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纪三十一(4)--萧王走国 

 zqbxi 2019-12-13

  刘秀是东汉开国之君,也是绿林起义而成就的一代帝王。而河北是他建立东汉的根基。在创立东汉过程中,刘秀及其将帅们在河北留下许多传说故事和历史遗踪。

一  “王莽赶刘秀”的传说与“王郎赶刘秀”的历史

在河北广泛流传着“王莽赶刘秀”的传说,甚至各地都有一些与刘秀相关的地名。

平山著名风景区滚龙沟,传说就是王莽赶刘秀时刘秀从山坡滚下来而得名。平山温塘附近有个北马冢村,传说是因刘秀的宝马葬于此而得名。

井陉县仙台山有刘秀洞;南宫市东面有刘秀作诗的留诗村,高邑县城南有刘秀的千秋台,正定有“刘秀渡滹沱河”的凌透村。这些地名都与王莽赶刘秀的传说有关。

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王莽赶刘秀”的史实,而是刘秀辅佐汉更始帝刘玄消灭了王莽。

后来刘秀巡狩河北,邯郸卜者王郎自立为帝,围剿刘秀,经历过“王郎赶刘秀”的历史。由于后人不知道王郎其人,就讹传成“王莽赶刘秀”了。

也因为刘秀在巡狩河北时被更始帝封为萧王,所以“王郎赶刘秀”又称 “萧王走国”。

刘玄心生嫉妒,唯恐刘秀兄弟威胁自己的皇权,便罗织罪名把刘纟寅杀了,以遏制刘秀的势力。刘秀审时度势,极力表示对刘玄效忠,甚至不为兄长办丧事、行丧礼,才避免了杀身之祸。刘秀抓住机遇,主动向刘玄请求,持节巡行河北(就是携带皇帝节仗震服河北)。

刘玄下诏以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行大司马事,命他去镇抚河北诸州郡。

刘玄和刘秀,都知道当时河北的形势严峻,不相统属的农民起义军就有铜马、青犊、五幡、五校、五楼、尤来、大枪、耘乡、大肜、高湖、重连、富平、获索等数十支,达数百万人。刘玄派刘秀镇抚河北。一是怕刘秀在京城威胁自己的皇位;二是要用刘秀打击河北农民军和地方势力。无论刘秀成败,刘玄都可坐收渔翁之利。

刘秀北渡黄河,采纳随行大将邓禹和冯异的建议,以“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的策略,在河北招募人才,恢复汉朝官名,考察吏治,惩治腐败,赢得地方官吏和民众欢迎。不少人争相奉献牛肉和美酒,赢得了民心。

更始元年(公元23年)腊月,刘秀到达邯郸。西汉赵王之子刘林建议刘秀用水淹方式,消灭赤眉军。而刘秀考虑到决河将导致百万民众无家可归,所以没采纳刘林的建议。

刘秀于十二月北上真定 (今石家庄东古城)途中,刘林等人拥立邯郸一算命的王郎为帝,利用“百姓思汉”心理,王郎诈称是汉成帝私生子,名刘子舆,传檄河北郡县,围剿刘秀。从此拉开“王郎赶刘秀”的序幕。

刘秀继续北进,寻找立足之地。于更始二年(公元24年)正月到蓟城(今北京市)。而原西汉广阳王之子刘接在蓟响应王郎,发兵围剿刘秀。

刘秀仓惶从蓟城南下饶阳,一路上害怕被发现,“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昼夜兼程,非常凄惨。

刘秀一行逃到下博城西,信都(今河北冀县)太守任光、都尉李忠迎接刘秀到信都。刘秀有了立足之地,但兵力太少,不足成事。这时,和成(河北晋县西)太守邳彤率领所部兵至信都,投奔刘秀。两郡合兵后,有人建议借两郡兵力保护刘秀西还长安,占据半壁江山,与刘玄分庭抗礼。

  

        [23]故赵缪王子林说秀决列人河水以灌赤眉,秀不从;去之真定。林素任侠(一向讲义气,好打抱不平)于赵、魏间,王莽时,长安中有自称成帝子子舆者,莽杀之。邯郸卜者王郎缘是诈称真子舆,云“母故成帝讴者,尝见黄气从上下,遂任身;赵后欲害之,伪易他人子,以故得全。”林等信之,与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谋共立郎(有义气,无脑子。)。会民间传赤眉将渡河,林等因此宣言“赤眉当立刘子舆”,以观众心,百姓多信之。十二月,林等率车骑数百晨入邯郸城,止于王宫,立郎为天子;分遣将帅徇下幽、冀,移檄州郡,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望风响应。(刘秀遇到挑战。)(已经3个皇帝,玄、望、朗。)
  

  二年(甲申、24)[1]春,正月,大司马秀以王郎新盛,乃北徇蓟。
 

  [2]申屠建、李松自长安迎更始迁都;二月,更始发洛陽。初,三辅豪杰假号诛莽者,人人皆望封侯;申屠建既斩王宪,又扬言“三辅儿大黠,共杀其主。”吏民惶恐,属县屯聚;建等不能下。更始至长安,乃下诏大赦,非王莽子,他皆除其罪,于是三辅悉平。
 

  时长安唯未央宫被焚,其余宫室、供帐、仓库、官府皆按堵如故,市里不改于旧。更始居长乐宫,升前殿,郎吏以次列庭中;更始羞怍,俯首刮席,不敢视(数语活现其囧态,猥琐。)。诸将后至者,更始问:“虏掠得几何?”(一语道破其燕雀之志,就一山大王。)左右侍官皆宫省久吏,惊愕相视。
 
  李松与棘陽赵萌说更始宜悉王诸功臣;朱鲔争之,以为高祖约,非刘氏不王。更始乃先封诸宗室:祉为定陶王,庆为燕王,歙为元氏王,嘉为汉中王,赐为宛王,信为汝陰王;然后立王匡为陽王,王凤为宜城王;朱鲔为胶东王,王常为邓王,申屠建为平氏王,陈牧为陰平王,卫尉大将军张为淮陽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陰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骠骑大将军宗佻为颍陰王,尹尊为郾王。唯朱鲔辞不受;乃以鲔为左大司马,宛王赐为前大司马,使与李轶等镇抚关东,又使李通镇荆州,王常行南陽太守事。以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秉内任。
 

  更始纳赵萌女为夫人,故委政于萌,日夜饮宴后庭;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见,时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中与语。韩夫人尤嗜酒,每侍饮,见常侍奏事,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邪!”起,抵破书案。赵萌专权,生杀自恣。郎吏有说萌放纵者,更始怒,拔剑斩之,自是无敢复言。以至群小、膳夫皆滥授官爵,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军师将军李淑上书谏曰:“陛下定业,虽因下江、平林之势,斯盖临时济用,不可施之既安。唯名与器,圣人所重;今加非其人,望其裨益万分,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海内望此,有以窥度汉祚!”更始怒,囚之。诸将在外者皆专行诛赏,各置牧守;州郡交错,不知所从。由是关中离心,四海怨叛。(比起王莽,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民军奋斗牺牲换来一个更大的败类。农民军缺陷五:一富就狂。
  

  [3]更始征隗嚣及其叔父崔、义等。嚣将行,方望以更始成败未可知,固止之;嚣不听,望以书辞谢而去(不恋富贵不恋权。)。嚣等至长安,更始以嚣为右将军,崔、义皆即旧号。
 
  [4]耿况遣其子奉奏诣长安,时年二十一。行至宋子,会王郎起,从吏孙仓、卫包曰:“刘子舆,成帝正统;舍此不归,远行安之!”按剑曰:“子舆弊贼(欺骗蒙混的贼子),卒为降虏耳!我至长安,与国家陈上谷、渔陽兵马,归发突骑,以辚(践踏)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观公等不识去就,族灭不久也!”仓、包遂亡,降王郎。(都无眼光。)
  

  闻大司马秀在卢奴(西汉置。相传城内有池,水色黑而不流,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曰卢奴。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乃驰北上谒;秀留署长史,与俱北至蓟。王郎移檄购秀十万户(用十万户的采邑作悬赏,擒杀刘秀),秀令功曹令史颍川王霸至市中募人击王郎,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揄(挖苦)之,霸惭而反。秀将南归,耿曰:“今兵从南方来,不可南行。渔陽太守彭宠,公之邑人;上谷太守,即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秀官属腹心皆不肯,曰:“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秀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刘秀识人。)
  

  会故广陽王子接起兵蓟中以应郎,城内扰乱,言邯郸使者方到,二千石以下皆出迎。于是秀趣驾而出,至南城门,门已闭;攻之,得出,遂晨夜南驰,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至芜蒌亭,时天寒烈,冯异上豆粥。至饶陽,官属皆乏食。秀乃自称邯郸使者,入传舍,传吏方进食,从者饥,争夺之。传吏疑其伪,乃椎鼓数十通,绐言“邯郸将军至”;官属皆失色。秀升车欲驰,既而惧不免,徐还坐,曰:“请邯郸将军入。”久,乃驾去。晨夜兼行,蒙犯霜雪,面皆破裂。(道路是曲折的。乱世或死,或成就大业。)--萧王走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