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陆伟 刘丹萍 张占卿 报道 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模型APRI和FIB-4已被推广和应用。最近,Lemoine等构建了一个能有效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新模型GPR,但是,GPR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性能尚未被广泛验证和评价。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刘丹萍等根据超大样本的研究认为,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GPR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性能优于APRI和FIB-4。该研究共纳入1157例HBeAg阳性和859例HBeAg阴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cheuer肝脏病理学分期≥S2、≥S3和≥S4分别被定义为显著纤维化、广泛纤维化和肝硬化;GPR、APRI和FIB-4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性能评价采用ROC曲线法,实用截断值从其预测显著纤维化的特异度与预测肝硬化的灵敏度的重叠区间内优选。 结果显示,HBeAg阳性患者,GPR预测广泛纤维化和肝硬化ROC曲线下面积(AUROC)显著大于APRI和FIB-4;HBeAg阴性患者,GPR预测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ROC显著大于FIB-4,预测广泛纤维化的AUROC显著大于APRI和FIB-4。以实用截断值GPR>0.500为标准,其预测HBeAg阳性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9.6%、81.2%和80.9%、63.8%,预测HBeAg阴性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0.3%、78.3%和84.5%、66.1%。 该研究分别在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框架内证明了GPR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性能优于APRI、FIB-4,同时也提出了兼顾减少显著肝纤维化误诊和肝硬化漏诊的GPR的实用截断值,对准确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和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合理治疗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