机制,持久释放“三变”改革红利。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消除“空壳村”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机制进一步健全,实现百姓富产业兴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三)明确“三变”改革试点具体工作任务 一是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包括全面清理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固定资产、集体资金、其他资产资源,开展资产资源价值评估;二是确权确股。包括确认集体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财政投入形成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其他财产权属。确认股权,就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组集体资产量化确权,让农民成为股东,组建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事务分离,力争在2020年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三是优选产业项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确定榨菜、柑橘、中药材、烟叶、花椒、笋用竹、蚕桑、油茶、水产、畜牧等产业优势;四是培育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加快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股份公司、股份合作社、产业联合体;五是推进联营合股,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包括确定合作类型(诸如内部合作、控股经营、参股经营),创新经营模式,构建“经营主体+农村集体+基地”“经营主体+农户+基地”和“三变”+特色产业、“三变”+精准扶贫、“三变”+农村电商、“三变”+乡村旅游等经营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主要是规范股权管理,抓好收益分配,加强分红管理;六是强化风险管控。主要是抓好法律风险、经营风险、道德风险管控,运用道德、法律、经济等手段管控好农村“三变”改革的风险。 (四)抓好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 根据中共重庆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的通知》(渝农委工组办〔2018〕1号),确定在我区南沱镇治坪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区农委将切实履行职责,成立工作组,定点联系指导南沱镇治坪村开展试点工作,在产权制度改革、经营主体培育、产业规划、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及风险防范等关键环节加强指导。一是立足治坪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营主体情况,在3月底前,按照“有目标、有路径、有任务、有时序、有措施”的要求细化完善治坪村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方案;二是在5月底前完成治坪村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重点做好“五清理、一评估”工作;三是按照试点要求,开展确权确股、培育承接主体、推进合股联营、规范收益分配等工作,重点做好明晰规范产权、优选产业项目、培育经营主体、强化资本运作、注重权益保障、防范管控风险六个关键环节的工作,稳妥有序的推进试点,于11月底前基本完成试点工作。 二、“三变”改革工作基础 (一)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近年来,中央、市、区自上而下开展了多项农村体制改革任务,我区已加快深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农业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农村资源要素股份合作、农业设施权属登记颁证等多项改革任务,农村产权制度更加完善,农村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为“三变”改革奠定了良好的改革基础。 (二)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促进土地适度规摸经营。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培育种养殖大户数9291;农民专业合作社866个(其中股份合作社130个,国家级示范社14个,市级示范社23个,注册商标68个,质量认证数95个);家庭农场862个(其中市级家庭农场12个,注册商标数27个);产业化龙头企业59个(其中市级34个、国家级5个),涉农小微企业5869个;社会化服务组织676个,农村经纪从业人员260人。 (三)规范农业农村发展用地。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用好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涪陵府办发〔2016〕173号)中严格规范了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用地标准和用地类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房屋、新增耕地及“四荒地”等资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监督和指导农村发展用地提供制度保障。 (四)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按照重庆市关于区县有土地流转市场、乡镇街道有土地流转服务窗口、村级有土地流转服务站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要求,自去年9月以来我区积极探索建立涪陵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工作规范,现已形成了《涪陵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方案(建议稿)》,待区政府审定执行。 (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我区农业、交通、水利、林业、国土等部门近年来大力实施了农业生产便道、土地整治、宜机化改造、农村水利、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提高了土地出产率,确保了农业生产灌溉和人畜饮水安全,实现了行政村公路通畅率、撤并村公路通达率两个100%目标,加快农村通讯信号全覆盖,并涌现了“农宜网”、“涪陵特产”、“尚尚电商”等农村电商平台。充分带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村容村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督促指导试点村改革工作。按照“三变”改革实施意见,我区初步确定了南沱镇治坪村为改革试点单位以重庆市涪陵区竹泰笋业规范合作社为农村“三变”改革经营主体,进行股权改造重组,股权总额3000万,分别吸纳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洪丽榨菜有限责任公司资金、重庆三峡笋业有限责任公司资金、榨菜种植户榨菜产量及非成员加工户产量折资入股,种植竹笋农户的林权和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按固定分红+盈利二次分红的模式或者。涉及种植竹笋1800亩,榨菜5000亩,并融合加工销售和乡村游,让二三产业反哺第一产业,增加农业收入。 (二)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实施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涉农财政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新型农民股份合作社建立,让农民成为农民股东,维护农民享受更多股权,有效增加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财产收益。 (三)加快完善政策制定,保障资金投入。加快社会资本下乡、农民自主创业、强农惠农等政策的出台和建立,建立农业农村投资平台。加大“三变”改革资金投入,为乡村振兴、农村“三变”改革提供资金保障。 (四)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保险等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探索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林水设施证抵押贷款,推广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增加3年期及以上的中长期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