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进补,老中医说加点它煲汤能健脾行气化湿,促消化

 gztxd 2019-12-14

喝点滋补的汤就上火,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情况!

补阴药多滋腻碍胃,补阳药易升阳助火,特别对脾虚夹湿的人,呆补易致壅滞。

在补药之中,加入砂仁、陈皮之类健脾行气化湿的药物,可使补而不滞,促进消化。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醒脾和胃之要药--砂仁!

历史由来

春砂仁,既排在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首,也是十大道地广药之一。严格的说,只有产于广东阳春的,才能称为春砂仁,其它产地的,叫砂仁。

冬季进补,老中医说加点它煲汤能健脾行气化湿,促消化

作为中药使用,至今已有1300多年,始记载于唐朝。

当时四海通商,商贸繁华,带来许多舶来品,其中就有砂仁,故以进口为正品,因外壳皱紧、粗糙带刺,种仁密裹成团,故当时称为‘缩砂蔤’。

直到宋朝年间,发现了国产砂仁,而气味更为浓郁,油性更足,质量更佳,才正式登上中药舞台,国产、进口同时作为缩砂蔤使用,而直到清朝,才正式更名为“砂仁”,沿用至今。

种植来源

砂仁品种来源众多,目前列入药典的有3种,分别是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的干燥果实。

其中又以阳春砂质量最佳,产量最大,这种砂仁不是在广东阳春出产的,而是上世纪各地引种的阳春砂种的,目前以云南文山州、红河州附近产量最大。

冬季进补,老中医说加点它煲汤能健脾行气化湿,促消化

(阳春砂)

现在真正产于阳春的砂仁的产量已经非常小了,年产量也就一吨多,市场上基本买不到。

砂仁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喜阴、喜湿,有自然林木做遮阴,在地面成片生长,和阳春同纬度上下基本都可以种植,沙质土壤为佳。

姜科植物开的花一般都很漂亮,砂仁也不例外,尤其奇特的是它的花和果实不是长在离地较远的茎枝上面,而是贴地而出一支短茎上开花结果,好像从地里直接长出来一串串紫红色小果,采收时要猫着腰在里面贴地而摘,辛苦之极。

冬季进补,老中医说加点它煲汤能健脾行气化湿,促消化

(砂仁)

鲜砂仁不耐放,超过3天就会开始长霉,所以要及时干燥。现在市面上进口砂仁还有,一种来自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砂仁,习惯叫西砂仁,气味较淡,种仁油性也不足,药效自然远不如国产。因为价格便宜,只有国产砂仁的四分之一左右,使用者若市场自购的话需要留意。

药用功效

砂仁,性温味辛,芳香浓郁,是一味醒脾和胃之要药。

补阴的药一般比较滋腻,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胃口,此时,药方里加上砂仁,则既可舒解补阴药的滋腻,还可调理脾胃,帮助人体消化吸收。但是,量不宜过多,恐香燥过于发散。

冬季进补,老中医说加点它煲汤能健脾行气化湿,促消化

砂仁还可行气和中,因脾胃虚寒、气滞引起的腹胀腹痛、呕吐泄泻等,常配合白术、党参、茯苓等温脾散寒祛湿。

砂仁还有引药下行,引气归元,助肾纳气的作用。砂仁实际药用部位是种仁,现在多带外壳,故用时需打碎,因气味芳香,久煎则药效流失,故要后下,煎煮5分钟左右即可。

药食同源

在民间,砂仁作为调味料的使用非常广泛。芳香可以化湿醒脾去腥味,阳春当地蒸鱼喜欢放几颗砂仁,鱼肉也容易消化,既去鱼腥,还可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腹胀。

同时,砂仁的香燥之性还可以解肉类的油腻,起到健脾开胃的作用,故各类调味料配方里砂仁基本上是必不可少的。

冬季进补,老中医说加点它煲汤能健脾行气化湿,促消化

此外,著名的武汉鸭脖的调料配方里就有砂仁。

凉果之乡新兴县,果脯厂家会用熟一些的砂仁,用盐和糖经过煮制等一系列的工序,制成砂仁蜜饯作零食,开胃止呕。

砂仁产地的人们还喜欢用鲜砂仁泡酒,每日一小杯,有行气消滞,开胃消食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