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作以来,每年都会做总结,最开始写总结是因为公司有要求,后来形成了习惯,便每年年中和年末都会写。 每个阶段,必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我对自己的期许是什么? 针对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做些什么? 我想拥有什么样的家庭,我能为家庭奉献什么?.... 这些问题要么在进行要么在计划中,如果有人突然这样问我,不一定能很清晰很具体的回答。但我会告诉你,我从中抓取出了哪些可落地的量化指标,然后分解到了年度、半年度、月度,甚至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围绕着目标进行的。 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挑战,而一个个里程碑的见证,意味着满心期待的生活逐渐在到来。 今年的半年度总结并不是很顺畅,像挤牙膏,来来回回的填补。 回顾下来没有发现什么亮点,说不上哪不好,只是觉得没有跟上预期的成长速度。对待工作,好像有点受虐倾向,不喜欢待在舒适圈,不喜欢没有挑战的事情。而这半年多来,做的是自己擅长的事情,新的突破较少。 细细体会,自己是发生了些变化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现在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少了。思考总结的少了,发现问题的机会也少了,成长的机会就少了。 习惯性的去找原因,去找让自己能心安理得些的借口,确实找到了不少... 今年,在各方亲友的帮助下,成功在杭州安家,2019第一个目标完成,可随之而来的束缚和压力让自己有点焦躁。 伴随压力产生的还有动力,背负着房贷和负债,目标更明确了,只需努力就行。而学习是恒古不变的主题,年初便开始备考复习,致力于提升财务专业能力,更好的为工作创造价值。这些让原本就不充裕的时间更加珍贵。 有时候想想为什么现在思考的时间会更少,跟工作也有很大关系,做着挑战并不大的工作,实践的机会有限。想法大部分是在做的过程中产生的,好的想法再去推动工作的开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如果有一环没跟上,必然影响整体。 说实话,有了家庭也会分散许多精力,在时间面前激情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说到底,最核心的是内驱力不够,当阻力大于动力时,一切就不是那么轻松了。 可能这就是成长所必须面临的,想要方方面面都做到平衡仍需要好的方法和永葆激情的心态,对女性来说尤为苛刻。 说了这么多负面的,其实自己是不甘心的,哪怕生活中有再多的暴击,心中依然保持着小小的傲娇,依然要不断的自我激励,寻找正确的方向。 有一点是深信不疑的,成长是靠自己的,哪怕路上只有自己,也要一直往前走。 自从参加工作后,一直保持学习的习惯,比读书时还认真,因为出于对知识的渴望。 今年,通过中级的备考学习,对财务专业知识进行学习。通过自学、研究表格等办公软件,提升对工具的理解,借助工具完善每项可优化的工作,并在部门进行复制,这些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让每个决定更加专业,让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让工作更为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可复制、可检核,这些都是知识积累后的输出,也是工作的基本目标。 但学习只是个过程,或者说是目标达成的一个工具,最重要的是将输入的知识进行输出,创造价值,缩短目标实现的时间。 学习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将知识进行组合可能就是一次创新。这也是下半年仍然要努力的,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创造新的工作模式,摒弃传统中守旧的方式方法,敢于推倒不合理的模式。首先思维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其次让思维带来新的变革,最终将想法落地,转化为生产力。 上半年给自己打65分,下半年的任务繁重,需要加倍努力才行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