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美食——蒙族馅饼

 新用户6534 2019-12-13
蒙族馅饼,是蒙古族人日常面食之一,是蒙古族人招待贵宾必须的美食
 
  传说,在公元三百多年前,蒙古的蒙特勒津部落在辽宁阜新地区创造的。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国蒙古族舌尖上的美食之一。
 
  蒙族馅饼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点,大是以白面为主,也可参荞面。馅子用牛羊猪肉均可,也可用各种疏菜做食財,火候适当,这样烙出来的馅饼外焦里嫩,层色鲜艳,特别是里面的肉馅透过薄如纸张的面皮,红如玛瑙,绿如翡翠,用筷子挑开外皮,一股扑鼻的浓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内,吃在嘴里那是特别香脆滑的感觉,全身仿佛都稣在鲜美的馅饼滋味里,醉了!
 

  听我这么说,朋友,你也是否流口水,想尝尝我们蒙古族人的馅饼?

我曾在一大型的蒙古大营做过两年面案。贵宾游客每到蒙古包逛光旅游,蒙族馅饼是不可少的美食,它和手把肉、拷全羊、蒙古烈酒一样深受人们喜爱。
 
  那时,我每天早早把奶茶煮好用温火烧着,然后到那边大案板上麻利地包馅饼。馅饼面是提前和好的面,放在面板上切成均匀的小面团,在干面上轻轻的咕噜,再拍成圆饼状,放上馅儿如包包子样掐在一起,最后双手用点力挤压,感觉里面没啥空气就行,有空气的好露馅儿。包好的馅饼在案板上左手拍右手拿刀翻,达到合适的厚度和圆形,并排在案子上,稍稍醒一会儿。将饼锅温度调到适宜的温度,开始烙。馅饼放锅后不能马上翻,看到馅饼外围的面成熟的样子时翻过来正好,这样馅饼不走形,烙出来直径周长一样大。
 
  那时候,蒙古包里真热闹,游客们喝着下马酒,手抓羊肉,品着醇香的奶茶,蒙族馅饼更是增光添彩。留恋蒙古大营的日子,更留恋曾经过我手烙过的成千上万的蒙古馅饼。
 
  蒙古馅饼,确实鲜美香脆,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默默地记载着蒙古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不论走到哪里,提起蒙古族,就会想到代表蒙古特色的蒙古馅饼,它是蒙古族人们热爱生活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蒙古族人民流传下来的舌尖上的美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