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蒡根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山水书阁 2019-12-13

  牛蒡根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清热透疹,还能起到逐水的作用。那么牛蒡根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解表药中关于牛蒡根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牛蒡根

  别名

  恶实根、鼠粘根、牛菜。

  药用部位

  菊科植物牛蒡的根,植物形态详"牛蒡子"条。

  ①《别录》:"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②《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③《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诸风,癥瘕,冷气。"

《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

  ④《本草拾遗》:"浸酒去风,又主恶疮。"

  ⑤《分类草药性》:"治头晕,风热,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

  ⑥《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伤暑。"

  ⑦《四川中药志》:"治疥疮。"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熬膏涂贴或煎水洗

  选方

  ①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②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③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④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

  ⑤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⑥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⑦治痔疮:牛蒡子根、漏芦根,嫩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⑧治瘿:鼠粘草根汤洗,细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服六剂。(《救急方》)

  ⑨治耳卒肿:牛蒡根净洗细切,捣绞取汁一升,于银锅中熬成膏,涂于肿上。(《圣惠方》)

  ⑩治虚弱脚软无力:牛蒡子根炖鸡、炖肉服。(《重庆草药》)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详细的学习了解表药中关于牛蒡根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牛蒡根治疗劳疟,脚缓弱,风毒等症状都有着显著的疗效,对此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小编建议大家患有此类疾病还是要在医生的诊断下科学用药哦!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解表药的相关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文章哦!

(2014-12-23  来源: 民福康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