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决定孩子的学习能力?方法比智商更重要!

 妖城主 2019-12-13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并非全然与生俱来,它与人后天所接触的环境和形成的思维方式关系也很大。

而当前我们孩子所处的学校环境,更加重视结果,强调准确性和标准答案,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的机会去探索。孩子们对探索、研究的方法掌握的不够,就会逐渐丧失探索的兴趣,并且形成只关注结果的思维方式。

而未来真正能支持一个人长期进行科学研究或开创某个项目、活动的,无论是深度学习、提升个人能力还是创业也好,都不是外在的激励,而是他的好奇心、要探求未知的强烈意愿。

为了能让孩子将来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里走得更深更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并获得更好的成果,家长就需要来为学校教育做补充。

我们要让孩子不是对结果感兴趣,而是更注重任何学习的过程,帮助他习惯从根源去探索万物,通过探索与思考学习知识。

国外的小学教育,非常注重孩子自主探索的过程。他们经常用科学板(Science Board)帮助孩子梳理科学研究过程,无论是小学生、科学家、大学教授,研究项目的时候都是从这个思路出发的。

科学板把做研究所有的思路和流程都总结在一张板报上,让孩子每次想要弄懂一件事的时候有有章可循,逐渐养成科学的学习思路。

这块三折的大纸板上共分为以下几项内容:

Title- 标题,下面一般列学生和指导老师名字

Purpose-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目标是什么

Hypothesis- 在实验前根据已学的知识做出假设

Variables- 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变量是什么

Materials-需要哪些材料

Procedure- 按照什么步骤去做

Data & Results-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得到的实证结果

Conclusion-结论

Bibliography - 参考和引用资料

Diagrams and Photos- 说明图表和照片

这些项目中,几乎包含了完整科研的所有过程,既要求孩子提出自己的假设,也强调了需要亲身验证的动手能力,专业权威的参考和资料也要列出来,不能少。

这种思维不只是适合科研一个领域而已,在解决实际问题、对批判性思考、做规划也都有指导价值。看看下面这些孩子提出的问题,你就会发现,用这种方法研究任何领域都是有效的。

下面是一些国外小学生的使用案例:

这个孩子研究的是「有色光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他在下面贴上了自己观察过程的照片。为了突出植物主题,板子上还用树藤做了装饰,这是一个孩子认真的方式。

这个孩子研究的是「柠檬是否能发电」。除了做科学板,他还把自己的实验材料放在了科学板的前面。

这个孩子对「金鱼会不会耍诡计」很好奇,还针对自己的研究画了统计图表。我也很好奇,他是怎样来验证这个题目的呢?

这个孩子想知道「哪个品牌的爆米花用掉的玉米最多」,他一定是个爱吃爆米花的孩子。

这个孩子研究的是「水的毛细现象」,尽管这个实验好像很多人多做过了,他也要亲自验证一下,究竟结果是不是和别人说的一样。

这个孩子研究的是「贵的口红和便宜口红的价值差别」,从下面的图表看,他真的尝试了许多口红,大概妈妈把自己所有的口红都贡献出来了吧。

这个孩子想知道「哪种泡泡糖吹出的泡泡最大」,他在科学板上粘贴了各个品牌的泡泡糖柱状图。数据是怎样得来的呢?为了保证科学,他每一种都有自己尝试过,他还贴上了自己吹泡泡的照片。

这些都是不同年龄孩子的作品,他们不约而同地在研究中用上了自己学到的知识,有些用了统计表、有些画了柱状图;他们的选题也不尽相同,有些是比较正式的实验,有些话题则是天马行空。

但孩子们选择什么话题都不重要,他们自己有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高创造性劳动奖项——诺贝尔奖的得主,很多选题都基于兴趣进行研究,他们有重大突破的领域,也正好和他们的个人兴趣相吻合。

17年的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说:基于兴趣选择职业,是最理性的行为;16年诺奖得主迈克尔·斯特利茨说:我当初差点放弃物理学研究道路,作为年轻人,要多尝试,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之坚持不懈。

此外,创新的工作是不可能通过演绎推理得出来的,它是一种飞跃,飞跃就是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999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布洛贝尔最初提出的假说就是基于想象和直觉的产物,但最终他证明了他的直觉是正确的。

因此,为了保护孩子的探索欲和想象力,不要给孩子的话题设限。

结 语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如果孩子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提出了疑问,我们何不顺水推舟,让他自己用这个模板研究一番呢?

    END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为网络无版权声明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