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十九卷│宣汉篇第五十七(2)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2-14

《论衡》第十九卷│宣汉篇第五十七(2)

【原文之二】

且夫太平之瑞,犹圣主之相也。圣王骨法未必同,太平之瑞何为当等?彼闻尧、舜之时,凤皇、景星皆见,河图、洛书皆出,以为后王治天下,当复若等之物,乃为太平。用心若此,犹谓尧当复比齿,舜当复八眉也。夫帝王圣相,前后不同,则得瑞古今不等。而今王无凤鸟、河图,为未太平,妄矣。孔子言凤皇、河图者,假前瑞以为语也,未必谓世当复有凤皇与河图也。夫帝王之瑞,众多非一,或以凤鸟、麒驎,或以河图、洛书,或以甘露、醴泉或以阴阳和调,或以百姓乂安。今瑞未必同于古,古应未必合于今,遭以所得,未必相袭。何以明之?以帝王兴起,命祜不同也。周则乌、鱼,汉斩大蛇。推论唐、虞,犹周、汉也,初兴始起,事效物气,无相袭者。太平瑞应,何故当钧?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论衡》第十九卷│宣汉篇第五十七(2)

《论衡》第十九卷│宣汉篇第五十七(2)

《论衡》第十九卷│宣汉篇第五十七(2)

【字词】

1、乂:(yì)治理,安定;贤才;割

2、祜:(hù)福。文中当为“祐”字

【拙解】

而且太平祥瑞之兆,犹如圣主之骨相。圣王的骨相未必相同,太平瑞兆为何要相同呢?他们听闻尧、舜之时,凤凰、景星都有出现,河图、洛书尽皆现出,更认为后世之王治理天下,亦当再有类似之物出现,才可称为天下太平。依此观点,犹如称尧当再长如帝喾那样的比齿,舜当再长有尧那样的八色眉毛。帝王的圣相,前后有所不同,那么所遇祥瑞古今应有不同。而今帝王在位时没有凤鸟、河图出现,便认为没有天下太平,这是荒谬的。孔子说凤凰、河图的事,是借从前曾出现的祥瑞以说明自己的想法,未必是说太平之世必当再有凤凰与河图出现。帝王所遇祥瑞,众多而并非一种,或是凤鸟、麒驎,或为河图、洛书,或是甘露、醴泉,或为阴阳调和,或许是百姓安居乐业。今世之祥瑞未必与古时相同,古时的瑞应未必与今世相合,遇到便是所得,未必古今相袭。何以证明?帝王之兴,天命福祐有所不同。周武王遇赤乌、白鱼,汉高祖斩杀大蛇。推论唐尧、虞舜之时,犹如周朝、汉代一样,帝王最初兴起之时,以事效验物与气,并无相互沿袭。太平祥瑞应和,如何要应当相同呢?以已经出现的祥瑞,效验将来的应和,犹如使用守株待兔之法,藏身破网之招一样。

【小议】

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上古部落之首,其时人类文明尚处低位,尤其是没有系统的可以用来记载史实的文字,那么后世如何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呢?有人说用刻在贝壳上的甲骨文、岩壁上的画便可以做出推测。在推测的基础上加以丰富,更赋予无数神化的演绎,使上古之王成了神。帝王之母颇多玄奇,孕育帝王皆有神迹。后世著书论事者,常盛赞上古帝王之德,大树其丰功伟绩,其中实者几多?再有祥瑞之说,更是无稽。书写上古帝王神奇,或是为后世之君立道德之标,于是也有了汉高祖之母因与蛟龙合而有了身孕,生下了刘邦。如此传说,大汉开国皇帝到底是天子呢?还是龙种呢?当时杜撰此说者,或是为了向世人证明汉高祖兴汉是禀天命,无可争议,而今人观此事,颇具讽刺之意。刘邦虽出身卑贱,但绝对是亘古罕见的创世伟人,但在天命神赋之说盛行的时代,还是需要有人为其“包装”一番的,他本人也是乐见其成。至于那些祥瑞之说,则是出自臣子们的恭维,历代君王都很享受,载以为史,虚便成了实。若论天下太平,汉朝有几代皇帝确是有很大作为的,出现了国富民强的盛世,但盛世之下并非绝对太平,内忧外患一直存在,百姓的安居乐业也只是相对而言。天下,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太平,古今皆是如此。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