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临床肝胆病杂志》“丙型肝炎的治疗"重点号的网络首发如期而至。 本期由尚佳教授担任执行编委,刘俊平老师辅助,共同主持组稿工作,力邀魏来教授、唐红教授、窦晓光教授、于乐成教授、南月敏教授、徐小元教授一同对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时代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读。 慢性丙型肝炎清除病毒后疾病进展风险评估 王琴, 罗碧芬, 魏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慢性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依赖于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临床研究表明,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后,可使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消退以及肝细胞癌(HCC)发生率降低,对于HCC患者,清除HCV可延长生存期。最重要的是,基于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清除HCV可降低整体病死率。 抗HCV治疗获得SVR标志着HCV的清除。亚洲患者经过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以获得65%~90%的SVR,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抗病毒治疗则可获得90%以上的SVR。 在抗病毒治疗前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即使获得SVR,仍然有发生HCC的危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抗病毒治疗前进展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年龄较高者,合并糖尿病以及嗜酒者,其中,进展肝纤维化/肝硬化是最主要的预测因素。近年有一些研究利用数年乃至数十年前干扰素α治疗后长期的随访,研究基于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获得SVR后HCC发生的预测。因为DAA临床实践较短,关于DAA治疗获得SVR后肝硬化失代偿和HCC发生预测的研究还需要一段时间。 1 获得SVR后肝纤维化的缓解 2 获得SVR后HCC的预测 我国台湾的一项研究回顾性纳入基于干扰素α治疗获得SVR的37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185例,女191例,平均54.1岁。其中278例治疗前进行了肝组织学检查。随访中位时间7.6年,有21例患者发生HCC,HCC的5年和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4%和7.8%。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前具有进展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以及肝脏弹性测定值预测HCC发生的比值比分别为12.38、2.80和1.01。抗病毒治疗前肝脏弹性测定值达到12 kPa为预测的阈值。据此,他们推算了一个预测HCC发生的评分系统,抗病毒治疗前肝纤维化F3/4 计分为2,肝脏弹性测定值>12 kPa计分为1,糖尿病计分为1。149例积分为0~1者为HCC发生低危人群,1、3、5和7年累积HCC发生率分别为0、0.7%、0.7%和0.7%;115例积分为2和3者为HCC发生中危人群,1、3、5和7年累积HCC发生率分别为0、3.6%、5.4%和7.7%;14例积分为4者为HCC发生高危人群,1、3、5和7年累积HCC发生率分别为21.4%、28.6%、50%和58.3%。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基于2005-2014年的慢性丙型肝炎队列设计了HCC预测的模型,该队列共有12 469例患者,其中1628例获得SVR,504例发生HCC,中位随访时间6年。最终预测HCC的因素包括:年龄、嗜酒、对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的应答、AST/PLT比值(APRI指数),均可以预测5年HCC的发生。 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评价了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于SVR后HCC发生的预测。该研究共纳入41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在2004-2014年接受干扰素α治疗,抗病毒治疗前血清白蛋白<4.0 g/dl以及未获得SVR是发生HCC的高危因素。 3 对肝硬化结局的预测 王琴, 罗碧芬, 魏来. 慢性丙型肝炎清除病毒后疾病进展风险评估[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 34(2): 227-2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