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沫若为啥“千方百计”想挖明皇陵?你看看他祖上是谁!

 天下智慧尽收藏 2019-12-13

百科故事

中国传统中一直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有那么一种人,文学水平是无可挑剔的,但是个人私德的话饱受争议。比如,郭沫若。基本上都读过他的书,鲁迅读的时候还骂他是流氓,因为在个人感情生活,以及建国以后,他主持的工作中出了很多的错误。

郭沫若在甲骨文上的研究是当时国内最权威的,而他主持的考古工作大力推动中国黄陵的挖掘工作。明朝是相当复杂的一个朝代,16代皇帝历时276年,而郭沫若一直想挖明皇陵。

在方案被通过之后,郭沫若立即开始挖掘工作,这个黄陵确实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的文物,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巨大的价值。当然后续肯定是没多大的意义,毕竟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东西出土了立马就氧化了,有些丝织品直接碎成渣。上面立马通知停止挖掘,但是郭沫若不死心啊,又想挖明成祖的陵墓,被直接拒绝了,所以很多人都在猜测,他这么想挖皇帝陵墓的原因,小编觉得,有两点:

1、郭沫若一直想要的《永乐大典》在里面,他像一睹珍本。

2、《定远县至》。朱元璋的天下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老丈人郭子兴的功劳,但是他杀了郭子仪仅存的两个儿子。而郭家只剩下一脉私生子,这个人就是郭沫若。作为郭家后人,郭沫若找这本县志就是为了寻根究底,看看当年到底真实情况是什么,也是为了报当年灭族之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