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儒敏:小学语文中的“诗教”

 洪老师新语文xp 2019-12-13


温儒敏:小学语文中的“诗教”

一、“诗教”的意义与思维训练

对于语文课为何要有诗歌,有文学,道理大家也都明白。但落实到教学中,可就不那么清楚,还可能有些困扰。

语文课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可以满足孩子们童年生活的精神需求。人总需要做点“白日梦”,特别是年轻时候,文学就充当“做梦”,可以调节生活,宣泄、寄托或者转移情绪。

满足孩子们成长阶段必须的“做梦”的需求,这是我们语文课考虑得不多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却被忽视的“理由”,那就是语文课的文学教育,还担负着思维训练的重任。

语文课文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审美与鉴赏”,而从广义的理解,“审美与鉴赏能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标是怎样定位语文的?

“语文核心素养”有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维度,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学教育密切相关。

课标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这个新提法,过去我们语文课很少会照顾到。

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发展。”其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也是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较少关注的。

这些概念,不只是对高中语文的要求,小学语文也应当重视全面的“思维训练”,尤其是想象力及其所依存的“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训练。

所谓“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首先就是想象力,以及想象力所依存的“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课标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放到和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创造思维并列的位置,这可以理解为是对前两种思维的格外重视。

在语文教学中,提到思维能力,马上就会想到思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而对想象力以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并不是很重视。甚至有些老师认为,想象力是孩子的比较幼稚的思维活动。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二、为何要重视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感性和知性之间的一种中介性先天能力,在人的判断认识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想象力活动主要靠右脑,属于大脑最外层的高级思维,但正常人的想象活动要靠大脑多部位协同完成。想象力有先天的因素,也可以靠后天的激发培养,童年时期,就是激发和培养想象力、培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黄金时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偏离任何一方都会制约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和中学的文学教育,特别是诗歌教学,在想象力的培养,以及“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训练方面,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课的文学教育,包括诗歌教学,在强调“审美与鉴赏”的时候,应当扣住多方面的“思维发展”、特别是容易被轻视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重视想象力的培养。

这一类“思维训练”对于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须功课。

三、诗歌教学中常见的弊病

孩子的天性近诗,喜欢诗,多安排一些诗歌作为课文,可以满足儿童“近诗”的天性,保护、培养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促进“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

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诗句,光靠査字典,或者逐字逐句的索解,记下几个“条条”,恐怕很难“感觉到位”的。这就要调动想象,包括感悟、通感、印象、下意识等思维活动去触摸诗意,体味诗歌所引发的种种感觉。文学类阅读和写作,特别是诗歌的教学,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就是想象力的激发,以及“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

事实上,目前语文课的诗歌教学,对想象力的维护与激发是不够的,离有意识的对“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训练更是遥远。

1.问题出在哪里?

目前有些语文课讲解诗歌,有一个通病,就是很注重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的“原意”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意义,而不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发挥各自读诗的想象与理解。这只能说是“半截子”的不完整的审美。

2.两种审美都很必要

审美,应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分析、归纳去寻求作者的“原意”,提拔作品的意义,欣赏作品的艺术,可称之为“溯源性审美”;同时,还应当有另一部分审美,即让自己沉浸到作品之中,通过精神的“游历”与“探险”,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可称之为“生发性审美”。

这两者应当兼顾(有时有所侧重也是可以的),不可偏废。

即使是生活经验很少的低年级学生,启发他们读诗时发挥想象,体味平时可能少有的感觉,诸如孤独、思念,等等,也是一种有益的“情感体操”,对于智商、情商的提升都不无好处的。

如果学完许多诗歌之后,只记住了诸如作者、主题、思想、情感、手法之类“知识”,会用诸如“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的模式去谈论心得,而未能运用想象与感悟去和诗歌产生共鸣,远离了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那是多么遗憾!

让“诗教”努力兼顾“溯源性审美”和“生发性审美”两个方面,更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去拥抱诗歌的氛围和情绪,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整体感受”。

我们也许很难改变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但总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把课讲得活一点,美一点,在“诗教”中尽可能照顾到想象力以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只要有这份心,就有办法,也就会有改良。

四、从传统“诗教”中吸取智慧

“诗教”是古代的说法,意思是通过学诗、写诗来进行启蒙教育,通过诗歌来教化民众。“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其中就提到“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思是要用诗歌,主要是《诗经》来化育民性,使之性情和善,有教养。

后来,孔子更是把“诗教”纳入他的教育体制,到汉代,《诗经》成为儒家经典“六经”的一种,和书、礼、易、乐、春秋等五种“经”并列,是古代社会所有官员和准官员的“必读书”。

孔子对于诗歌功能有一个很特别的解释,认为诗歌能够“兴、观、群、怨”。所谓“兴”是抒发情志,“观”是观察了解社会风俗,“群”是结交朋友,“怨”是讽谏批评不良的现象。

到了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进一步强调“诗教”的核心是发挥吟咏性情,导化人心的作用,即所谓“化以成德”,“得其性情之正”。

古代中国历来都很重视“诗教”,希望发挥诗歌化育人心的功能,伦理教化的功利性很强。其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当时的时代需要,主要还是孝、悌、忠、信那一套,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不再是适当的东西。但“诗教”作为一种教育传统,有它独特的价值。

今天提倡儿童读古诗词,也是希望通过诗歌诵读来接续优秀的传统文化,立德树人。古典诗词中沉淀有我们民族思想情感的旧“基因”,作为中国人,就必然也必须接受和激活这些传统文化的“基因”。这就是所谓文化素质的重要构成成分。

“诗教”实际上成为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今强调传承古代优秀文化,把“诗教”这一传统和现在的语文教育打通,是顺理成章的。

五、实施“诗教”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诵读与涵泳

“涵泳”指文学欣赏中的反复吟咏、讽诵,很自然地把握作品的血脉和韵味。获取对作品的整体感觉。这是古人学诗的基本办法。

古代诗词充分发挥了汉语的特点,带有很强的音乐性,音调和谐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容易把起伏变化的情思带起来。朱熹就认为,“读诗之法,只有熟读涵味,自然和气从胸中流出,其妙处不可得而言。”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小学生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就起到熏陶的作用了。

很多幼年时诵读熟记的诗词,一辈子都难忘,而且不同的人生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觉。这真是滋养终生。

2.别让朗读沦为“语文腔”

诵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现在安排较多的是朗读,这有必要,但不要全都安排做朗诵,还需要有自由的吟诵。这是两种不同的诵读方式。朗读只要读准字音,合理停顿,自然流畅就好,注意语气不要过于夸张,不要拿腔拿调,沦为所谓“语文腔”。

还应当安排多一些吟诵,这和朗读不一样,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诵读,是自我陶醉式的诵读,独处式的诵读,可能更有助于沉浸到作品中去。

老师也不必在押韵问题上多去纠缠讲解。诗词格律和用韵是个复杂的专业问题,在小学阶段无需讲解。

3.讲求“会意”与“感悟”

古代诗论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诗无达诂”。就是说,诗歌的词句内容,很难做出也不宜做出完全符合本意的解释。

“诗无达诂”就是承认诗歌审美鉴赏的主体性和多样性。这道理应当贯彻到我们的诗歌教学中。

特别是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低,但想象力却可能比大人丰富,对于诗词内容与审美的理解体会,可能多种多样,更加要注意不做生硬的标准化的限定。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1)低年级

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词,还是要让他们大致明白诗中所写的内容。了解大意,不要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分开来解释。

在完成识字、写字之外,老师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去读,反复诵读,能理解多少是多少。

(2)中年级

中年级开始引导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有所感悟。但不要要求太高,不做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3)高年级

高年级则要逐步引导读诗时的“会意”,就是领会诗歌的情韵意味,多少有些感觉与领悟。

疏通诗意时注意不要逐字逐句对应翻译,更不能要求强记释意,规定标志答案。

只有逐步学会读诗中的“会意”,才真正教给学生如何去读诗。

陶潜《五柳先生传》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就是指读者对作品艺术内涵的联想体会,而与作家作品产生的共鸣。这种“会意”可能是模糊的、直觉的、印象式的,不是能说得很明白的,但作为诗歌欣赏,又是很重要的。

“诗教”中要启发学生获取这样的“会意”,这对于改变我们比较僵化死板的诗歌教学,是大有帮助的。

即使因为考试,需要掌握“标准答案”,那也要给学生说明这只是一种“答案”,考试时不妨采用此“答案”,但作品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每个人读诗时还会有他的“会意”与“感悟”,那么很多情况下就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做其他解释。

总之,作为老师,我们只要有这份心,给“诗教”留一个比较灵活的空间,不被高考中考的要求全给绑架了,学生的收获肯定会更大。

六、不过多使用多媒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无论怎样用照片或者视频来表现,都很难达到诗歌所传达的那种气势,反而可能“限制”阅读的想象力,因为诗歌中有些感觉和气氛,是很难形之于画面的。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除了精炼,形象,还可能有变异,陌生化,超越平常的语言。诗歌欣赏需要依赖前面说的“会意”与“感悟”,需要直觉思维与想象思维。

语言学有所谓“能指”“所指”的说法,诗歌的语言多用“能指”,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可是如果采用多媒体,把这首诗转化为几个画面,虽然形象,可是被“定格”了,把诗歌丰富的多义的“能指”统统定格为“所指”了。这就破坏了诗歌的欣赏。

诗歌教学中组织的活动,包括讨论,小学低年级活动可以多一点,中高年级要越来越少。

就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学类阅读,诗歌的教学,还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是自主性的阅读,自由的阅读,这个空间一定要给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堂太热闹,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的阅读,教学效果不好,也肯定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七、多些沉浸阅读,少些无意义的讨论

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热衷于布置“任务”和“讨论”。

对于诗歌教学来说,“翻转课堂”等一类形式大于内容的做法,更是不宜滥用的。如果我们教某一首诗,想让学生预习一下,先给一些任务,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任务”的布置应当是启发性、开放性的,要留给学生想象的的空间。

八、老师自己要读诗,尽可能喜欢诗

小学语文老师不见得人人都喜欢诗歌,但起码要懂得如何欣赏诗歌。从职业需求来说,小学老师应尽可能成为文学爱好者,他们也没有理由对诗歌、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漠不关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很“要命”的。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教学,首先要做的功夫,就是教师自己认真阅读,对诗歌的氛围或者意境,有整体感悟,心有神会。教师自己被诗歌感动了,オ能在教学中让学生也感动。

九、教学的“底子”

讲授文学性课文,特别是诗歌作品,第一件事就是老师先做“浸沉式”阅读,即使熟悉的作品和诗歌,也要再次“赤手空拳”去读,进入其氛围境界,获取鲜活的感觉,还要把自己也当作孩子,设想他们阅读这篇作品可能生发的想象与感觉。这是教学的“底子”,所有教学设计都要立足于这个“底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