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多数作者建议应用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病组评分系统对DAIH进行诊断,但对肝移植患者可能不适合,因为病毒性肝脏疾病评分过程中需减分、DAIH不存在女性优势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潜在作用。诊断应考虑如下因素: 1. 移植物功能障碍与其他已知的因素无关; 2. 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最常见); 3. 组织学与AIH类似显示门脉和门脉周围炎有或无小叶中央坏死以及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30%),无其他病因特异性组织表现; 4. 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加量后产生应答。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高风险人群,DAIH可能表现为一种不典型的排斥反应。然而目前发病机制不太清楚,免疫应答是否直接针对同种抗原、移植物新抗原或自身抗原。DAIH患者抗GSTT1抗体常阳性。GSTT1是一类参与有害物质代谢以及其他细胞功能的酶家族,主要在肝脏和肾脏上表达。2002年Salcedo等报道确诊的DAIH患者肝脏和肾脏存在一种不典型的自身抗体。Aguilera等鉴定其为GSST1。Rodriguez-Mahou等报道高达70%的GSTT1不匹配的肝移植受体进展为DAIH。有趣的是,所有DAIH患者抗GSTT1抗体阳性,并且抗GSTT1抗体滴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移植物功能障碍的一个原因是存在针对外源的蛋白的抗体介导的同种异体免疫应答,供体和受体GSTT1不匹配是DAIH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根据这种假说将DAIH归类为同种免疫疾病而非自身免疫疾病。其他发病机制还包括分子模拟、自身攻击性T细胞克隆活化、干扰素诱导的自身免疫等。 DAIH的风险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病、男性供体以及高水平抗GSTT1(>1/640)。神经钙调蛋白抑制剂种类也可能影响DAIH。不同中心研究关于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在DAIH进展方面是否有保护性作用结果不一致。应用更有效的免疫抑制方案可以减少新出现的自身抗体包括抗GSTT1抗体。DAIH与移植物存活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DAIH对改善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自身抗体滴度、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改善临床及组织学。常用的治疗方案激素(起始剂量1mg/kg/d,6-8周逐渐减量)联合咪唑硫嘌呤(1-2mg/kg/d),如果没有应答,应用霉酚酸酯(1g日2次口服)替代咪唑硫嘌呤。未治疗患者中一部分预后较差进展为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以及移植物丢失;确诊的DAIH未治疗会出现显著肝功异常需要再移植或诊断后几个月死于肝衰竭;经治的DAIH患者与非患病患者生存率相当。 [本文首次发表于Liver Transplantation,2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