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学机会少了,学费却还在,民办校还值得选吗?

 憨豆憨 2019-12-13

作者丨小石头

来源丨小石头侃升学

(ID:xiaoshitoushengxue)

近日,某民办校的幼小冬令营宣布取消并通知了退费。据了解,该民办校上月刚刚取消了中学生冬令营。

为方便家长,请您完成链接中退费信息的填写并提交。http://bjfles11./YPQJqO8(每名学生限提交一个退款账号,且信息真实准确),我们于12月30日前以银行委托的形式将费用退至您提供的账号中,请您注意查收,届时收据作废。感谢您的配合与理解!

(注:以上是学校群发的幼小冬令营退费短信)

民办校的冬天,雪上加霜?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民办中小学免试入学

4月初,北京市教委发布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将“民办学校招生切实纳入属地教委统一管理。全市统一规定民办学校招生要在5月25日6月9日之间组织完成”。

11月初,海淀某民办校冬令营活动被叫停;教育部再次强调“今年,民办中小学招生将统一纳入网上平台”。同时,教育部也已经给各省下发“军令状”:今年必须全面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

紧接着,杭州确定明年初中实行公民同招,超过招生计划的,100%电脑派位,不会给民办初中自主招生留一个名额。大家不禁要问:同样的情况,明年是否也会出现在北京?

招生时间和招生形式受限、享受不了校额到校的中考政策福利;今时今日,民办校还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名额分配时代,民办校靠实力上位

民办校的诞生,满足了社会对差异化和多样化教育形式的需求;在探索并强化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民办校不断打造自己的品牌标签、树立自己的品牌辨识度,同时借助“名额分配“的中考招生政策红利,凭借实力迅速上位。

名额分配——每个区优质高中拿出一定的名额针对本区招生,全区有名额分配资格的学生都可以报考——曾经是北京中考招生方式的一种。

名额分配在录取时分“优质队列”(即A队列)和“普通队列”(即B队列)两个队列。A队列指的是优质高中所属的初中队列,B队列指的是除优质高中所属初中以外的初中校。这两个队列的学生是分开录取的,所以名额分配录取分数线一般有两个。所有学生在学校所属的队列里面竞争。

和普通公立初中同处B队列的民办校,因为有自主招生的机会,生源齐整、师资强,几乎包揽了B队列里50%以上优质高中的席位,竞争实力让人侧目。

于是,民办校就这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火了起来。

以优质民办校扎堆的海淀区为例,本区的鸡娃和外区的牛娃都不约而同地把优质民办校当做“曲线救国”或跨区拿学籍的首选:拼市重点把握不大,与其在市重点里籍籍无名,不如在民办校“卧薪尝胆”,通过名额分配,在中考时一飞冲天。

校额到校时代,选择民办校明智吗

2016年,“校额到校”开始登上中招舞台,并逐步取代名额分配;直到2019年,名额分配彻底取消

和名额分配面向全区招生不一样,校额到校是优质高中给予普通公立初中的招生优惠,只关注校内排名,不涉及校际之间的竞争。民办校妥妥地被排除在了优惠政策之外。这意味着,除了一部分实力顶尖的孩子,绝大部分民办校学生未来只剩统招一条路了。

民办校的家长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速度地做出了反应。那么,对于即将要升学的孩子,校额到校时代的民办校,到底还值不值得选择?

没有了中招政策红利,家长们对于民办校的选择,开始趋于理性:从单纯迷恋升学率、全民奔民办的狂热,转而开始冷静地判断这所民办校到底适不适合我家娃。

一方面,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民办校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内在的行之有效地教师选拔、培养和淘汰机制,所以能够更高效地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其外在体现就是,教育方向明确,加工能力强,学生整体成绩强。如今,这些师资和管理优势短时间内依然在。另一方面,市重点校招生途径不明朗,学区派位将会是大部分普娃的无奈之举。

对于派位学区不理想,成绩不够拔尖,想通过三年初中学习,具备冲击优质高中实力或者培养适应未来优质高中的学习能力的孩子,民办校还是你的菜,而且是一道硬菜。

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前阵子猪肉价格暴涨,但是,好这口的也不会少吃。

未来民办校会是谁的菜

2019年升学政策收紧,减少外区生源比例、缩减公办寄宿名额,JW推进XSC大派位的意图愈加明显,不过,这显然不是只针对民办校。但是从近期的局势看,民办校自主招生权限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

假设明年北京民办校也试行“摇号入学“的话,以海淀区为例,大概率会在“登记入学”环节加入民办校。如果采取这种方式,我们针对几个热点问题来进行一下比较。

招生方式的调整,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家长选择的机会少了

登记入学一旦被录取,孩子的学籍就会被锁定,这意味着孩子的XSC就结束了,接下来即使有孩子心仪学校的机会也无法被录取。

原来民办校开放日,只要规划好时间不撞车,孩子们是可以参加所有学校活动、拿回offer的。而现在登记入学的话,最多只能填三个志愿,而且只有第一志愿有摇上的可能性。

原来可以普遍尝试,有些优秀的孩子甚至可以拿到3、4个offer。只要没交费、哪怕交了费只要是没交卡,都是可以进行选择的。但如果登记入学摇上了就必须去,没有任何余地。

选择的机会少了,升学的机会也少了,学费却还在。那么,安心等派位,转战普通公立校拼校额到校,对于那些错过了升学良机的牛娃或者鸡娃,会不会也是一条出路呢?当然是的,而且小石头相信,排名前20%但够不着市重点的孩子家长,有不少也确实会这么做。小石头想说的是,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校额到校的比拼难度,其惨烈程度也许不亚于在民办校比拼统招;不同之处在于,在派位校拼校额到校,孩子的同窗和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氛围不好预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但是,初中孩子正值青春期,有从众心理,指望他们“出淤泥而不染”,实在太难了。

综上所述,不管出于何种考虑,可以预见的是,相比起以前,民办校生源会有所下降。那些曾经把民办校当目标校的孩子,依然会是民办校的主体生源。不过,现在选择民办校的,是完全认同学校教育理念的家长。

· end ·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别忘了点赞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