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了完全病毒学抑制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对功能性治愈有提示意义的表面抗原的血清学清除是否能够带来额外的临床获益是不清楚的。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者比较了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有或没有发生HBsAg血清学清除的患者中肝癌和肝脏事件的发生率。选取2005年-2016年来自香港医院管理局记录的服用恩替卡韦或(和)替诺福韦至少6个月的CHB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人口统计学资料、并发症和实验室指标。主要结局是肝癌,次要结局包括肝硬化并发症、肝移植和肝脏疾病相关的死亡在内的肝脏事件。 该研究共纳入20 263例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治疗的CHB患者,其中17 499例患者(86.4%)已经实现病毒学完全抑制,376例患者(2.1%)实现了HBsAg清除。 在随访(中位时间4.8年)中,603例病毒学完全抑制患者(3.5%)和121例病毒学未完全抑制患者(4.4%)进展为肝癌;2例HBsAg血清学清除患者(0.5%) 进展为肝癌。 与病毒学完全抑制患者相比,病毒学未完全抑制与HCC高发生风险相关。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患者除了肝脏事件,HCC发生风险更低。 研究者发现,无论是否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均有较低的HBsAg血清学清除率(汇总后年发生率约为1%)。HBsAg血清学清除主要发生在具有更低疾病活跃程度的患者中。慢性HBV感染患者需要终生、有效治疗。 综上,经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治疗实现病毒学完全抑制的基础上,实现HBsAg血清学清除的患者,除了肝脏事件以外,发生HCC的风险可能更低。 报道: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湛梦茹 微信编辑:邢翔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