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地方志填海扩地

 莉莉 安 2019-12-13
第二节 填海扩地

    厦门岛上的填海扩地已有很长的历史,许多填海扩地工程都是经长年累月不断努力才完成的。

    镇邦路过去叫港仔口,涨潮时海水淹没如今的升平路、镇邦路,直达二十四崎码头。其背后的文圃山,是当年郑成功训练水师(海军)的水操台。同文中学(今旅游职业中学)所在地的望高石原在海边。其附近的三十六崎为古码头遗址。现在的中华饼干厂一带,过去叫打石字,也是在海边。原来的岛美渡头,在今中山路、升平路口;水仙宫码头,在今水仙路;妈祖宫码头,在今晨光路。如今鹭江道中段的海后路、升平路、镇邦路、水仙路、晨光路、同文路等一大片地方,都由海滩填成陆地。

    思明北路北端一带称为浮屿,涨潮时海水将浮屿淹没,并沿着今思明北路经思明南路第九市场直入定安路。20世纪50年代,今定安路市场还留存有船舶停泊抛锚的“塔仔”。故宫路西段有条海岸街,在今厦门蜜饯厂附近。这里的旧码头遗址至今犹存。由此可知,如今的厦禾路中段、思明北路北段和故宫路西段,原来都是海滩,其成陆的时间大约在100年前。

    根据民国9年(1920年)的统计资料,厦门市区总面积345.33万平方米,其中河、池、溪占地52万平方米,实际用地293.33万平方米,居民近12万人,人均(包括住房、路巷、空地和公共设施)不及25平方米。

    厦门市区大规模的填海、填河造地,始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从填瓮菜河(今新南轩酒家周围)开始。填河的土石取之于拆毁旧厦门城。史载:“由于城垣与瓮菜河邻近,搬运方便,工程从民国15年开始,民国16年完成,辟地2150余丈,除马路用地外,市区房屋面积约1100方丈。”填海造地的土石材料,主要是通过削平虎头山临海岩崖,劈凿镇南关、鸿山山头和麒麟山,改变过去受山丘阻隔,交通不便的状态。各处开挖的土沙石块,一部分用于填海扩地筑堤岸,一部分用于填平星散于市区的七池、八河、十三溪和低洼地段,使市区土地面积增加近130多万平方米。路政办事处将出售开发土地所得之款2000万银元用于道路和地下水道等市政建设。到30年代,填海、填河造地取得重大成果,其中填洗布河开发土地面积1.6万平方米;填鹭江第一、第二、第三段堤岸造地8处,开发土地面积71.79万平方米;拆城墙填瓮菜河1处,开发土地面积2.39万平方米;填深田内水田1处,开发土地面积2.71万平方米;填深田外低洼地3处,开发土地面积3.25万平方米。

    厦门港的沙坡头、沙坡尾(今民族路、大学路)原是沙滩。明末清初,逐渐形成1个渔村。民国22年,在沙滩上筑岸填土,沙坡尾一带辟成新渔港。

    20世纪20~30年代,在市区进行开发的同时,鼓浪屿也进行填海、填河,以开拓土地兴建房屋,仅龙头路至黄家渡一带,民国13年填海、填河新建的房屋就有130多幢(座),大部分用作商业店铺。民国15年两次填海造地,兴建“黄家渡”码头,码头堤岸线长50米。

    解放后规模较大的填海造地有:

一、填筼筜港造地

    筼筜港南岸的填海扩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厦禾路西段鹭江小学周围一大片土地,俗称“新填地”,就是清道光咸丰年间开始填海成陆的。20世纪20~30年代,又填成如今的小学路、角尾路和斗西路、豆仔尾等纵深500米的陆地。5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对港湾进行蚕食性的开发。1956年,福厦公路改道,为减少路程,从现在香江花园大厦附近建筑1条小海堤,直达乌石浦,使江头一带与筼筜港隔离,成为陆地。50年代末,为解决粮食问题,由市民政局组织,采取以工代赈形式,从莲坂修筑1条海堤到屿后,海堤长1000多米,现在的仙岳路和台湾山庄一带成为陆地,用以种植农作物,生产粮食。同一时期,为生产食盐,市轻工局组织建设筼筜盐场,在凤屿与罐头厂之间修筑1条海堤,围成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地带,辟作盐场,兴建卤化厂。这一带逐渐成为工业区。70年代,按照“备战、备荒”的要求,厦门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建筑筼筜海堤,在堤内围垦造田。1970年7月29日开工,次年9月竣工,堤长1700米,顶宽12米,堤内面积6.72平方千米,其中水面2平方千米。堤建成后,由于淡水资源不足,1973年改为建设用地,辟为新区,并在新区修建湖滨南路,从筼筜海堤南部堤头到达莲坂。继而又在湖滨南路与厦禾路之间,修建禾祥东路、禾祥西路。

    在填筑筼筜港湾时,所需土石大多从文灶、金榜山一带和厦门港不见天挖取,从而在厦禾路沿线和不见天形成大片可以利用的土地。

二、建筑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围海造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改善厦门岛与内陆的交通,修建厦门高集海堤和杏集海堤。1966~1968年进行围垦,降低堤内水位,杏林湾沿岸的孙厝、英埭头、后溪、锦园、杏林一带的浅水滩地计约20平方千米,经过一段时间的泡淡,改造成为稻田。

    为建筑这两条长堤,先后从东渡双狮山、牛头山、大离亩屿、小离亩屿、石鼓山、南山、厦门港不见天和岛外的鳌冠太平山等处大量开采土石方,到两条海堤建成时,大小离亩屿、象屿、中屿、狗睡屿上的石材已被采伐殆尽,原来礁石遍布的荒岛变成可以利用的土地。

三、钟宅围海造地

    1958年5月,在厦门本岛东南海滨,由钟宅至高林大队的田里村之间修建海堤,兴办钟宅盐场。同年10月建成,堤长530米,堤面宽6米,堤内毛面积0.75平方千米,扣除排洪道等用地,实际生产面积0.55平方千米,年产盐5000吨,另有农田0.07平方千米。70年代末,钟宅大队又在钟宅盐场外侧1500米处另筑1条长1650米大堤,自办集体所有制的盐场,称钟宅大队盐场,面积1.3平方千米。

四、机场填海造地

    厦门国际机场东北隅于1985年建成1条宽15米、长2100米的驳岸长堤。长堤是用5万立方米石条和25万立方米土方筑成的,为厦门岛增加0.7平方千米的土地,整个工程只用3个多月时间。

五、马銮湾围海造地

    1958年初,在杏林区南部的马銮湾兴建马銮海堤,1960年竣工,堤长1670米,宽7米,挖掘土石方近80万立方米。马銮湾沿岸有新垵、霞阳、后柯、鼎美、前场、西边、马銮、翁厝等10多个自然村,海滩面积为24平方千米,其中2.3可作盐埕,余为深水域,供作浓缩海水和水产养殖。盐埕周围筑有2万多米长的防洪堤,场外160多平方千米的聚雨量和径流量通过大堤两端的排洪闸入海。

六、同安县填海造地

    同安人多地少,宋元以来,同安人民不断围海造埭田,持续扩大耕地面积。至今仍在耕作的古代埭田有:龙东四间埭、海丰埭、龙西两间埭、塘厝埭、刘五店埭等38埭。

    1956年3月至1992年,同安县共造海堤50条,总长274.93千米。围垦耕地8.94平方千米,盐田4.2平方千米,水产养殖9.76平方千米,总面积达22.9平方千米。其中较大规模的围垦工程有:东坑围垦工程、策槽围垦工程、石浔围垦工程、石崎围垦工程。

0001E6.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