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之迷楼006肠断肠断,人与楚天共远

 DavidCCH 2019-12-13

人共楚天俱远(待续)

秦观故乡在高邮,他青年时期经常到百余里外的扬州游览。在此后的漫游经历中,他时常会追忆扬州美景,如《梦扬州》:“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但自从身遭贬谪、流放之后,秦观词内的故乡则变成了天涯游子热切盼望的精神家园。

他在《阮郎归》中写道:“乡梦断,旅孤魂,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写这首词时正值除夕之夜,秦观独宿于郴州旅舍。

他又在《如梦令》词中,追忆妻子在别离时分“妆粉乱红沾袖”的凄苦,遥想她于别后“玉销花瘦”的憔悴之态,感叹:“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忧伤之余,秦观只得将期盼寄托于虚幻的“桃源”,“桃源望断无寻处”,“桃源路欲回双桨”,尽管如此,他总是在词中极力描摹“桃源”的景色,如:“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他对“桃源”的向往和追寻,不过是要在冷酷的现实世界里觅得悠远宁静的精神家园,最终获得心灵的慰藉。而这点有限的期盼,终究不过是满腹不平和愁绪的附属品:郴州很可能不是他流放之路的终点。

郴州古桥

这关乎郴州地理位置的另一特点。尽管山高林密,尽管水路至此到尽头,但它同时也是湖南、湖北与岭南地区往来的交通要道,“扼湖广之咽喉,处三省之边界”。

从地理上来看,郴州以骑田岭、折岭分二水,两岭不同天,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华中气候和华南气候的重要分界区。故而,它是湘粤路上往来的一个交通节点,却远非真正的末端。

古人未尝不明白这一点,所以自楚怀王之后,真正流放至郴州落脚的官员并不太多。在秦观之前,韩愈、杜甫、周敦颐等先辈,也曾在流放路上经过此处,但都只是经过而已。

在短暂停留之后,他们都被流放到了更遥远的岭南乃至海南岛(崖州)。此前,与秦观亦师亦友的苏轼,也经过郴州后去了岭南的惠阳(惠州)。

秦观果然也只是郴州的过客。在郴州尚未安顿,他又被移至横州(今广西横县)编管。在宋代,被“编管”意味着官员已不仅仅是贬谪,而是无限接近于犯官:他们被送到指定地区接受管制。

夕阳照临琼州海峡,也照临了他们的人生

仅仅一年后,秦观又被移到雷州编管。雷州与海南岛隔海相望,乃是接近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天涯海角。而此时,苏轼也遭再贬,从惠州去了更遥远的海南儋州,两人相距并不远。

师生二人沦落天涯,隔海相望却不得相见,又眼望离京师越来越远,归乡无期,于是各自写下了墓志与挽词,准备客死异乡。

秦观的《自作挽词》云:“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藤束木皮棺,槁葬路傍陂。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

“荼毒复荼毒,彼苍哪得知”的深冤无告,“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的彻骨苍凉,让一代才子的内心完全绝望。实乃道尽心中凄苦,叫人心生悲惋。

但转机又来得如此之快。秦观到雷州一年后,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政坛局势变动,迁臣多被召回,秦观也再次被任命为宣德郎。

广西藤县,秦少游终于此

官不过正字,年不登下寿

于是,怀着东山再起的喜悦,秦观赶回京城。与此同时,苏轼也踏上了自儋州返京之路。有生之年有望再度聚首京城,两人都不胜欣喜。

然而,走到藤州(今广西藤县)时,51岁的秦观忽然中暑倒地,在畅饮家人递上的一罐水后,含笑而死。

大喜之后的大悲接踵而至,苏轼终究未能再见秦观,于是失声痛哭,特地为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写下跋语:“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同时期的张文潜也作《祭秦少游文》云:“呜呼!官不过正字,年不登下寿。间关忧患,横得骂诟。窜身瘴海,卒仆荒陋。”

苏轼自己同样也没能回到京城,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八月二十四日去世于北归路上的常州。

秦观这位过客,还是在郴州留下了遗迹。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郴州知军邹恭,请大书法家米芾亲笔书写秦观词和苏东坡的跋语,由能工巧匠雕刻在苏仙岭白鹿洞旁边的摩崖石壁上。此石刻因有少游词、东坡跋、米芾书,被当地人称为“三绝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