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网直播间-对话名家】 刻“骨”铭心—西泠名家林尔

 小藏身馆 2019-12-13

林尔,1963年6月出生于苏州,幼好诗文书画,尤痴迷于篆刻,近二十年来尝试以甲骨文入印,初具面目。

现为西泠印社社员、西泠印社美术馆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南京印社副社长、苏州市东吴印社社长。




个展
  • 2005年10月在新加坡书法中心举办“林尔书法篆刻展”

  • 2011年在苏州江南风举办“林风拂面—林尔书法篆刻艺术展”

  • 2013年在苏州美术馆举办“且安且尔—林尔书法作品展”

  • 2015年在西泠印社美术馆举办“随心自适”林尔书法篆刻艺术展


著作
  • 《印作·卫知立·林尔篆刻》(古吴轩出版社,1999年)

  • 《林尔篆刻选》(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10月)

  • 《林尔篆刻作品选》(古吴轩出版社,2008年)

  • 《一页集·林尔书法篆刻》(苏州大学出版,2013年)

  • 《印坛点将·林尔》(中国篆刻出版社,2016年)

  • 《当代印风·林尔》(中国篆刻出版社,2018年)


作品(主要)获奖
  • 中国(长沙)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优秀作品奖(中书协主办)

  • 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提名奖(中书协主办)

  • 首届“中国字·世界情”甲骨文书法展优秀奖(中国文字博物馆与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主办)

  • 2006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年展银奖

  • 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佳作奖(中国侨联、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台湾中华侨联总会、香港侨界社团联合会、澳门归侨总会)


作品(主要)入展
  •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中国文联主办)

  • 全国第五、第六、第七届篆刻艺术展(中书协主办)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中书协主办)

  • 全国第二届篆书展(中书协主办)

  • 全国第十一、第十二届书法篆刻艺术展(中书协主办)



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 林尔》(视频)

第一讲 游必有方
第二讲 复归于婴儿
第三讲 心若在
第四讲 万象在旁
第五讲 人而好善
第六讲 不做水中凫
第七讲 万象在旁
第八讲 君子无所争
第九讲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第十讲 无尽藏
第十一讲 为人多病未足羞
第十二讲 意定天无云
第十三讲 人不知而不愠
第十四讲 复归于婴儿
第十五讲 周而不比
印说林尔
文/韩天衡

林尔的篆刻,如“澄莹沁幽”“步德堂”“行有恒”等印,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了秦玺汉印及明清流派印风的某些信息,可见他早年学习篆刻过程中扎实的基础训练。然而,林尔篆刻给人的最深印象,是他的“甲骨文印”。近十多年来,他对于甲骨文入印,花了很大的工夫,由最初的两三字印到现今的七八字印,由最初的生涩到现今的日趋成熟,可谓渐入佳境。他的“甲骨文印”,首先是建立在对甲骨文的掌握和运用之上的,他的甲骨文书法为其“甲骨文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甲骨文入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甲骨文通行的时代,玺印尚未“流行”,无法提供现成的印式以供借鉴,这就必须解决好如何将甲骨文“印化”的问题。甲骨文入印更大的难点在于,至今释读出来的甲骨文仅有一千五百多字,除去今天已不常用的字外,可供选择的范围就更少了,用甲骨文组成七八字的印章,或者一副对联,甚至一首诗词,不是件容易的事。甲骨文中没有的字,杜撰肯定是行不通的,常用的方法有二:一是通过文字的通假,这需要具备较深的文字学功底,如对初字的认识,如六书中会意、形声和假借的运用,等等;一是对时代同时、相近的商周金文的借鉴,因为商周金文与甲骨文的结字、结体方法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对于商周金文的借鉴,要解决好如何“契化”即甲骨文化的问题,不能生搬硬凑。在林尔的甲骨文书法和“甲骨文印”中,“契化”和印化的问题处理得都是比较好的。更为难得的是,他对于篆刻艺术孜孜不倦、一如既往地知难行难的追求。

近代的简琴斋、杨仲子,是甲骨文入印的先行者。比较而言,简琴斋在刀、笔的发挥上淋漓洒脱,更具古意。林尔的甲骨文书法和篆刻,站在前人肩膀和历史制高点之上,通过对传统的消化,通过自己对于艺术和学术的修炼,可谓不让前贤,并始终保持着清雅简洁的格调,引得印坛的关注和好评。今夏,林尔问道于盲,拜于门下,我曾对他的篆刻作了较为具体地剖析,他充满求知的欲望,听得仔细,问得仔细,并且能够随即将之付诸实践,在近期的新作中,印证了他的努力和成绩。然而,求索之路,何其漫漫,艺无止境,冀望林尔贤弟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升华!


《听止于耳》

材质:老挝石

规格:2.6×2.1×5.7cm

创作时间:2016年

出版:《印坛点将·林尔》P224


《两重心字罗衣》

材质:老挝石

规格:3.1×1.8×6.8cm

创作时间:2015年

出版:《印坛点将·林尔》P46


《深藏身与名》

材质:老挝石

规格:2.5×2.5×10.1cm

创作时间:2016年

出版:《当代印风·林尔》P29

由“筦”字想到的

林尔

1918年夏,即将正式出家的李叔同,将他的画送人了,将他的字送人了,只身提着一只藤篮,里面装着他的九十三枚自用印,来到孤山,交给了叶叶舟,此时,他已不再是曾经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音乐家和戏剧家了,他已然是皈依佛门的释演音了,法号弘一。他的转身离去,与俗世的告别,步履安详,似乎也留下了他对孤山、对印社的一缕情丝……

一百零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幸瞻仰到了这位印社先贤的遗物。这些印章中,有李叔同自己篆刻的,如“文涛长寿”,但大多数是印友和学生们为他刻的,偶尔也有他与印友合作的,如“息印”,边款云:“苦李篆,叔同刻。”。这些印章,对我们研究弘一法师在俗世时的人生轨迹、艺术道路和从事篆刻以及印学社团活动等等,都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课题。

在观摩李叔同印章的时候,有三方“管领湖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或许是当年印社的命题创作吧?其中丁二仲的一方将“管”字刻成了“筦”字,有位观众有些疑惑,其实,“管”“筦”二字在古代是通用的。如在《广韵》中,“筦”字即在“管”字之下,并谓“上同”。《诗·周颂·执竞》:“磬筦将将。”《史记·平淮书》:“桑弘羊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上述两例中的“筦”字,就是“管”字。《说文解字》卷五,竹部,“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从竹,官声。”很显然,管是一种乐器,《说文解字》又谓“管”字亦即“琯”字,“从玉,官声”,“古满切”。再检“筦”字,却十分有意思。亦见《说文解字》卷五,竹部:“筟也。从竹,完声。古满切。”“筦”与“管”二字的读音是相同的,故而通用(通假)就不难理解了。然而,“筦”字的“筟也”又中什么意思呢?“筟”字,仍见同卷同部:“筳也。从竹,廷声。”原来,“筦”“筟”“筳”三个字的字义相同,读音却是不一样的。“筦”与“管”都是形声字,可以通假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通假的使用在有些时候还是慎重一些为好,假设我们给姓管的朋友刻姓名印,是否适合用“筦”字来通假呢?在汉印中,有“管况私印”“管申印”“管虎印”,也有“筦胜印”“筦刚印”,问题是,当时的管、筦是否同姓?或者为二姓?在今天,大约姓管的朋友也不太乐意将他的“管”刻成“筦”吧?

由此,笔者联想到了当下书法篆刻创作的用字问题,尤其是古文字创作的用字的一些问题。抛开老先生们不讲,我们这一代,乃至比我们更年轻的七○后、八○后、九○后、○○后……从小接触的就是简化字,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将目前通行的简化字“回归”到以前的繁体字,你不好好学习,就很容易出错,如历史的“歷”和日历的“曆”,钟情的“鍾”和钟鼎的“鐘”,发展的“發”和头发的“髮”,里程的“里”和里外的“裏”,山谷的“谷”和稻谷的“穀”,台州的“台”和台湾的“臺”,姓范的“范”和模范的“範”,等等,有的是在不同的地方(字义)要使用不同的繁体字,有的字在有些地方(字义)原本就是“简体字”,用所谓繁体字反而出错了,总之,稍有不慎,难免会闹笑话。

在以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等)为素材的书法篆刻创作中,用字确实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今天创作的书法篆刻,古代的诗词文赋是其中比较重要和常见的题材,比如说,在古代诗词文赋中,又以唐宋以来的为多,包括书写、篆刻者自己撰写的诗词文赋,其中很多字在甲骨文、金文乃至小篆中都是找不到的,所以,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创作中,很容易出现“错”字,在展览比赛中也很容易因“一字之错”被淘汰掉了。因此,用字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笔者长期从事甲骨文书法篆刻创作,对于用字的问题也非常关注,很有感触,在此不妨谈谈笔者个人的体会:

首先是“查”,我们从事书法篆刻艺术创作的,不必也不可能个个都成为古文字学家,但是,我们要善于使用古文字学家的研究成果,注意收集新的古文字的发现和考释,为我们的创作服务。多看资料,多查字典,能够检索到的字,尽量使用,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出错。需要强调得是,我们在查字典的时候,应该注意更新编辑的工具书,因为其中凝聚着古文字学家们的发现研究的心血和成绩。如明代的《六书通》、近代的《古籀汇编》,曾经影响广大,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错误不少,已经不太适合使用了。在查字典时,遇到问题或有疑惑不决的地方,也要弄清楚以后再用。如清初时的周亮工曾经提出过,《说文解字》中也有“漏字”的现象,如汉朝皇室的姓“刘”字,还有他名字中“亮”字(如为他刻印的多用“谅”字来通假),所以他说“余甚不以为然”,结果,“刘”和“亮”字在汉印中都能找到。

其次是“借”,查不到的字,可以用通假字。因为,原本的通假字,大多是指用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借代或通用本字的,而现今的“通假字”是广义的,包括了古今字和异体字。如在甲骨文、金文的创作中,“箕”字通常可以写作“其”,“暮”字通常可以写作“莫”,其实“其”和“莫”原本就是“箕”和“暮”的本字,“其”是“箕”的象形,“莫”是“暮”的会意,这也是六书中的假借和“借而不还”的典型例子,也就是所谓的古今字,严格地说,这不属于通假,只是还原本字而已。“通假字”要弄清楚本字的字义,弄清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含义,然后再使用通假的方法,同样一个字,在有些时候是可以通假的,有些时候却是不能通假的。还有一些特殊的例子,比如“丘”字和“邱”字也是可以通假的,清代避孔子名讳,将“丘”字写成“邱”字,将“丘壑”写成“邱壑”,现在已改回来了,然而当时的“丘”姓的也改成了“邱”姓,大约很多都没有改回来。假设我们为姓邱的朋友刻姓名印,将“邱”字刻成本字,却反而有些不合适了。故而,通假字要慎用,尤其是异体字更要慎重的对待。有些学者还将字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通假字”,这显然是不合适的。还有一种情况,虽然不是通假,但也是“借”,即甲骨文中没有的字,而在商代和西周金文中能够找到的,因时代相同或是比较接近,作为当时的文字应该是相同和相近的,所以笔者认为有许多是不妨一借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字“甲骨化”一下而已。

再其次是“造”,字典上查不到又难以通假的字,“造”字也不失为一种弥补“无”字缺憾的方法。今人来“造”商代人的字,听起来有些荒诞不经,其实,所谓的“造”字是将甲骨文中已有的部首“拼凑”起来,在甲骨文中,已经有许多形声字了,大约占27%,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声字本身也可以说一种“拼凑”式的造字方法。笔者的体会是,在“造”字的过程中,确实是需要慎重的,一是必须要符合六书中形声字的方法,一是要避免有容易产生歧义的可能,还有一点,要避免出现得比较晚的汉字,简化字是万万不可以的。有位收藏家要求笔者为他刻一方古玺印式的“我佛”,“佛”字在金文和古玺中是找不到的,若按通假,以“弗”作“佛”,总觉得有些勉强,对佛也有些不敬,无奈之下,于是笔者只得用金文中的“人”和“弗”“造”了一个“佛”字,似乎还是符合六书中形声字的方法的,安排在古玺印式中也比较协调。需要说明得是,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造”字的方法千万慎用。

总之,书法篆刻创作的用字问题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也必须慎之又慎的。

瞻仰先贤的遗物,却联想到了用字的问题,谈了些体会。佛家是讲缘分的,这应该也是一种启发。



《樽前老泪不成行》

材质:老挝石

规格:3×2.9×8.1cm

创作时间:2015年

出版:《当代印风·林尔》P31


《盘红卷烛红》

材质:老挝石

规格:3.4×3.4×10.2cm

创作时间:2015年

出版:《当代印风·林尔》P19


《深居每畏人》

材质:老挝石朱砂

规格:3.4×3.6×6.9cm

出版:《当代印风·林尔》P34


《此心未与年俱老》

材质:浙江石

规格:2.9×3.0×5.4cm

创作时间:2017年

出版:《当代印风·林尔》P24


《身在千重云水中》

材质:老挝结晶冻

规格:3.0×3.0×5.7cm

创作时间:2017年

出版:《当代印风·林尔》P34


《心灯不夜》

材质:寿山芙蓉石

规格:1.9×2.6×4.5cm

创作时间:2017年

出版:《当代印风·林尔》P31


《越鸟巢南枝》

材质:寿山黄杜陵(梵音堂雕钮)

规格:2.3×2.4×6.9cm

出版:《印坛点将·林尔》P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